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到位,远在米国的工作人员迅速行动起来,开始着手回购刘浩名下的四只股票。随着一笔笔资金的注入,那些原本低迷的股票逐渐被拉升,价格一点点回升,最终回到了它们原有的位置。
这一幕,被梁普看在眼里,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对着身旁的手下说道:“继续抛售,我倒要看看,他们究竟能有多少资金来接盘。”
于是,一场激烈的拉锯战在股市中悄然展开。梁普一方,手中握着大量的卖单,如同潮水般不断涌出,试图将股价再次压低。而刘浩一方,则是不遗余力地回购,试图稳住股价。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纽交所的收市钟声终于敲响。这场拉锯战也暂时告一段落。刘浩汇到米国的二十亿华夏币资金,在这场战斗中几乎消耗殆尽。而股票价格,最终还是下跌了平均7个点左右,未能如愿稳住。
此时,在遥远的华夏,已经是凌晨4点钟了。浩龙集团的很多高管,一整晚都盯着电脑屏幕,眼睛都不敢眨一下。他们看着屏幕上那不断跳动的数字,心中充满了焦虑与无奈。当收市的钟声传来,他们也清楚,这次的回购计划,终究还是以失败告终了。
二十亿,就这么打了水漂。刘浩心里很不爽,但他也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股市如战场,胜败乃兵家常事。他更清楚的是,杜泽的金融公司在这场拉锯战中,肯定也是损失不小。毕竟,那四只股票加起来,市值也不过不到一百亿。
然而,他错了。他完全低估了梁普的能力。梁普,这个在股市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擅长用立体狙击的方法在股市中做空。他早就用金融衍生品等工具做了埋伏,利用股指期货对冲和期权对冲等方式来盈利。
虽然表面上看,梁普一方似乎也有损失,但实际上,他不仅没有损失,反而还盈利了6个亿。不过,这点钱对于他来说,真的只是九牛一毛,他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自从他来到米国两个多月后,根据杜泽的指示,他专门买跌纳指期货。利用手里的一千多亿美金,他在股指期货上已经赚了3百多亿美金了。这样的一个庞然大物,会看上那区区六个亿华夏币的资金吗?当然不会。只不过,这是杜泽交代给他的任务,他不能拒绝而已。
刘浩一晚上没有休息,此时,困意如潮水般袭来。他再也支撑不住,倒头就睡了。
上午9点,桑铁匆匆走进杜泽的办公室。“老板,高亮已经把检举材料写好了,整整40多页呢。”说着,他将手里的资料递给了杜泽。
杜泽简单翻看了一下,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很好,安排唐雄带两个人亲自送到京都给祝副元首。让他到了后联系宋秘书就行。另外,看管好高亮,千万不能出一点事情。”
“明白。”桑铁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杜泽看着手中的资料,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微笑。“刘浩,我看你还能蹦哒多久。”他低声自语道。
与此同时,港城的新闻界也炸开了锅。各种关于浩龙集团的新闻铺天盖地而来。有的说浩龙集团是被造谣了,目前还是在正常的运行当中的;有的则是对浩龙集团未来的种种猜测和议论。
浩龙集团也迅速发表了声明,针对被人恶意做空的情况,集团内部决定准备开始回购股票。这个决定一出,股市上立刻有了反应。开市后,股价一度拉升了不少。
然而,他们还是小看了李明的能力。李明,这个在港城股市中同样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他岂会轻易让浩龙集团得逞?于是,一场在港城股市的拉锯战也悄然开始了。
双方你来我往,各不相让。股价在波动中不断起伏,投资者们的心也跟着七上八下。这场拉锯战,究竟会鹿死谁手?一切还都是未知数。
李明是梁普的得意徒弟,他所采用的策略,正是梁普独创的立体狙击法。此刻,他正紧盯着电脑屏幕,执行着杜泽给他的明确指示——尽可能地消耗浩龙集团的资金。李明对待浩龙集团股票回购的手法,就像是在放风筝,那风筝的线轴,始终牢牢地掌握在他的手中。
他时而给浩龙集团一点甜头,让股价稍有回升,仿佛给人以希望。然而,只要股价稍有起色,李明的团队便会毫不犹豫地抛售手中的股票,股价随即如断线风筝般急速下坠。
杜泽坐在电脑前,看着浩龙集团股价的起伏不定,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刘浩,我倒要看看,你究竟有多少资金可以跟我耗。”
与此同时,郭丙怀也在另一处,注视着同样的股价曲线,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他早已预见到,浩龙集团的股票回购计划必将以失败告终。他心中盘算着,一旦刘浩走投无路,必然会来求助于他。届时,他再慷慨解囊,拿出100亿资金,那么,他所要求的,可就不仅仅是浩龙集团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了。
时间悄然流逝,下午收市的钟声敲响。浩龙集团用于回购股票的80亿华夏币,已然消耗殆尽。李明适时地出手,将股价稳定在了下跌5个点的位置。这一手,是为了给刘浩制造一个假象,让他误以为对方已接近崩溃,只要明天再投入一些资金,回购股票,杜泽他们的做空计划便会彻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