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韩溪亭抬手捋了捋额前的碎发,继续说道:
“最终执行方案可分为6个月完成。”
“1个月,散布‘红夷舰威胁论’奏章,制造涨价舆论环境。”
“2个月,向工部递交‘成本核算新规’,获得官方涨价依据。”
“3个月,首艘‘升级版’舰交付阅兵,用视觉效果证明‘贵有贵的道理’。”
“6个月,推动《水师战船则例》修订,将新报价写入制度,彻底合法化。”
“通过成本重构加政治包装加分赃设计,实际成交价可从3000两涨至4500-5000两。”
“当然我们每艘船实际得到的利润是达不到2500两的,肯定得给官员抽成。”
“关键不在于船本身,而在于让所有经手人都能从中获利。”
“如此涨价则无人反对,反成皆大欢喜的善政。”
她说到这里就停下了,接着就是诡异的寂静,大家都歪着头,用审视的眼神看着她。
“看吧!我就说不能说的,你们果然都对我有看法了。”韩溪亭捂脸。
“呃……没,没人对你有看法。”
李国助从恍惚中惊醒,忙一摆手道,
“我就是开始理解仁宇先生为什么会认为来永明镇供职是曲线救国了。”
“在大明朝廷那种污浊的大环境下,再有才能的人也保护不了大明的百姓。”
“啊对对对,少东家说的对。”陈勋连忙附议。
“我对你没不好的看法,相反,我觉得你简直太牛了!”
虞明珠对韩溪亭竖起了大拇指。
“我现在开始庆幸自己当初放弃科举,继承家业了。”
李俊臣云淡风轻地摇着折扇说道。
“对,还是咱们永明镇好,从来不玩那些花活。”
高贯抖了抖那个长条形的木匣子,铿锵有力地道,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韩溪亭咧着嘴笑看着他们,暗自庆幸自己在大家心里还是个淳朴的好姑娘。
“诶,韩姑娘,我还有个问题。”
陈勋突然又想起了什么,
“要是登莱镇下次来买船的时候,还是袁可立任巡抚,咱们还要涨价吗?”
“少东家认为呢?”韩溪亭没回答陈勋,反而转问李国助。
毕竟李国助刚才可是说过,登莱镇再来买也一样要涨价的话。
“那就不涨了。”李国助斩钉截铁地道。
“你不怕袁大人和瀛海先生率领登莱水师来围剿咱们了吗?”韩溪亭笑问。
“不怕!”
李国助胸有成竹地道,
“我相信袁大人和瀛海先生都是有大局观的人。”
“他们肯定很清楚咱们永明镇对抗击建奴的重要价值。”
他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历史上袁可立就深知毛文龙的东江镇在牵制后金方面的重要性。
尽管他知道毛文龙有虚报战功、贪求军饷的毛病,
却还是在保持适度节制的情况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持着东江镇,
曾多次为毛文龙请功,并为其争取尚方宝剑和高官厚禄,以稳定军心。
永明镇尽管远离建奴腹地,也不直属明朝管辖,却仍是建奴后方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它不但收容了大批辽东流民,还对明朝抛出了橄榄枝,
更是能有效牵制建奴吞并东海女真的步伐,配合大明对建奴的经济封锁。
这样巨大的战略价值,袁可立不可能看不到。
所以即使李国助真的要把西式双桅福船的售价涨到5000两,
他也未必不会答应,而且保证不会要求分润哪怕一毫银子的利润。
“嗯,只要登莱巡抚还是袁可立大人,我也赞成不涨价。”
韩溪亭欣然道,又对李国助狡黠地眨了眨眼,跟着话锋一转,
“不过开关和盐引还是可以要的。”
“哈哈哈,那是当然,咱们毕竟是做生意的,不能太吃亏。”
李国助也冲韩溪亭狡黠地眨了眨眼。
“太好了,看来我给登莱镇优惠这件事没办错呀。”
陈勋激动地搓手道。
“嗯,这件事我坚决支持你!”
李国助的态度突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只要是袁可立大人任登莱巡抚,你就算帮他把登莱水师打造成世界第一的海军,我都没意见!”
他很清楚袁可立在任登莱巡抚期间,整顿登莱防务,训练水师,修筑城防,安置辽民,
并与毛文龙、沈有容等将领配合,多次挫败后金进攻,收复辽南大片失地。
袁可立是明代十四任登莱巡抚中唯一被列入登州府名宦祠的官员,足见其政绩卓着。
建奴恨他,甚至恨到了不给他在《明史》中立传的地步。
虽然李国助知道,袁可立在登莱巡抚的位置上满打满算只待了两年。
后继者武之望是个糊涂蛋,一上任就坑死了镇守旅顺的大将张盘。
但他一点也不担心武之望包括后继的历任登莱巡抚能把永明镇怎么样。
因为在袁可立去职后,登莱防务就开始逐渐废弛。
毛文龙失去节制,最终被袁崇焕所杀,东江镇瓦解,后金终于得以全力进攻明朝。
反正在李国助看来,袁可立之后的历任登莱巡抚各个都是草包,
哪怕就是把世界上最好的舰队给他们,最终也只会变成一堆烂木头,
根本不可能对永明镇构成任何威胁。
“真的吗?”
一听李国助这话,陈勋顿时来了精神,
“其实我们最近有个项目正在研究用欧洲技术改良鸟船的方案。”
“这也算是从老闸船中得到的启发。”
“要是出了成果,我还愿意用优惠的价格帮登莱水师改进战舰!”
“哦!有成果了吗?”李国助眼中一亮,迫不及待地问道。
“船舶委员会目前还在研讨中,要拿出成熟的方案估计还得一些时间。”
陈勋谨慎地说道,他有些后悔一时激动,爆出了这个料。
毕竟他确实是还没有成熟的方案呢。
“基本的定位总该有了吧?”李国助显然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
“嗯嗯。”
陈勋连忙点头称是,
“我们对改良鸟船有两种定位。”
“一种作为战舰倾向于大型化,另一种作为武装商船,偏向中小型。”
“嗯,你们的想法很好!”
李国助深以为然地说道,
“商船我还不好说,但鸟船作为大型战舰的潜力,我还是很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