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忧?”
见之缄口,娴然赏景,移眸观之,望入景致凋敝之庭,正逢林贵人与亲别离之地。
浅一思量,蓦然恍悟。
“妹妹所言之忧,是幽居寒廷之林贵人?”
“林家贿赂朝官,依罪论处,施以流刑,林贵人为亲所殃,终日幽居寒廷,戴罪省思。”
“行贿一案,定论足见,何故重提!”
言词甚绝,不愿议谈。
末了,兴意低悬,隐含忧色。
其诚言,无藏拙之意。
“妹妹一行,确为林贵人……”
“林贵人之境,庸人可知,姐姐与之浅交,岂不知?”
“知姐姐心仁,不忍其囚于寒廷,绝尽芳华,故与姐姐商谈,其归所,与安置。”
“林老贿赂朝官,林贵人居于后廷,无所知获,可谓无辜。”
“其居于贵嫔,乏损君威,污玷圣颜,以下犯上,中伤无辜。”
“罪孽之深重,礼法不容,念其怀省思之心,故施以幽禁。”
“怜其孤弱,予以薄颜,明禁观探!”
“念其为亲所殃,允其戴罪省思,侍者与银奉,较于昔,均折降。”
“除外,均无错犯。”
“究论原故,为其忧亲心切。”
“案定一月余之,污言隐隐可闻。”
“双亲远赴,不知归期,孑然伶仃,苟且于世,谓之心怜。”
“林贵人正值芳龄,幽居寂廷,倾尽华芳,实为挽惜!”
“一如局境,观之怅然。”
“林贵人尚无子嗣,冰清玉洁。”
“如其辞廷,尚可婚嫁,庸人居称,安于其道。”
“远胜今朝,秽语环伺,无见天光之局境。”
“妹妹拙见,姐姐以为如何?”
见之不语,柔言询之。
华繁之廷,雅宁清幽,余薄音几许。
皇贵妃执盏尊居,闻其言,宁神浅叹,忧颜淡失。
“妹妹之言,理据皆存。”
“与本宫所思,可谓一致。”
“然,君无戏言。”
“行贿案,乃君帝亲定,择臣执理。”
“施以流刑,为金言圣谕,君帝亲拟。”
“林贵人幽居寒廷,亦为君帝亲为。”
“君帝仁德怀慈,允其为亲践行,戴罪省思,实为宽待。”
“重提之径,是谓罔顾君颜,蔑视君威。”
“妹妹所言,非本宫一怀疾之妇,孱弱虚颜可择断。”
“本宫怀心,乏计……”
“谊分识交,终不敌明廷律例。”
“本宫居高位,岂可僭礼!”
末了,缄语长叹,兴意怏怏,华颜郁淡。
其徐徐搁盏,观之兴淡,柔心安抚。
“姐姐何故轻言菲薄?”
“姐姐为君帝心怀之人,窃藏之娇宠,可谓贵体金尊,无可及之。”
“论贵贱贫庶,皇后居正,姐姐居贵,妹妹位下。”
“姐姐与皇后朝礼一致,奉银一般无二。”
“正值盛宠,风光无两。”
“令世族夫人,官宦女子,艳羡不及!”
“姐姐与君帝席枕合衾,岁暮与共,鹣鲽之意,观世无及。”
“闲暇之余,伫足窥观,后廷嫔妾,甚为艳羡。”
言寡意浓,挚虔足见。
“君帝偏宠姐姐,庸人皆知,姐姐之言可谓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