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26号!
农历腊月、二十六,(宜嫁娶)
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龙丽帆破天荒地没有睡懒觉,而是一大早起来开始拾掇,顺带帮大姐画美眉 。
“老天爷这不是跟自己作对吗,明知道自己今天要早起,偏偏今天的天气格外的冷。”
龙丽帆呵着白气,搓了搓有些僵硬的手指,一边在心头腹诽,一边则是用画笔小心翼翼地勾勒着大姐的眉型,
“姐,你别动!”
“小妹,这会不会太显眼了?”龙丽萍扭动身子,看向镜子中的自己,有些不安。
“就描个眉、涂点润唇膏,那里显眼了。”碍于当前年代的原因,自己给大姐画的妆容已经是相当淡!
“今天可是你大喜的日子,好看一点怎么啦!要不是怕别人说闲话,我真想给你来个全套的妆。”
龙丽帆头不由得有些惋惜,想想自己掌握后世各种各样美妆装扮,却无处施展。
时间来到早上八点,伴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屋外传来了母亲催促的声音,“平安已经到楼下了,您们两个快一点!”
“来啦 来啦!”龙丽帆应了一声,连忙开始收尾工作,然后送大姐下楼。
接亲的队伍很简单,张平安推着崭新的自行车,身穿一件洗得发白淡蓝色中山装,胸口还别着一朵用红纸裁剪的小红花。
在他身后还跟着几个同事,即便身着朴素,但脸上却挂满了祝福的笑容。
在张平安和龙丽萍之间则被许多孩子们阻隔,一大群孩子小脸冻得通红却兴奋地伸着手,“新郎官发喜糖。”
“对,发喜糖。”
“………”
被一群孩子们簇拥围着,张平安显得有些无措。但还是从同伴手中接过喜糖然后发给这些孩子们,得了喜糖的孩子们喜笑颜开终是把路给让了出来。
“丽萍,你今天真好看…”张平安看着打扮龙丽帆,眼睛都快看直了,说话声都有些发颤。接着笨拙地从口袋掏出一朵红花,别在龙丽萍的衣襟上,“我来接你啦!”
霎时间,龙丽萍的脸更红了,但还是轻轻点了点头。而后,在龙丽帆搀扶下坐上了自行车的后座。
张平安推着大姐慢悠悠地走在前面,身后一群人则是有说有笑的跟在后面。
通过昨晚和大姐的闲聊,龙丽帆也是知道张平安为啥选择在学校办婚礼的原因!
张平安家太挤,更是连自己住的房间都没有,他当然不可能在家里办婚礼。而他租的房子太小,也不合适,才会选择把婚礼放在学校。
沪城小学,离龙丽帆家不远,也就不到半个小时的路程。
半个小时后,龙丽帆出现在学校。至于大姐他们还没到,因为自己那大姐夫说是要载着大姐多转几圈。
这个时间点,学校的孩子早就放假回家,龙丽帆则是跟着人流径直走向食堂!
此刻的食堂已经变了模样,那些桌椅已经被推到墙边,正中央摆放着一张褪了漆的讲台。而周边墙上、窗户上贴着用红纸剪的喜字,看起来就显得格外喜庆。
食堂内部不时传出锅炤炒菜碰撞时发出来的声音,听说是为了办好宴席,张平安特意把给学校做饭的老师傅请回来掌勺。
而大哥大嫂他们早就在食堂帮忙,大嫂帮着洗菜,大哥则是忙着接待客人,大家都在忙,龙丽帆自然不好闲着。见桌上的十几个印着“为人民服务”的搪瓷缸还空着,龙丽帆便从一边倒上茶叶,提前为宾客们准备茶水。
宾客陆续到来。大姐在供销社的同事送来印着牡丹花的枕巾,而张平安同事凑钱买了一对竹壳暖水瓶。
负责登记的是一个老头,头有点秃,一看就很有学问的样子!
十点半,张平安载着大姐绕完大半个城区回来。此刻,大姐的辫梢上沾着霜花,鼻尖冻得通红,但脸上依旧洋溢着甜蜜的笑。
“同志们静一静!”这时,刚才还登记的小老头敲着搪瓷缸子站上讲台,“首先让我们学习一段最高指示...”
从大嫂的口中,龙丽帆也终是知道这老头是谁了,正是这所学校的校长。以前张平安读书的时候还是他的老师,张平安之所以能够进到工农兵读大学同他也有直接的关系。
对于张平安来说,王校长不仅是他的领导,更是他的恩人 ,这证婚人的位置舍他其谁!
趁着王校长说话的空隙,龙丽帆溜到姐姐身边,从袖子里摸出个小纸包:“姐,我给你补点腮红。”
说着飞快地在龙丽萍脸颊上点了两下,用指腹晕开。这抹颜色比早上明显得多,在素净的食堂里像两朵绽放的梅花。
前世,龙丽帆是最怕参加婚礼这种场合。明明在学校关系都不是很要好的同学,还非得给她发请柬,邀请她参加婚礼,不就是想多收一份份子钱吗?
记得,有一次去参加同学的婚礼,主持人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明明12点开席,结果硬是拖到快一点才吃上饭,把她肚子给饿得咕咕响。
花钱来挨饿,她这不是有病吗?份子钱留着自己吃她不香吗,非得上赶着去!
也是打那以后,龙丽帆就再也不去参加同学的婚礼了,有人给她发请柬,她也只当没看到。
好在,这个年代没有没有冗长的仪式环节,整个婚礼过程简洁而明快。
在王校长的热情主持下,大姐和大姐夫的婚礼正式拉开帷幕。随着婚礼的进行,宾客们也逐渐就座,期待着新人们的敬酒环节。
………
接下来的几天,龙丽帆基本上没出过什么门!
一直埋头在家里赶着设计图纸,想趁着过年前将设计图稿给赶出来。当然,偶尔也会下楼陪着小侄女她们下楼买一些鞭炮来放。
过年嘛,就图个喜庆,别看小侄女年龄不大,但特别喜欢放鞭炮!
正月初三,龙丽帆将设计图和一些资料终于准备完毕,这才让父亲带着她去找万厂长家。
与此同时,万隆昌在家不停地来回徘徊,引得老伴好一阵埋怨。他也不想,可他实在坐不住啊!
虽说帆丫头前段时间答应帮机械厂设计新农具的图稿,但他没亲眼见过那丫头的本事,这心里一直没底!
万隆昌叹了一口气,时不我待啊!如今京城那边和平武县已经达成了合作,听说连过年工人们都没休息,已经着手大规模生产。
沪市机械厂这边要是拿不出方案,他…
要不是,听说龙家大闺女结婚,知道龙文海一家肯定忙,他早就亲自上门打听消息了。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敲门声,万隆昌三步并作两步去开门,当看到龙文海父女站在门外,他的目光立刻锁定在龙丽帆鼓鼓的挎包上。
“文海你们来啦!”万隆昌声音里掩不住的期待,侧身让两人进屋,“快进来,外面冷。”
龙丽帆微笑着拜年:“万爷爷,新年好。我今天来,一是给您拜年,二是...“她拍了拍挎包,“上次答应您的事,已经完成了。”
万隆昌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笑容:“真的?快,快拿出来给我看看!”
龙丽帆从挎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厚厚一叠图纸,在茶几上铺开。万隆昌迫不及待地戴上老花镜,俯身仔细查看而龙丽帆则是在一边解释:
“万爷爷,我想着咱们沪市面向的是南方地区,所以新农具的方向我也做了调整!”
“这是我根据沪市机械厂的生产条件设计的改良型水田耕作机。”龙丽帆指着图纸上的结构图,声音沉稳而专业,“与北方旱地农具不同,我特别加强了底盘密封性,解决了南方水田作业时的渗水问题。”
“这里我增加了一个可调节的犁刀角度,”龙丽帆继续解释道,“这样同一台机器就能适应不同深度的水田作业,农民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节,不必购买多种机型。”
“好,太好了!”本以为这新农具会和京城那边起冲突,没想到帆丫头竟然连这个方面都考虑到位了。
万隆昌的手指微微发抖,顺着龙丽帆的讲解一点一点移动。他虽然不是技术人员出身,但做了这么多年多厂长,也是能看懂一些。
“万爷爷,还不止呢!”
瞧见万隆昌震惊的模样,龙丽帆笑着翻到另一张图纸,指了指某处“我还添加设计了配套的脱粒装置的轮轴,操作的人员可以随意切换。这样农忙时一台机器就能完成耕作和脱粒两种作业,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
“帆丫头,”万隆昌的声音哽咽了,\"你救了机械厂啊!这些年我们一直想突破,却苦于没有合适的方案...没想到,真没想到...\"
龙丽帆腼腆地笑了笑:“万爷爷言重了。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为了给老爸撑场面,她这次拿出来设计可以说是非常先进。
“不,你这是大功一件!”万隆昌激动地看向龙丽帆,“说吧,想要什么奖励?厂里一定满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