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一九八八年,李老四现如今别看已经五十来岁的人,可是心气一点不比小年轻的差。
这天刚从海南回来,长海开车去省城接的他,现在李老四的触手正开始伸向全国各个沿海城市,进行布局,这也是他听了长海的建议开始做的。
长海记得海南正好是这一年开始挂牌建省的,再后来的几年里海南的房地产炒地皮热迅速兴起,于是他就让李老四找关系提前过去布局。
李老四通过关系也了解到了一些内部消息,于是在海南,广州,上海等地都设立了驻在点,一个是尽量收集消息,再一个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妞妞和诺诺一改以前大土妞的样子,现如今的穿着打扮一副职业女强人的造型。基本上适应了李老四交给她们的工作。
二狗子和佑生看着眼红,求着长海和李老四让他俩也跟着锻炼锻炼。
可是长海对他俩另有打算,所以就一直压着他们。
长海的想法是自己以后的主要产业是准备交给二狗子管理的,至少现在看二狗子的心性还差点火候。
家里的孩子们让人愁的还有瑶瑶,和东平这姐弟俩。
一说这事儿李老四就挠头,去年李老四找关系就想把东平调回来,可是东平还在前线,写信回来死活不干。
瑶瑶更愁人,自从电视剧《红楼梦》播完,人们给她起了一个外号叫“林黛玉”
每天多愁善感的,成天抱着本书伤春悲秋的。
每天能给全家人带来欢乐的还得是栓柱和小琳琳。
期末考试,两个孩子的成绩都拔尖,这点随了他们的爹妈。
放了假也不像他们爹妈小时候那样,满世界乱跑。
小琳琳更不像她妈那样跟个假小子一样,抗美本想着带她学点功夫啥的,小丫头却不干,而是喜欢针头线脑这些玩意儿,白天跟着太姨姥姥学着织毛衣,晚上跟徐慧娟学绣花啥的。
晚上两个小豆包依然愿意跟长海和抗美一起睡觉。小琳琳现在还离不开抗美,每天都要摸着“咂咂”才肯睡。这让长海很嫉妒,心说“咂咂应该是我自己一个人滴!”
电视台播放电视剧《聊斋志异》两个小豆包又菜又爱看,尤其是片头那段配音和影视剪辑,他俩基本上都是蒙着被,捂着耳朵看的,同样的这部电视剧成了这个时候小孩子们抹不去的恐怖记忆。
去年夏天张静秋和徐慧娟的小卖部安了个公用电话,这部电话成了周围三条胡同人们的最主要联系方式,每天两个小豆包就跟人形传呼机一样,撒开两条小短腿满世界喊人接电话。
两个小崽子成天带着卡通面具,栓柱最喜欢带的是孙悟空的,手里还拿着一根塑料玩具金箍噜棒,这是大姨长娟为了奖励他考第一给他买的。
小琳琳戴的是卡通片《我是希瑞》的那种头冠,还是两种,一种是没变身前的,一种是变身后的,手里同样拿着那种塑料做的同款宝剑,这一套是在小卖部顺的。
过完年大年初九,政府印发了关于住房改革的通知。福利分房算是正式退出历史。
抗美为这事还好顿奖励了长海一顿,只不过长海的老腰有点经不起折腾,他写信给姜喜军,让军哥给他邮点“嗷嗷叫”草泡水喝。
姜喜军更狠,鹿鞭,肉苁蓉,给长海发过来两大包。
三月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私营经济的重要性,允许个人开办公司,企业。
李老四动作也迅速,马上把食品厂的产业分割开来,食品生产算一块,海产品加工又是一块。
还有他们原来的军区疗养院自从李老四脱管之后,始终经营不善,现在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李老四又找关系杀了回去,把那块地皮连着周围的防空洞又重新纳入到自己手里。
并且长海建议他把防空洞规划好,利用防空洞冬暖夏凉的特点,改成保鲜库,不光自己可以用,还能对外出租。
李老四说干就干,而且还准备建两个大型冷库。
海上的十多条船,基本上都是没有手续的,李老四趁着现在管理程序不是那么严格的漏洞,把十几条船全部登记上,并且又成立了一家远洋渔业公司。
本想着渔业公司这块登记在长海名下,可是长海不光有公职,还有军职,于是就挂在二狗子的名头上。
长海心思也动了一下,想趁着这个机会从单位脱身下来。
跟李老爷子一说,老爷子差点没拿拐棍敲他脑袋。
李老爷子跟他说“你以为当年领导给写的那幅字是啥意思?满门忠烈咱们家完成了,哪啥叫世代簪缨?你和老四咋折腾我管不着,你们这代至少得有一个带军帽的,下一代我不操心,有东平和大连那两个瘪犊子,但是他们没起来之前你不能下来。”
一段话让长海没了脾气,只能受着,老爷子说的没毛病。
刚到七月份,军队下发通知,恢复军衔制,长海在市武装部领了一身新军装。
而且给他又提了一级,副师级,穿上军装的长海,在家里好顿显摆,李老爷子摸着他肩膀上的两毛四数落他“为了这个你还要脱军装吗?”
长海其实无所谓,当年李老爷子给他要的这个身份也就是为了补偿他当年那个一等功没要的结果。
长海空间里有那么多的金银珠宝,成箱的金条,他还真不在乎这个。
结果长海这身军装一穿,李老四不淡定了,他是去年脱的军装,就差一年,他也能穿上这带有金灿灿军衔的新式军装。
李老四为这事儿跑了一趟省城,去大军区找关系想要再回去,得到的结果就是根本不可能,人家为了照顾他的情绪,给他弄了一身新军装才算完事儿。
回来可倒好,拉着长还两个人一起穿着新式军装满世界好顿显摆,在哪个四星级涉外酒店连着摆了三天酒席。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京城来的大首长下来视察工作的呢。
新鲜劲一过,长海和李老四都归于正常。
七月中旬,一个广播让全国老百姓都不淡定了。
国家对社会上的所有商品进行大幅度的价格调整,基本上都开始涨价。
全国性的抢购风开始了,张静秋,徐慧娟还有姨姥姥,小欠妈拉着王尚友他们几个老头,每天蹬着小三轮,来回奔波在抢购商品的路上。
徐慧娟和姨姥姥为了往人群里挤,鞋都挤丢了两双。
家里能放东西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商品,王尚友和李老爷子还搭了一个临时仓房,专门为了放东西用。
李老爷子也跟着裹乱,把自己的攒的钱全拿出来给张静秋,怕她手里钱不够。
老头每个月的离休金都交在张静秋手里,张静秋每个月给老头一百块钱零花。老头也没啥可花钱的地方,除了给几个小不点儿偷着买零食玩具,剩下的全都攒了下来。
其实老百姓都有从众心理,再加上社会上的一些谣传,才让人们产生恐慌心理。
而且由于这些年的发展,社会通胀率在这一年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再加上双轨制的运行,很多老百姓觉得赚的钱根本不够花。
为了不让手里的钱贬值,这次抢购风潮才终于爆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