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南矶岛后彭绮一直在率军撤退,跟受惊兔子似的听到潘璋的消息就跑,连续两三天下来折腾的大军又累又饿,导致很多士兵都有怨气了。
四当家毕逵对此就很不满,多次找到彭绮抱怨道:“大哥,潘璋五千人咱们两万人,兵力是潘璋的四倍你怕啥啊,咋就不敢跟潘璋干一架呢?”
彭绮无语当场反驳道:“干一架说的轻巧,潘璋啥装备咱们啥武器,不把潘璋拖疲拖垮,这么贸然冲上去不是送菜嘛,排兵布阵的事你不懂,暂时不要多问。”
毕逵这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最好忽悠,三言两语就打发了。
彭绮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谁料并没有,毕逵转身还没离开呢斥候回来了,向彭绮汇报了潘璋撤退的消息。
毕逵顿时来精神了,兴奋说道:“这肯定是因为尤冲率军袭击日月湖大营了,咱们也该按照约定杀回去与尤冲遥相呼应了,你说对吧大哥。”
其他首领纷纷附和,都不想再跑冤枉路了,这样跑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要跑也可以,但你好歹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目的地不是。
彭绮见此有些麻爪,下意识的看向宁桓问道:“军师觉得呢?”
宁桓闻言脑中本能的浮现出了沈翊歼灭韩当时的场景,当日沈翊正在走廊中布置陷阱,突然就收到了徐盛穿插玉山断他后路的消息。
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立刻回援玉山,抢在徐盛立足未稳之前夺回玉山县城稳固后方,但沈翊并未这么做,而是选择半路埋伏先行对付支援玉山的韩当,顺利歼灭韩当上万大军。
现在潘璋面临的局势跟当日的沈翊一模一样近乎一比一复制,那么问题来了,潘璋会怎么做呢,是立即回援大营,还是半路埋伏收拾彭绮?
宁桓说道:“按照约定确实应该杀回去,但有个问题就是潘璋真的回援大营了吗,会不会表面上回援大营,实际上在半道埋伏咱们呢?”
彭绮脸色大变连忙说道:“很有这个可能啊。”
毕逵却大大咧咧的说道:“哪有那么多可能,就算真有这个可能咱也得追啊,首先咱们跟尤冲约定好了,不去不讲道义,其次咱是时候跟潘璋干一架了,再不干人心可就散了。”
彭绮匪军的嫡系只有六七千人,剩余兵马都是最近临时拉来的,这群人跟着彭绮是为了抢钱抢粮发大财的,可不是为了漫无目的跑路的,彭绮若再不做点成绩出来他们可就真要跑路了。
彭绮问道:“军师你看……”
宁桓说道:“可以追,但不能盲目的追,得警惕四周小心中埋伏,同时还得做好中了埋伏之后的应对预案,争取做到在战败后能将损失减到最小。”
“宗帅要不这样,你带主力缓慢前进,我率支大军跟在身后跟你保持五里左右的距离,若一切顺利自然最好,但若真遭遇潘璋伏击,我可以埋伏在身后掩护你们撤退。”
这就等于是给大军上了道保险,就算真遇到潘璋袭击并且不敌,大军也能在宁桓的掩护下顺利撤退不至于一溃千里。
彭绮跟毕逵对视一眼说道:“如此甚好,我同意。”
计议商定立刻行动,彭绮率领万五大军缓慢推进,稳扎稳打的向日月湖吴军大营杀去,宁桓率领五千大军跟在身后做好掩护撤退的准备。
与此同时潘璋也已在树林中埋伏完毕静等彭绮上钩,没等多久斥候便匆匆返回拜道:“将军,您真是料事如神,彭绮果然掉头朝咱们杀来了,离此地已不足二十里。”
潘璋大喜,强压着兴奋低声说道:“如此就太好了,你们继续盯着彭绮的动向,若有异常立刻汇报,其他人全部噤声等我命令,看到彭绮之后随我直奔彭绮中军,这次我要彭绮的命。”
耐心等了近三个时辰,彭绮匪军终于进入视线,潘璋趴在草丛中盯着匪军身影仔细打量的同时喃喃自语道:“保持阵型稳步推进,看来这个彭绮很谨慎呐,不过那又如何,今日我潘文珪倒要看看你们有多少战力。”
彭绮在官道上行军,潘璋则藏在官道西南方向的草丛里,目前双方隔着二里左右的距离。
彭绮看到树林之后没再前进,而是盯着树林打量道:“老四,派队斥候去树林中探探路,看里面有没有埋伏?”
兵法云,穷寇莫追,逢林莫入。
彭绮虽没读过多少兵书却也明白这个道理,更重要的是他在面对吴军的时候绝对不会轻敌。
轻敌只会发生在经常获胜的骄兵身上,他们山越被吴军打的跟孙子似的,谨小慎微都来不及呢谁敢轻敌?
况且出征之前宁桓也提醒过他要小心防范,并为他列出了几个潘璋可能埋伏的危险地点,眼前树林就是宁桓列出的危险地点之一。
明知前面可能有危险,彭绮自然不可能傻到什么防护都不做直接通过,肯定是要先排查隐患,确认安全了再走啊。
他是安全了潘璋可就难受了,见匪军停止不前,只有一队斥候朝树林走来就知道伏击失败了。
他们数千人藏在林中不可能消失的无影无踪,对方斥候只要进来就能看到,再随便发出点声响就能将彭绮惊跑,这种情况下怎么伏击?
但好不容易逮住彭绮他自然不可能就此撤退,见匪军斥候朝树林赶来果断起身吼道:“兄弟们跟我冲。”
说完挥刀率先朝匪军杀了过去,在树林中憋了好几个时辰,连撒尿都不敢挪地的吴军迅速起身,跟在潘璋身后浩浩荡荡的向彭绮杀了过去。
正朝这边赶的匪军斥候傻眼了,想都没想转身就跑,他们是探路的可不是干架的,没打算当先锋。
后方的彭绮毕逵等人也傻眼了,愕然片刻彭绮说道:“该死的潘璋果然伏击咱们了,军师真是料事如神呐,所有人原地转身火速撤退。”
他可没打算跟吴军硬拼,尤其是在吴军憋了一肚子怨气急需发泄的时候,所以看到潘璋的瞬间就打算逃跑,但是……
彭绮说完刚刚转身,身边的二当家萧丹便猛的挥刀朝他当头砍下,并大声辩解道:“大哥你别怪我,潘璋答应只要杀了你就封我为校尉,我是真不想再过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了。”
收到彭绮抢劫货物竖旗造反的消息之后,马忠便建议潘璋利用重金拉拢,高官许诺的方式收买彭绮麾下首领,潘璋接受马忠的建议派人行动,没多久就联系到了二当家萧丹。
但这种事不可能刚见面就谈成,萧丹收到潘璋的承诺之后陷入迟疑,迟疑就意味着动心。
潘璋使者也是个人精,见萧丹既没杀他也没将他交给彭绮就知道此事有戏,这些日子一直在煽风点火不断鼓动萧丹造反,就连来这里的路上也在反复的劝,加上彭绮拜宁桓为军师之后忽略了萧丹,让萧丹产生了二当家之位可能被宁桓取代的危机感,导致萧丹心里的天秤不断向潘璋这边倾斜。
就在刚才,就在彭绮下令撤退的瞬间,萧丹终于决定背叛彭绮投靠潘璋,理由很简单,你特么坐拥两万大军,面对潘璋四五千人却战都不战转身就跑,跟着你能有什么前途?
所以萧丹毫不犹豫的向彭绮挥下了屠刀。
彭绮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好兄弟会在这种时候背叛自己,看着挥来的长刀顿时傻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