“顾卿,”皇帝开口,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威严,但细听之下,仍带着一丝探究。
“你方才所用之法,以及这……器具,朕闻所未闻。”
“太医院典籍浩如烟海,亦未见记载,不知顾卿师承何处?此法源于何派?”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聚焦在顾洲远身上。
连刚刚还在感激涕零的赵云澜也屏住了呼吸,眼中带着一丝紧张。
这正是她,乃至苏文渊都一直好奇,却从未得到过明确答案的问题。
顾洲远心中早有准备,面上却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追忆与感慨。
他收起雾化器,动作从容,仿佛在整理一件寻常旧物。
“回陛下,”他声音平和,带着一种讲述往事的悠远,“此事说来话长,亦是臣年幼时的一段奇遇。”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好奇的脸,缓缓道:“臣幼时体弱,曾于大同村后山迷路,幸得一位游方道人相救。”
“那道长鹤发童颜,仙风道骨,见与我有缘,便留在山中教导臣十年。”
“十年间,师父他老人家不仅传授臣强身健体之法,更教了臣许多本事。”
“其中便包括这医道之术,以及一些……嗯,奇巧工具的制法与用法。”
他指了指雾化器,“此物名为‘雾化清肺仪’,便是依师父所传图纸,由能工巧匠勉强仿制而成,效用不及师父所持原版的万一。”
“其所用‘清肺灵雾’的药液,亦是按师父所传秘方配制,药材……颇为罕见难寻。”
他这番话说得半真半假,语气诚恳,眼神清澈,带着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师父的尊敬。
“游方道人?”院正胡永清捻着胡须,眉头紧锁,“不知令师道号为何?出自哪座仙山福地?你所用医理,似乎迥异于当今任何一派。”
顾洲远摇了摇头,神色略显黯然:“师父从未提及他的名号与来历,只说他云游四方,随心而至。”
“十年期满那一日,他只留下一句‘缘尽于此’,便飘然离去,再无踪迹,我……亦不知他老人家如今仙踪何处。”
他看向脸上恢复了些许血色的太后,继续道:“师父曾言,医者之道,在于救死扶伤,不必拘泥于门户之见。”
“此法虽看似奇特,但能缓解病痛,便是正道,臣往日在大同村,亦曾用师父所授的其他方法,应对时疫,救治村民。”
“飘然离去……仙踪何处……”一个老太医喃喃重复着,眼中渐渐泛起狂热的光芒。
“陛下!老臣曾于古籍中见过记载,有那世外仙人,偶游红尘,见有缘者便赐下机缘,授以超凡技艺!”
“顾县子所言这位道长,恐非寻常修道之人,乃是……乃是游戏人间的真仙啊!”
此言一出,不少太医都露出恍然与敬畏交织的神情。
顾洲远拿出的东西太过匪夷所思,效果又立竿见影,若以“仙家手段”来解释,一切似乎就说得通了!
比起相信一个乡野小子无师自通发明了这等神奇医术,他们更愿意相信这是仙缘!
赵云澜听得怔住,她看着顾洲远,美眸中异彩连连。
她在大同村也住了几个月,村里人对顾洲远的过去好似不怎么提及。
原来他一身本事的来源如此神奇!
竟是幼年仙缘!
这让他身上那份与众不同的气质,似乎找到了根源。
她心中对顾洲远的感激与那隐秘的情愫,不禁又添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崇敬与距离感。
苏汐月却是眨了眨眼,嘴角微不可察地翘了一下。
她性格活泼,不像赵云澜那般清冷,跟四蛋他们都能玩到一起去。
顾洲远受高人点拨的事情她也是知道一点点的。
只不过顾家众人对此全都讳莫如深,她几番打听,也没能得到什么太有用的信息。
如今总算是把故事给听全乎了。
皇帝赵承岳深邃的目光在顾洲远脸上停留了许久,似乎想从他平静的表情中找出任何一丝破绽。
仙缘?这说法太过玄奇。
他作为大乾帝国掌舵人,所接触的信息是远超常人的。
那些鬼神之说,他本身是不如何相信的。
有时候朝廷为了更好控制百姓,还会有意造出一些所谓神迹之类的异象。
古代朝廷为强化统治、操控百姓,常借助“神鬼之事”构建权威合法性。
比如君权神授,将统治者包装成“神的化身”编造“祥瑞”附会君主。
借“天意”证明统治合法性,让百姓认为反抗君主即是反抗神明。
宣称自己是“天子”,是上天与人间的唯一连接者,百姓需通过服从君主才能获得上天庇佑。
还有因果报应一说,用“鬼神审判”强化社会管控
推广“地狱轮回”“善恶有报”观念,如官方修订的《太上感应篇》强调“作恶者入十八层地狱”。
将“服从朝廷、缴纳赋税、遵守礼法”与“积德行善”绑定,让百姓因恐惧死后受罚而不敢反抗。
总之各种手段层出不穷。
其本质是古代“政教结合”统治模式的产物,核心是通过构建“不可质疑的神权逻辑”。
让百姓从精神上认同统治的合理性,从而减少管控成本。
这样的人,内心对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是有着超高阈值的。
但顾洲远展现出的能力,无论是改进农具、应对蝗灾、制作新奇物件,还是此刻力挽狂澜的医术,都远远超出了一个边鄙少年的认知范畴。
若非有奇遇,又如何解释?
联想到苏文渊也曾隐晦地提过此子“非常人”,莫非帝师也早有所觉?
再看顾洲远,依旧是那副坦然自若的模样。
皇帝心中的疑虑渐渐被一种更复杂的情绪取代。
这样的人,这样的臣子,到底是不是社稷之福,他一时也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他只知道,顾洲远的价值要重新估算了。
“原来如此……”皇帝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缓和与郑重。
“顾卿竟有如此仙缘,乃是天大的造化,尊师乃世外高人,授你济世之术,乃是天下之幸。”
“太后此番得以转危为安,亦是托了卿之仙缘的福泽。”
他这番话,至少说明他表面上是认可了顾洲远的说辞。
多不可预测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