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不冤枉不是你说了算的。”紫大山冷冷地扔下一枚令牌,“重打五十大板。”
噼里啪啦的五十板子过后,胡江痛苦地趴在地上呻吟着。
“大人,草民自担任村长以来,一心为民,从未做过亏心事。”胡江掩下眼底的怨毒,继续咬牙切齿地嘴硬着。
冯昆和王平听了他这不要脸的话,都扭过头去,不忍心听他当堂胡扯。
如果不是今天上午跑到杏花村查探情况,还真说不得让他那副伪善的面相给哄骗到。
说什么“一心为民”,“一心害民”还差不多!
“书记吏,念给他听。”紫大山不想再跟这样的恶魔啰嗦。
当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是,大人。”
左手侧的书记吏徐茂站起身来,拿着一摞稿纸,朗声念起来。
“陵德九年末,胡江奸杀了老村长胡盛的女儿胡倩,胡盛找胡江讨要说法,被胡江打死,胡盛的老妻得知丈夫和女儿的死讯,一口气没上来,直接气死。”
“三条人命,有杏花村村民画押为证。”
“老村长去世之后,胡江行贿当时的镇守向奎,继而才有机会接任村长一职,鱼霸乡里,拉帮结派。”
“陵德十年二月份,胡江强行霸占村民上等田地八亩。”
“有杏花村村民的画押口供以及衙门备案的地契更名文书为证。”
“陵德十年三月份,胡江趁赶集人多,勾结人贩子,抢走了两名女娃,女娃父亲上门讨要说法,被胡江打断双腿,至今卧床不起。”
“陵德十年五月份……”
“大人,草民冤枉啊,”胡江趴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喊着,“都是那些个刁民诬陷草民的。”
“大人不能仅凭这些刁民的口供,就给草民定罪!”
“啪,”紫大山拍下惊堂木,“别人诬陷你,衙门里的备案文书也是诬陷你?”
“大人,”徐茂不急不慢地说道,“属下这里还有一个手札,上面有胡江行贿、收受贿赂以及杀人、伤人的详细记录。”
胡江一听,直接瘫倒在地,不再言语。
他虽然没有进过学堂,但却是个识字的。
打小就帮助村子里的老童生干些杂活儿,以换得老童生教他读书认字。
因此,他一直以自个儿识字为傲。
但凡有个什么事,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前因后果,都会一一记录在手札上。
每每闲暇时,还总是会拿出来反复翻看,赏析。
手札就放在他平时睡觉的枕头下面,村子里就没几个识字的人,就算是被人看到了,也不会知道上面写的什么。
没成想到头来,却成了他定罪的最大依据。
紫大山无视胡江的再三狡辩,直接判处其斩刑。
退还抢占的田地,赔偿村民损失,向衙门缴纳罚银二百两。
这个时代,普通百姓的斩刑,不必像后世那般需要层层上报,层层复核,只需上报所处之地直属上官即可。
而北元镇隶属凌安县,镇守的上官自然就是县令大人。
紫大山另外交代冯昆和王平,继续查探胡江家人以及其他人有无牵涉其中,如果有,即刻缉拿归案。
绝不姑息!
至于郑二丫的婆家人,胡铁军作为一家之主,不但不能约束家人的恶行,还有纵容之意,杖三十大板。
胡于氏虐待罪,致人重伤,情节恶劣,判处杖三十大板,牢狱三年。
胡于氏的大儿子胡农因经常骚扰郑二丫,判处杖三十大板,牢狱一年。
大儿媳于槐花虐待罪,判处三十大板。
三儿媳蒋洁,故意推倒怀孕的郑二丫,导致其流产,判处三十大板,牢狱两年。
考虑其怀有身孕,特准其可以在孩子出生年满一岁之后再执行刑罚。
如果中途有意外,终止身孕,自流产之日起六个月以后,执行刑罚。
二子也就是郑二丫的丈夫胡庄,因其不作为,任由家人欺凌妻子儿女,杖三十大板,以儆效尤。
待郑二丫伤好后,可根据其意愿,准其和离,带孩子嫁妆回归娘家。
另,胡铁军一家补偿郑二丫母子五十两,向衙门缴纳罚银五十两。
张贴告示,公布罪行,通报全镇!
三日后,游街示众!
不但要走遍北元城的每一条大街小巷,还要走进每一个村子,每一户人家。
告示一出,全镇皆惊!
如果说,上一次北元镇之外的竹山村的公开审理,对大家伙儿来说可能只是看了场热闹。
那么,这一次本镇辖区内的游街示众,真正起到了震慑和警示作用,深入到每个人的人心。
新上任的镇守大人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付诸于行动。
对于犯罪,尤其是磋磨媳妇、虐待女娃,简直就是零容忍的。
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当家做主,主持公道!
一时之间,紫大山的威望节节攀升!
……
同一时间,北城门处急匆匆地驶来一辆牛车。
驾车的是一个二三十岁的憨厚壮汉。
他站在车辕上,看着排队的众人,焦急之色溢于言表。
“有金,怎么停下了?”车内传来一个老妇的声音。
声音里明显带着急切。
“娘,已经到了北城门,正在排队进城。”
牛车内的妇人不是别人,正是梧桐村的周老婆子,以及她的两个儿媳妇魏霞和于杏花。
驾车的壮汉则是郑有金。
今儿个上午,紫大山雇了马车将镖局的十六个人连带着家眷一起送回梧桐村。
顺便差人给周老婆子送了口信,简单告知了郑二丫母子女三人的情况。
周老婆子气得当场发飙,破口大骂。
她顾不得其他,当即带着两个儿媳妇,简单地收拾了些能用的上的物件,让郑有金赶着牛车来北元城。
“阿娘,”于杏花温声劝道,“咱得先稳住,大山叔不是派人说了嘛,二姑子和侄儿侄女都在广安堂治疗,没有性命之忧。”
于杏花的娘家也在杏花村。
对杏花村的情况再了解不过。
之前,她就提醒过婆婆要关注一下二姑子的生活。
周老婆子当初听了儿媳妇的话,回应道:“行,正巧咱们家也买牛车了,带上些东西,去看看大丫和二丫。”
可是,计划已有,还没成行,这不就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