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位面
朱元璋坐在那,摸着胡子,缓缓说道:“这几个臣子还算有点担当,面对南方势力冒头,知道赶紧想办法应对。杨嗣昌选派探子,洪承畴和孙传庭整顿军备,分工挺明确。”
徐达在一旁接话:“陛下,他们思路挺清晰。尤其是孙传庭提出开垦荒地那主意,能从长远解决粮草问题,是个好法子。”
刘伯温微微皱眉:“不过南方势力打造新型攻城器械,这可不是个小麻烦。而且朝中还有人主张迁都,这事儿得慎重。杨嗣昌他们进宫劝陛下不迁都,倒是说到点子上了,京城确实不能轻易丢。”
朱元璋重重地点头:“朕当年打下的京城,哪能说迁就迁。希望这几个小子能把南方的事儿处理好,别让朕失望。”
永乐位面
朱棣站着,眼睛盯着天幕,神色严肃:“杨嗣昌他们应对南方势力的安排,有条有理。知道先派人探查,再整顿军备,还想着联络南方势力从内部瓦解,这手段还算可以。”
郑和在旁边恭敬地说:“陛下圣明,他们为保京城尽心尽力。只是这南方势力秘密集结,又有新型攻城器械,局势不容乐观呐。”
姚广孝双手合十,轻声道:“迁都这事儿,确实不能轻易决定。杨嗣昌和洪承畴劝陛下坚守京城,稳住民心和朝廷威望,此举甚是关键。”
朱棣微微点头:“朕看着他们应对,且看他们能不能把南方这股势力给朕平息下去,保我大明安稳。”
宣德位面
朱瞻基在殿里来回走着,一脸愁容:“这南方势力又来捣乱,可真不让人省心。杨嗣昌他们能挡住吗?”
杨士奇赶紧说:“陛下放心,他们几个经验丰富,应对措施也周全。整顿军备、获取情报都在有序进行,应该没问题。”
于谦也在一旁说:“就是,陛下。不迁都这决定好,要是迁了都,人心就散了。他们肯定能把南方的威胁解决掉。”
朱瞻基停下脚步,叹了口气:“希望他们能顺顺利利的,别出什么岔子,让大明太平点。”
嘉靖位面
朱厚熜靠在椅子上,哼了一声:“这几个家伙,处理南方事儿还算有点头脑。不过这南方势力不简单,还有朝中那些主张迁都的大臣,真是麻烦。”
严嵩陪着笑:“陛下,杨嗣昌他们肯定会全力办好。只是这局势复杂,还得陛下多多指点。”
戚继光一脸严肃:“陛下,他们加强京城防御,联络南方势力,都是正事儿。就看能不能把南方这股势力的底细摸清楚,提前做好准备。”
朱厚熜冷笑一声:“哼,他们要是办不好,朕可不会轻饶。且看他们怎么在这复杂局面里周旋吧。”
……
杨嗣昌和洪承畴回到衙门,立刻展开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杨嗣昌负责与南方忠于朝廷的势力联络,洪承畴则着手安排潜入南方势力内部的人选。
“洪大人,此次潜入南方势力内部,危险重重,必须选派智勇双全之人。”杨嗣昌说道。
洪承畴点头,“杨大人放心,我已心中有数。有一位名叫李虎的探子,此人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心思缜密,多次出色完成任务,我打算派他去。”
杨嗣昌思索片刻,“李虎确实是个人才,不过南方势力戒备森严,仅他一人恐怕难以完成任务。再给他配备几名得力助手,务必确保情报准确无误地传回来。”
洪承畴应道:“好,我这就去安排。”
与此同时,孙传庭在京城城防处,对城墙的加固工作已初见成效。他看着新修筑的防御工事,心中仍不敢有丝毫懈怠。
“弟兄们,南方势力随时可能来犯,我们不能有一丝马虎。这些防御工事要反复检查,确保万无一失。”孙传庭对士兵们叮嘱道。
一名将领走上前,“孙大人,如今城墙加固了,了望塔也增多了,但我们还需一些能克制新型攻城器械的武器。”
孙传庭点头,“你说得对。我已安排工匠日夜赶制一些威力较大的弩炮,可发射巨大的弩箭,或许能对那些攻城器械造成破坏。”
数日后,李虎带着几名助手乔装打扮,悄悄潜入南方势力盘踞之地。而杨嗣昌这边,也收到了南方一些势力的回应。
“杨大人,南方有几位将领表示愿意协助我们,但他们也担心自身安危,希望朝廷能给予一定的支持和保障。”一名信使向杨嗣昌汇报。
杨嗣昌思索片刻,“告诉他们,朝廷不会亏待他们。只要他们能提供有用的情报,协助朝廷平定这股势力,战后必有重赏。”
信使领命而去。杨嗣昌深知,要瓦解南方势力,这些内部力量至关重要。
又过了几日,洪承畴匆匆找到杨嗣昌,脸上带着忧虑之色。
“杨大人,李虎那边传来消息,南方势力似乎察觉到了异常,加强了戒备,他们很难获取详细情报。”洪承畴说道。
杨嗣昌皱起眉头,“看来南方势力并非等闲之辈。通知李虎,让他们小心行事,不可暴露身份。若实在无法深入,可从周边收集情报,再想办法传递回来。”
洪承畴点头,立刻派人去传达杨嗣昌的指令。
此时,在皇宫中,朱由检也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他召来杨嗣昌和洪承畴。
“二位爱卿,南方势力之事准备得如何了?朝中大臣们虽不再提迁都之事,但人心惶惶,朕忧心不已。”朱由检说道。
杨嗣昌跪地奏道:“陛下,京城防御正在稳步加强,孙大人日夜督工,防御工事已加固不少。与南方内应的联络也在进行中,只是潜入敌方内部获取情报遇到了些困难,不过臣等正在想办法解决。”
洪承畴接着说:“陛下,我们会尽快掌握南方势力的详细情况,制定应对之策。还请陛下安抚朝中大臣,稳定人心。”
朱由检点头,“朕会尽力安抚大臣们。只是南方势力一日不除,朕难安寝食。二位爱卿务必加快进度。”
“臣遵旨!”杨嗣昌和洪承畴齐声说道。
回到衙门,杨嗣昌和洪承畴再次商讨对策。
“杨大人,南方势力加强戒备,李虎他们难以深入,这可如何是好?”洪承畴焦急地问道。
杨嗣昌沉思片刻,“我们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李虎他们身上。这样,你再安排一些探子,从不同方向潜入,多渠道收集情报。同时,让南方的内应留意南方势力高层的动向,说不定能发现一些线索。”
洪承畴应道:“好,我这就去安排。”
几日后,各路探子陆续传回一些零散的情报。杨嗣昌和洪承畴仔细分析这些情报,试图拼凑出南方势力的全貌。
“杨大人,从这些情报来看,南方势力似乎在集结大量的云梯和投石车,而且还在训练一批擅长攀爬城墙的士兵,看样子是准备强攻京城。”洪承畴指着情报说道。
杨嗣昌点头,“看来他们的进攻方式和北方势力有些相似,但我们已有应对经验。只是不知道他们具体的进攻时间和兵力部署。”
就在这时,孙传庭赶来,“杨大人,洪大人,弩炮已制造完成,经过测试,威力巨大,应该能对南方势力的攻城器械造成有效打击。”
杨嗣昌面露喜色,“孙大人辛苦了。这弩炮来得正是时候。我们还需训练一批熟练操作弩炮的士兵,确保在战场上能发挥最大威力。”
孙传庭说道:“杨大人放心,我已经挑选了一批士兵进行训练,相信不久后他们就能熟练掌握操作技巧。”
然而,局势并未朝着他们期望的方向发展。又过了几日,南方势力突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集结行动,变得异常安静。
“杨大人,南方势力这是怎么回事?突然停止集结,难道他们察觉到了我们的计划?”洪承畴疑惑地问道。
杨嗣昌摇头,“我也不清楚。但他们肯定不会就此罢手,这其中必有蹊跷。立刻通知各路探子,密切关注南方势力的一举一动,哪怕是一丝风吹草动都不能放过。”
就在众人疑惑之时,一封密信送到了杨嗣昌手中。信是李虎派人送来的,信中说南方势力似乎在谋划一个更为隐秘的计划,他们正在秘密联络一些江湖帮派,准备里应外合,攻打京城。
杨嗣昌看完信后,脸色凝重,立刻找来洪承畴和孙传庭。
“二位,南方势力果然另有阴谋。他们联络江湖帮派,企图里应外合。这江湖帮派鱼龙混杂,一旦让他们混入京城,后果不堪设想。”杨嗣昌说道。
孙传庭气愤地说:“这些江湖帮派为了利益,竟与叛逆勾结,实在可恶。杨大人,我们该如何应对?”
杨嗣昌思索片刻,“一方面,我们要加强京城的门禁管理,对进出京城的人员严格盘查,防止江湖帮派成员混入。另一方面,让南方的内应调查清楚江湖帮派的集结地点和行动计划,我们主动出击,将他们扼杀在摇篮里。”
洪承畴点头,“杨大人的计策可行。我这就去安排加强京城门禁,同时通知内应尽快查清江湖帮派的情况。”
洪承畴离开后,杨嗣昌对孙传庭说:“孙大人,京城内部的安全也至关重要。你要安排士兵加强城内巡逻,尤其是一些重要场所,如皇宫、粮仓、兵营等,防止江湖帮派趁机捣乱。”
孙传庭应道:“杨大人放心,我会加派人手,确保京城内部安全。只是南方势力和江湖帮派勾结,情况愈发复杂,我们必须尽快想出万全之策。”
杨嗣昌神色严峻地点点头,“是啊,此次危机非同小可。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在他们行动之前做好充分准备。”
然而,京城的门禁管理加强后,却引发了一些百姓的不满。一些百姓觉得进出京城太过麻烦,怨言纷纷。
“这进出京城怎么这么麻烦啊?我们只是做点小生意,又不是坏人。”一位小贩抱怨道。
“就是啊,以前哪有这么多规矩,这不是折腾我们老百姓嘛。”另一位百姓附和道。
这些怨言很快传到了杨嗣昌耳中。
“杨大人,百姓们对加强门禁管理有些不满,该如何是好?”一名士兵向杨嗣昌汇报。
杨嗣昌皱起眉头,他深知稳定民心的重要性。若因加强门禁而引发民怨,恐怕会影响京城的防御。
“你去张贴告示,向百姓解释清楚加强门禁是为了京城的安全,是为了抵御南方势力的阴谋。同时,安排士兵在盘查时注意方式方法,不可与百姓发生冲突。”杨嗣昌说道。
士兵领命而去。杨嗣昌心中忧虑,既要防范南方势力和江湖帮派的阴谋,又要稳定民心,这其中的平衡实在难以把握。
此时,南方的内应传来消息,已查出江湖帮派的集结地点在离京城百里外的一个小镇上,但具体行动计划还未摸清。
“杨大人,我们是否立刻出兵围剿那个小镇上的江湖帮派?”洪承畴问道。
杨嗣昌思索片刻,“先别急。我们对他们的行动计划还不清楚,贸然出兵可能会打草惊蛇。通知内应继续打探,务必查清他们的详细计划。同时,我们暗中调集兵力,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
洪承畴点头,“好,我这就去安排。”
然而,时间紧迫,南方势力和江湖帮派随时可能行动。京城能否在这场内外交困的危机中安然无恙?杨嗣昌、洪承畴和孙传庭又能否及时识破敌人的阴谋,成功化解危机?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京城的局势愈发严峻,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暗藏着巨大的危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京城内的气氛愈发紧张。百姓们虽然看到告示后,对加强门禁的怨言稍有减少,但依然人心惶惶。杨嗣昌深知,必须尽快解决南方势力和江湖帮派的威胁,才能真正让京城恢复平静。
“杨大人,京城内的巡逻力度已经加强,重要场所也都安排了重兵把守。只是这等待的滋味实在不好受,不知南方那边何时会有新消息。”孙传庭来到杨嗣昌的衙门,满脸忧虑地说道。
杨嗣昌拍了拍孙传庭的肩膀,“孙大人,我们只能耐心等待。目前我们已经做了能做的准备,剩下的就是等内应传来准确消息,再一举击破敌人。这段时间,还得辛苦你多留意京城内的动静,切不可掉以轻心。”
孙传庭点点头,“杨大人放心,我日夜都不敢松懈。只是这江湖帮派向来行事诡秘,真担心他们会想出什么意想不到的阴谋。”
就在这时,洪承畴匆匆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神色凝重。
“杨大人,孙大人,南方内应又传来消息,江湖帮派似乎打算伪装成商队,分批潜入京城。而且,他们可能已经买通了部分负责门禁的士兵。”洪承畴说道。
杨嗣昌脸色一变,“果然狡猾。看来他们已经察觉到我们加强了门禁,所以想出了这个办法。洪大人,负责门禁的士兵是哪些人,可查清楚了?”
洪承畴摇头,“还未完全查清,但应该是城西门和南城门的部分士兵。我已经安排人暗中监视这两个城门的士兵,一旦发现可疑迹象,立刻抓捕。”
杨嗣昌思索片刻,“仅仅监视还不够,我们要将计就计。通知内应,让他们告知江湖帮派,就说买通的士兵已经准备就绪,让他们按计划行动。同时,我们在京城内布下天罗地网,等他们一进城,就将他们一网打尽。”
孙传庭眼睛一亮,“杨大人此计甚妙。这样既能引出江湖帮派,又能查出内奸。我这就去安排在京城内布置埋伏。”
洪承畴也说道:“好,我立刻通知内应。同时,我会加强对城西门和南城门的暗中监控,确保一切尽在掌握。”
孙传庭和洪承畴离开后,杨嗣昌独自在衙门内踱步,心中默默祈祷这个计划能够成功。然而,他也深知,敌人狡诈多端,稍有不慎,就可能功亏一篑。
数日后,内应传来消息,江湖帮派果然中计,已经组织好商队,准备分批潜入京城。杨嗣昌得知后,立刻与洪承畴、孙传庭再次商议。
“杨大人,按照计划,我们已经在京城内的几个关键地点设下埋伏,就等江湖帮派自投罗网。”孙传庭说道。
洪承畴接着说:“城西门和南城门那边,我们也安排了亲信士兵暗中替换了部分可能被买通的士兵,确保城门掌控在我们手中。”
杨嗣昌点头,“很好。此次行动务必小心谨慎,绝不能让一个江湖帮派成员逃脱。等他们进城后,先不要轻举妄动,等他们全部进入预定地点,再发动攻击。”
一切准备就绪,京城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终于,第一批伪装成商队的江湖帮派成员来到了城西门前。
“站住,干什么的?”守门的士兵佯装不知情,上前盘问。
“军爷,我们是商队,进城做点生意。这是通关文牒。”江湖帮派成员递上事先准备好的假文牒。
士兵看了看文牒,故意刁难了几句,便放他们进城。这批江湖帮派成员心中暗喜,以为一切顺利,却不知已经踏入了明军的陷阱。
随后,第二批、第三批商队也陆续进城。当最后一批商队进入京城后,杨嗣昌一声令下:“行动!”
顿时,京城内各个埋伏点的士兵如潮水般涌出,将江湖帮派成员团团围住。
“你们这些逆贼,竟敢与南方势力勾结,妄图颠覆京城,今天就是你们的死期!”孙传庭手持长剑,大声喝道。
江湖帮派成员见状,知道中计,但仍负隅顽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然而,明军早有准备,且人数众多,江湖帮派成员渐渐抵挡不住。
“老大,怎么办?我们被包围了!”一名江湖帮派成员焦急地喊道。
“拼了!”江湖帮派的头目怒吼道,挥舞着大刀冲向明军。
就在战斗进行得如火如荼时,突然,一名士兵慌张地跑来向杨嗣昌报告:“杨大人,不好了!南方势力突然对京城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前锋已经抵达北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