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麟前世看过很多这个时代的小说,很多都是以一己之力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当时看的让人心潮澎湃。
只要是个有良心的人,回到祖国最贫困的时期,谁都会想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做一些贡献。
这应该是基本的事情。
李四麟自然也想过,但发现真的很难,中药是华国本土的瑰宝,这才勉强算是做起来,但也只是在周边国家。
其他的就连纺织类现在根本做不到,就说一些经典的服装吧,其实香江也大都是代加工。
欧美出版型,三天香江就能拿出成品,一个星期就发货,这一点内陆达不到这个速度,你到不了这个速度人家不买单啊。
技术水平不够,机械也不达标。
像简单的成品衬衣总该能做吧,可在和陶冰冰沟通后才发现没戏。
清河毛呢在国内也算是大的纺织厂了,但现在制约清河进一步发展的其实不是其他方面,而是原材料。
西域内蒙那边羊毛的产量远远不够,这和后世没法比。
衬衣这些纯棉的制品也不行啊,说点比较悲哀的数据,1962年全国的缝纫机仅7.5万台,其中77%的成品供应给军队。
生产能力不够!
本身丑国在51年就发布了禁止从华国进口棉布制品,而我国现在使用的标准为苏标,比起国际标准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技术水平不达标!
出口的长绒棉现在西域那边还没有大量种植,完全需要进口,外汇储备不够。
说真的,李四麟听完了李晓敏的话心凉了大半截。
所以他更加重视中药厂以及现在的化妆品分厂,不过他和沈若雪他们沟通过了。
以现在的情况,未来出口金额最高也就两千五百万美刀,再大就不可能了,而且也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情况。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其他的办法,李四麟准备在这个月底和上面谈一谈,有些东西是可以生产出来交给香江进行精加工。
虽然金额不会那么大,一年加起来最多两三千万港纸吧,但有就比没有强。
当然这些也只是设想,到底能不能实现也是一个未知数啊。
就在胡思乱想中,李四麟到了中药厂,门卫依旧是那么森严。
不过也没有出现那种明明认识李四麟,但他没拿工作证就不让进的情况。
这种情况说真的还是有点假,起码在中药厂和化妆品厂是这样的。
这两个厂子能刷脸的也就那么三四个人,如果这三四个人还这么教条的话那就是形式主义。
到了朱光美的办公室,李四麟真的想进行一下灵魂的碰触,可这娘们还是胆子小啊。
毕竟这是她的办公室,时不时的有人来汇报生产情况。
李四麟也只是想想而已,他也没有那么大的胆子。
“香江那边没问题吧。”
朱光美听到李四麟的问话,拿出了最近的账本,
“今天你要是不来我都要找你去了,香江那边遭灾了你知道吗?”
现在可不是后世,哪里出现问题很快全国都知道了。
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收音机也不会报道,他上哪知道去。
“怎么回事?”
“台风,大雨,死亡近二百人。”
李四麟听到这个数字也是皱起了眉头,这么厉害吗,看来这情况很严重啊。
“那咱们的货?”
台风可没有那么简单,这么大的台风会有多少货轮被摧毁真的是不敢想啊。
“咱们这边倒是没什么事,毕竟离着近,而且有一些老渔民专门帮着看天,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影响。”
那就好,李四麟也有些心里不舒服,不过更在意的还是生意。
“港古院捐了十万港纸,到时候你得签个字。”
李四麟点点头,这也是必须的。
“还有个事,港古院和周议员加急要了一批中成药,这几天正加班呢。”
“啥药啊?”
“葛根芩连丸,清瘟败毒散,还有一些治感冒的!”
李四麟示意自己清楚了,台风过后常有瘟疫,这些都是止泻之类预防的药物。
“钱已经打过来了,估计明天会先发走一批。”
这么看中药厂大有可为啊,尤其是针对香江台省这两个地方,本身也信中医,而且他们当地的药材可以说基本没有。
“光美,你这段时间和港古院药多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多销售一些成品药。”
李四麟知道自己估计错误了,化妆品是没办法做大的,只要做大一定会遭到欧美化妆品公司的狙击。
正面作战并不需要担心,但对方一定会使用行政力量来干预。
中药厂就不需要担心这个了,和对方虽然也有竞争,但压力不大。
从药厂出来他回到科院,就如同之前说的那样,虽然外面风雨飘摇,可这里依然是纹丝不动。
不仅是这里,包括东院,西苑这两个分院也都进入了正轨。
其他地方都有遣散的现象,而科院及下属单位非但没有遣散,还招了不少的人。
现在西苑那边也打出名气了,普通老百姓想要看中医的话科院肯定是进不了。
但科院的一部分专家每周都会去西苑出诊,这也大大增加了来西苑求医的病患。
这个和李四麟还真没啥关系,是这些老中医们自己提出来的。
其实他们也挺不得劲的,有点像笼中的鸟一般,科院真的不忙,这些大人物们也不可能每天都长病啊。
有的时候一个最顶尖的中医,甚至可以说是御医级别的一天才三两个病人。
级别低的不敢找,级别高的人太少,中医也是经验医学,自己呆都呆废了。
这可和后世不一样,后世有些真的和钱挂钩,开的药越多提成越多啊。
现在拿的工资都是按级别来算的,人家干不干都是这些钱,而且现在情况特殊,还不能去下面的中药堂挂靠。
这些老人们还真的是自愿的,你说西苑一个月多给那十元二十元的补助对于他们而言算钱吗?
以前是没地方,现在好了有西苑这么一个施展医术的地方,说句夸张点的,因为谁去坐诊这些老爷子老太太们还能吵起来呢。
因为这件事西苑那边所和治保委没少抱怨了,周一到周六因为挂号可没少打起来啊。
找他们看病的没有感冒发烧,都是急症或者濒死的病人,谁家里不着急啊。
把这几位拆吧了一天最多看四五十个病人,可京城多少人啊。
不打架才是怪事呢。
说来也挺有意思的,这年头就诞生了黄牛,赚得还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