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程云山的目的只有一个,自保!
方兴华暗自思索:全省医疗系统大审计才开始不久,就有各种小状况不停出现。根据经验判断,问题不会小,也不会少。
那些医疗系统的正、副职领导,绝大多数都是程云山这个省长力主推荐的。
由此可见,程云山在这方面难免不会有问题。
难怪他要装出这么一副气急败坏的模样,原来是为了借题发挥,好缠住廉书记,让他腾不出精力来抓审计。
他能如愿吗?
这个问题在方兴华的脑子里也只是一闪而过,因为没有意义。
能不能让程云山如愿的人,在衡北省只有一个,那就是廉克明。
别看廉克明快要调动,但是,只要他一天还是衡北省的省委书记,他就能当一天衡北省的家。
他方兴华作为省委组织部长,当然是唯省委书记马首是瞻。
所以,他现在想到更多的,还是李怀节这名优秀干部的政治处境。
也是在这个时候,方兴华有点后悔,自己在柳奇志组织专案组调查李怀节的时候,没有及时制止。
电话里质问李怀节的那句“你怕查吗”,引来了如此巨大的麻烦。
虽然柳奇志的调查给他自己的前途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也让程云山无力把手再次伸进组织部,但是,代价真的很沉重。
因为如果没有外力介入,有了这么一篇大文章,李怀节的副市长只怕是真当到头了。
方兴华在盘算着,目前的局势下,还有什么力量可以让李怀节转危为安。
同样这么想的,还有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程文谦。
程文谦和李怀节认识的时间不长,接触有限。
但,就这寥寥几次的接触,让程文谦对李怀节产生了深层次的认可。这是一种志同道合式的理解,不是知己,胜似知己。
甚至程文谦还在内心里为自己的堂妹程雯熙可惜。
如此良伴,怎么就被许佳给抢走了呢!
但是,现在可不是想这些的时候,现在是救火的时候。
在程文谦看来,想要挽救李怀节的政治生命,有好几条路可以走。并不是只有廉克明这个省委书记能救李怀节的。
在这一方面,程文谦要比方兴华的眼界更加开阔一些。
目前,程文谦能想到的,就是组织程序斗争、争取高层政治支持、舆论反攻、完善“农村生态圈”理论体系这几条路。
这些路子不管是哪一条,只要帮李怀节走通了,都能对他产生很好的保护作用,起码不会让他这个政坛新星就此坠落。
这些道路中,立刻、马上就要去做的,必须是组织程序斗争这条路。
这是一切道路的基础。
组织程序斗争的第一步,就是省委组织部立刻启动复议,质疑《衡北日报》评论员文章的合规性。
省政府政研室跳过省委组织部直接炮轰基层干部,违反干部管理程序,省委组织部有权要求重新审查。
想到这里,程文谦起身,直接找上方兴华的办公室,把自己的意见向方兴华做了汇报。
方兴华听完之后,认为《衡北日报》上的评论员文章涉及政策解读问题,要在程序上对文章进行重审,就必须要取得省委专职副书记姜成林的支持。
毕竟,对理论上的解释定性,省内除了廉克明这个省委书记之外,只有专职副书记姜成林有这个资格,可以和程云山的权威抗衡。
“我们一起去找姜副书记,这件事情非同小可!”方兴华一边说着,一边亲自拨通了姜成林办公室的电话。
姜成林也在秘书的提醒之下,正在看这篇炮轰李怀节的评论员文章。
在姜成林的眼里,这篇文章一无是处,和红卫兵写的大字报没什么区别。
通篇除了攻击谩骂之外,没有任何政治意义。
这篇评论,不是刺向错误干部的匕首,更不是要狙杀错误干部的投枪,这就是一瓢大粪,满纸臭味。
这样的文章是怎么过审的?
姜成林对省委宣传部很不满:舆论的武器怎么能脱离党委的掌握呢?
你们宣传部这么搞,还怎么体现党高于一切、党领导一切?!
当然,对于程云山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出手、选择对李怀节出手,姜成林心知肚明。
程云山这个时候出手的主要目的,是威吓,对廉克明的威吓:你想要顺利调离衡北省,就要和我配合好,不要再对全省医疗系统搞大审查了。
否则的话,你不让我舒服,我不让你调走!
这就是程云山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对李怀节出手的原因,李怀节是廉克明一手提拔起来的后备干部。
对李怀节的党性原则,廉克明是要负责任的。
想到这里,他推开报纸起身,开始在办公室里踱步,思考着在这种复杂环境下,怎么才能保护好李怀节这棵幼苗。
他正在思考中,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是方兴华打来的。
不用想,他这个组织部部长在这个时候找自己,一定也是为了李怀节的事情。
那就来吧!
姜成林对方兴华还是比较了解的,这个同志总有点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
说一句大白话,他总是把其他人的道德水准看得更高一点。
这当然不是缺点,甚至还算得上是个不小的优点。
毕竟,你眼中的别人才是真正的你自己。这充分说明,方兴华这个组织部长的道德水准是很高的。
高道德水准对于组织部部长这个职务来说,是一项关键基础。
这让他在推荐干部的时候,会自带一层道德滤镜,挑选出来的干部,都有相当道德水准,符合“德才兼备”的高要求。
但是,这种高道德水准让他在斗争的时候,会处于被动状态。
就像现在。
早在柳奇志要对李怀节搞组织调查的时候,方兴华就应该警惕起来。
但他没有。
柳奇志的倒台还是省常委会的集体决策。
但是,人无完人,不能苛求。
倒是新来的常务副部长程文谦,柔中带刚,而且思虑周全,是一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优秀组工。
不愧是援疆干部!
片刻之后,程文谦和方兴华一起,走进了姜成林的办公室,在小会客区坐了下来。
“是为了日报上的评论员文章吗?”姜成林看到两人点头,这才说道:“文章我看了,情况我也有所了解。
目前局面下,你们的想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