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后的第一个春耕,穗都郊外的田野格外热闹。
马嘉祺带着农桑司的官员,亲自示范宋亚轩培育的“超级稻”插秧法。他卷起裤脚踩在水田里,动作虽不熟练,却透着认真。旁边的老农笑着指点:“嘉禾大人,苗间距再宽些,通风好才能长得壮。”
马嘉祺笑着应下,额头的汗珠滴进田里,溅起细小的水花。不远处,刘耀文的“脚踏插秧机”正在试验,机器“咔嗒”作响,插下的秧苗整齐划一,引得农户们围着看稀奇:“耀匠大人,这机子真能省一半力气?”
“何止一半!”刘耀文擦着汗,拍着机器笑道,“等秋收时,我再给你们弄个自动收割机,让大家坐在田埂上喝茶等着收粮!”
张真源设计的灌溉渠已经通到了每块田垄,他正带着水工调试闸门,水流顺着渠沟蜿蜒流淌,滋润着刚插下的秧苗。“这渠不仅能灌溉,夏天暴雨时还能排涝,咱们再也不怕天灾了。”他对农户们说,眼里的光比阳光还亮。
贺峻霖则在镇上开了家“神农粮行”,招牌上的“农”字金光闪闪。他正和热娜依核对西域订单:“今年的新麦要多留些种子,西域那边急着要,说是要在沙漠边缘试种。”
热娜依笑着点头,手腕上的银饰叮当作响:“贺掌柜放心,我的商队会把麦种裹在羊皮里,保证一粒不少送到。对了,你们的‘神农牌’面粉在西域已经成了贵族专享,都说比胡麻面还香。”
丁程鑫陪着王俊凯巡查农舍,看到农户们用新粮做的馒头雪白松软,忍不住拿起一个尝了尝:“这口感,比宫里的御膳房还地道。”
王俊凯笑着看向田埂上晾晒的谷种,感慨道:“当年皇上举办‘王者农家乐’,不过是想看看谁能让国库多些存粮,却没想到你们真的种出了‘盛世’。”他顿了顿,指着远处正在教孩童识字的宋亚轩,“尤其是轩禾,他的歌声不仅能让庄稼长,还能让人心定啊。”
宋亚轩正教一群农家孩童唱《耕读谣》,歌声清亮:“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识得字两行,能辨好种子……”孩子们奶声奶气地跟着唱,手里还攥着刚从田里摘的麦穗。
午后的打谷场成了临时的“农具交流会”。鹿晗带着乡兵们演示“农具兵器”的新用法——镰刀既能割麦,又能劈柴;锄头翻地时能顺带除虫,遇到野兽还能当武器。一个乡兵笑着挥舞锄头:“鹿教头说了,咱们庄稼人,手里的家伙什就得‘一专多能’!”
关晓彤的养殖棚扩建了好几倍,鸡鸭成群,还引进了西域的绵羊。她正给小羊羔喂奶,对围观的农妇们说:“这羊吃的是麦秸和豆饼,毛长得又快又好,冬天剪了毛能做棉袄,比棉花还暖和。”
贾玲的“农家菜馆”里座无虚席,她正端着一盘“麦香排骨”出来,排骨上撒着磨碎的麦仁,香气扑鼻。“这可是用新麦的麦仁腌的,既有肉香又有麦香,各位尝尝!”她笑着吆喝,额头上的汗珠亮晶晶的。
沈腾和马丽在菜馆门口搭了戏台,正演着《新农家乐》,沈腾扮演的老农对着马丽扮演的秦阀少奶奶说:“您看这新稻种,一亩地多收两石粮,比您家的金银珠宝实在多啦!”台下哄堂大笑,掌声不断。
华晨宇坐在戏台旁的石碾上,抱着木琴弹唱新写的《麦浪谣》,琴声混着笑声、歌声、还有远处机器的“咔嗒”声,像一首热闹的春耕交响曲。
傍晚时分,唐僧带着徒弟们再次来到穗都,恰逢农户们在神农鼎前举行祭祀仪式。鼎里煮着新麦粥,香气飘出很远。孙悟空看着鼎身刻着的农耕图,挠挠头:“师父,这鼎比俺老孙的金箍棒还厉害,能让天下人有饭吃。”
唐僧合十道:“阿弥陀佛,能济苍生者,皆为神器。”
猪八戒捧着一碗麦粥,吃得满嘴都是:“这粥比御膳房的还香,要是能天天喝就好了。”
沙僧默默给唐僧盛了一碗:“师父,这粥里有阳光的味道。”
白龙马也低下头,轻轻舔了舔鼎边滴落的粥汁,温顺地嘶鸣一声。
马嘉祺站在鼎旁,看着农户们脸上的笑容,突然想起夺冠时说的话——真正的黄金甲,是护佑良田的耕者。此刻他才明白,这黄金甲不是冰冷的铠甲,而是稻浪翻滚的金色,是麦垛堆成的小山,是家家户户烟囱里冒出的炊烟,是每个耕者脸上被阳光晒出的健康肤色。
夜幕降临时,田野里亮起了灯笼,农户们还在田里忙碌,趁着月色灌溉、施肥。灯笼的光映在水田里,像散落的星星,与天上的银河交相辉映。
刘耀文的插秧机还在“咔嗒”作响,宋亚轩的歌声顺着风飘得很远,贺峻霖的粮行还亮着灯,丁程鑫陪着王俊凯在田埂上散步,聊着来年的种植计划。
马嘉祺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满是泥土和麦香。他知道,这场“王者农家乐”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因为只要土地还在,耕者还在,这满城的黄金甲,就会永远闪耀在人间烟火里。
而他们,这群曾在穗都掀起风波的“新农人”,将继续带着神农鼎的智慧,带着黄金甲的信念,把这盛世耕歌,唱遍大穗王朝的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