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k36型88毫米炮工艺复杂,列装速度一直比较缓慢,因此第一零八团也是在战前不久才接收了一个连编制的三门炮主要用作反装甲火力。
魏青其实打心底不是很喜欢这款武器,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炮实在太笨重了,在伴随行军时必须要靠专用的Sd6半履带车牵引才行,对游击队出身、习惯了大范围机动和快速穿插的他来说,实在太不方便了。
与付出的行军代价相比,魏青认为一零八团收获的火力补偿极不划算,中野的团一级炮兵是配属了直射的75毫米野战炮和曲射的120毫米迫击炮的,根本不缺火力,何况国军战机和坦克的数量都非常有限,这门可以高平两用的火炮于是便成了屠龙之术,很难碰上用武之地。
没想到,今天居然派上用场了。
战士们刚把88炮卸下车,正手忙脚乱地在组装炮身,远处就猛地响起“呜”的一声汽笛——敌人来啦!
国军整编第一军在抗战胜利后从倭寇手中缴获了九四式装甲列车,并用于成立了自己的直属铁道部队。
九四式装甲列车的主武器是两门105毫米口径加农炮,射程远、威力大,同时还装备两门75毫米口径机关炮和10挺九二式重机枪,再加上车厢里搭载的步兵,整体火力非常强大。
防护方面,九四式列车的关键部位装甲厚度达到了50毫米,就连车厢装甲的厚度都有20毫米厚,如果对方没有专门的或者只有37毫米炮那种入门级反装甲火力的话,根本就拿浑身裹满铁甲的庞然大物没有任何办法。
前出设立阻击线的一营战士埋伏在铁道两边拼命射击,可无论是80毫米口径迫击炮、20毫米口径机关炮都难以击穿九四式列车的装甲,反而还在车载火力的打击下伤亡惨重。
一营长的眼睛都杀红了:“组织爆破队近迫作业,把轻重机枪集中起来,火力掩护!”
装甲列车其实就是一座移动的武装铁碉堡,密集的弹雨打得车厢装甲“噼啪”作响,里头的国军士兵却安然无恙地透过射击孔把试图靠近的中野战士一个个击倒在地,就连暴露的火力点也被车载的加农炮和机关炮挨个点名摧毁。
在把一营的火力点清除得差不多了以后,九四式列车再次缓缓启动:“别管这里的步兵了,继续前进,去把前头的共军运兵车给干掉!”
“火车!是共军的火车!快停车!”指挥车里的国军军官透过观察孔瞅见了停在前方的运兵车,“炮车瞄准!给我打掉他们的……等等,那是什么?”
豁然映入眼帘的是三个黑洞洞的炮口,但眼前的炮跟自己以前见过的火炮都不同,不仅身管长得出奇,甚至比九四式车载的加农炮的身管倍数都还大,而且炮身底座还比一般火炮高得多。
九四式列车上的国军指挥官虽然不认识这门炮,但通过身管倍数一眼可知这型炮的穿甲深度绝对差不了:“快瞄准!给我抢先开火!”
魏青很清楚仅凭一营的火力是很难阻挡得下拥有密集火力强度和厚重装甲防护的九四式列车,在88炮卸车组装完毕后,他直接下令就地建立炮兵射击阵地,把炮口顺着铁轨提前预瞄指向了前方火车的驶来方向。
“开炮!”
三发88毫米口径弹轻易贯穿了九四式列车的正面装甲,把整个车头瞬间炸得稀碎。
88炮威力惊人,其服役期间最着名的战例就莫过于发生在1941年北非战场的萨拉姆战役。
这一战中,英军以二百四十辆坦克向德军占据的海尔法亚发动突袭,守军在来不及调动装甲部队增援的关头,只好临时把本来是防空用途的88炮放平射击,结果不曾料这型炮的平射效果出奇的好,打得英军最后抛下一百二十多辆坦克残骸落荒而逃。
“装弹,继续射击!”
Flak36型88炮使用普通穿甲弹也能在一公里的远距离上贯穿一百毫米垂直装甲,而九四式的最大装甲厚度也不过才50毫米而已,在88炮的持续打击下,整辆九四式列车很快就被炸成了一堆破铜烂铁。
随着一发炮弹钻进弹药车,“轰!”九四式列车就像一条被苍鹭的尖喙破肠开肚的死蛇般瘫软在轨道上,带血的内脏甩得到处都是。
“幸好野司在战前给我们配属了88炮,不然这回吃亏可就要吃大了”,魏青稳步走到九四式的残骸面前,“快,组织战士们清理残骸、修复被破坏的道路,尽快恢复运兵交通”。
在地方同志组织的周围百姓的帮助下,短暂中断的铁路运输很快就再次畅通,抵达渭南外围后,魏青留下伤兵,然后率领剩余的战士开始徒步奔袭淳化县。
渭南至淳化的道路大致就是后世着名的211国道的走向,两县相距大约一百二、三十公里。
此时关中的战斗已经打了整整一天,可被困在西安城里的胡宗南直到此刻仍然两眼一抹黑,就连外边中野攻城部队的兵力规模都未判明,只知道整个关中到处都是中野部队,己方据守的县城每一个都在遭到攻击。
“怎么办?你们说说,现在该怎么办,一个个都哑巴了吗?”胡宗南在指挥部里厉声呵斥着一众参谋军官,“现在究竟该组织突围还是继续坚守?”
参谋长盛文虽然同样一头雾水,但还是只得硬起头皮上前答道:“胡长官,现今外面情况不明,弃城而走的话大军更容易崩溃,我建议立即召回陕北的清剿部队,先把西安城的围给解了再说”。
自家安危肯定比攻取陕北来得重要,胡宗南不用过多思考就下达了让陕北清剿部队立即全部回援的命令:“第二十九军,不,是西安绥靖公署所属的全部部队,马上以最快速度向西安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