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小姑吗?”
突然,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从大嫂李霞身后窜了出来,屁颠颠跑到龙丽帆跟前,圆溜溜的眼睛打量着龙丽帆。
龙丽帆心头一热,俯下身平视着小侄女。记得三年前她下乡的时候,自家的小侄女才三岁不到,几年不见已经齐她腰身高了。
“对啊!叫小姑,我给你拿糖吃。”龙丽丽帆晃了晃随身携带布包,在她的晃动下包里传出物品碰撞的哗啦声。
听得传出来的动静,小丫头眼睛都亮了起来,糯糯的声音传了出来,“小姑!”
“哎!”龙丽帆甜甜的应了一声,随即从包里掏出零食递给小丫头。忽然注意到门框躲着的身影,会心一笑。
要说大哥家的一儿一女,真是完美继承大哥大嫂两人的性格 。侄女像大嫂,性格外向活泼,能说会道。至于自己这大侄子简直跟大哥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连见到生人那腼腆都一个样。
几年不见,这是把自己当外人了。
“你不叫人,可没糖吃咯!”龙丽帆故意板起脸,眼角的笑意却是难以掩藏的开口打趣道。
“你这孩子,还愣着干嘛!小姑都不认啦!”李霞走上前拍了自家儿子脑袋一下,“快叫人!”
“小姑!”最终,自家这大侄子是被嫂子推到自己面前,有些扭捏的开口。
“哎,好,这是糖拿去吃吧!”知道自己侄子的性子,龙丽帆也没逗他,掏出一袋子递给了侄子。
“小妹,你这拿的也太多了,他们哪吃得了这么多,你快收回去…”李霞见状急得直摆手。
“没事,吃不完就留着以后吃”龙丽帆只是笑了笑,“我几年没回家,这好不容易回趟家总得给侄子侄女他们带点礼物吧!”
下乡几年,家里每个月都会给她寄钱,大哥他们家也会一部分,她虽然现在用不着,但这人情她龙丽帆记着呢。
这些糖本就是给他们两个孩子准备的,算是她这个当小姑的给孩子们的心意。其实,这次回来她给家里人每个人都带了礼物。
但爷爷奶奶还没有到,至于爸和大姐两人则是还未下班,她打算等人齐时拿出来分给众人。
通过闲聊,龙丽帆也是知道大姐本来也是打算今天请假去接她的。可眼下已经到了年关,供销社的工作可以说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加之大姐等几天还得请婚假,这属实不好在提前请假。至于龙爸,也是因为厂里有事走不开。
左淑丽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时针马上就要走到12点了。平常这个时候早就回来了,今天女儿回家,他这个当爹不回来吃个团圆饭像个什么样,想到这里,左淑丽看向龙卫华安排道:
“小华,你去厂里看看,这都快中午了,你爸咋还不回来!不知道闺女今天回来啊,也不知道着急。”
“妈,让我也去呗!”闻言,龙丽帆噌的起身,想要接过这个任务。
“二丫,你这刚坐了几天火车,这身体…要不让你弟弟去就行。”左淑丽看着自己的女儿,有些心疼的开口。
“没事的,妈。机械厂离家就两条街,我闭着眼睛都能走到”龙丽帆笑了笑,朝着左淑丽眨眨眼,“再说我去接爸,还能给他一个惊喜!”
闻言,左淑丽微微点头,算是同意了龙丽帆的要求。
—————
沪市,机械厂!!!
沪市,作为全国重要大城市之一,其所在机械厂的规模放在全国也是前几的存在。
巅峰时期,沪市机械厂的总人数有4000人之多。想想平武县机械厂,全厂总人口也不过两百多人,这还是在扩大规模之后的人数。
就在龙丽帆和小弟前往机械厂的路上,机械厂的会议室里,充斥着紧张又压抑的气氛。
偌大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分拨着几波人。万隆昌也不知道是第几次掐灭手中的烟头,作为沪市机械厂的厂长、一把手,身为东道主的他此刻竟是坐在一边。
他的左右两侧,则是坐着沪市机械厂的高管,龙文海自然也在其中。
其它两波人也是大有来头,分别是京城机械厂代表以及滨城机械厂代表。
不管是规模,还是影响力来看,他们三方都可以说是国内机械厂最具代表性的厂子。
很难想象他们三方竟然会齐聚一堂。
此刻,他们三方目光都是不约而同的望向最上方的那一人,眼神中包含期待和紧张。
若是龙丽帆在这,一眼就能认出此人是谁!因为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平武县机械厂的销售科科长——方为明。
方为明打量着下方的三方代表,想想自己只是县机械厂里面一个小小的销售科长,房间坐着的几个代表团,那个不是大人物级别。
这样的人物,自己以前连见都见不到的人,可现在这些人等着自己发话,一念至此,方为明心里不由得内心中涌出一股自豪感。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龙丽帆为平武县机械厂所研发的新农具说起!
随着平武县机械厂制作的新农具在G省范围内的大规模运用。上面也是深深体会到了新农具的高效和简便,有意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
奈何平武县机械厂的规模实在太小,即便扩大了一次规模,也不过200多人!要想尽快让新农具满足全国各地需求,仅靠它这个厂子根本没有办法实现。
这就需要借助其它大厂来完成。
当然,鉴于平武县机械厂在新农具领域上的突破,上面并没有搞强制要求它们要把图纸交出来给谁,而是让其从当前国内几个大型机械厂挑选一家出来进行合作。
这段时间,方为明已经先后参观了京城、滨城两大机械厂,沪市算是最后一站,今天三方代表齐聚一堂,则是为了那合作名额的最后归属。
其实,即便他们三家是国内当前超规模大型机械厂,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例如:受当前混乱的局势,许多技术型人才被打压,导致他们的产品研发一直原地踏步。
处在计划经济的时代下,这些大厂根本没有多少自主权,这些种种原因叠加下直接导致各大机械厂的经济效益低下。
规模大,也意味着员工多,而效益低下则是成了他们急需首要问题。而生产新农具则是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他们各自希望自己成为合作的幸运儿。
“诸位,通过这段时间我的了解,你们三方的厂子我也算了解了一个大概!”
方方明看着三方代表,本着不想得罪任何一方的语气,“你们几家都是国内目前在生产领域的龙头单位,可以说实力是不相上下。”
“现在,就让我确定你们中的某一家来进行合作,真的很为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