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蔡应了一声,便朝着卫国住的地方走去。
老蔡的母亲是二舅的远房堂姐,虽是远房亲戚,但走动频繁。
老蔡的母亲十分会来事,两家人的关系比亲姐妹还要亲近。
或许正因这份亲近,老蔡对老物件的收藏癖好,也可能和二舅脱不了干系。
没过多久,老蔡便把卫国叫来了。
卫国老远就瞧见老蔡和曹大哥,赶忙打招呼:
“二舅,曹大哥,你俩辛苦了。找我有什么事吗?”
老曹见卫国直接和他打招呼,不禁疑惑地问道:
“你认识我吗?我们见过面?”
这一问,让卫国瞬间有些傻眼。
他心里想着,总不能说那天晚上自己偷偷看到曹大哥和二舅交易的事吧。
于是,卫国随口说道:
“我们不认识,也没见过面。刚才路上,蔡大哥告诉我你们找我。”
二舅这时看向老蔡,老蔡也是一脸茫然,自己到底说没说过都记不清了,好像记得自己并没有介绍。
为了打破这略显尴尬的僵局,卫国赶忙又问:
“二舅,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吗?”
二舅开口说道:“昨天我们那儿来了个卖山参的人,他好像提了一嘴说认识你。
老曹也想买颗山参,你知道他手里还有没有?”
卫国一听,得知老曹想买百年老山参,顿时来了兴致,兴奋地说:
“不用去找他,我手里就有。
你问老蔡,我经常在下面收山货,其中就包括山参,之前卖给你的那两颗,也是我给朋友的。曹大哥想要,是吗?”
老曹一听卫国说他手里有山参,顿时喜出望外,赶紧应声:
“是的,我想要。”
话刚说完,老曹又想起老二曾对他说过,卫国出售的东西一般不要钱,喜欢用老物件来交换,便补充道:
“知道你喜欢老物件,明天你可以带上老山参到我那儿去,屋里的老物件,随你挑选。”
说完这句话,老曹又问道:
“小卫,你这儿除了虎鞭酒和老山参以外,还有什么好东西?”
卫国笑着说:“我这儿好东西多了去了,只要你有老物件和我换,保证让你满意。”
“什么好东西?”卫国的话成功勾起了老曹的兴趣。
卫国接着说道:“我偶然间认识一个道士,他给了我几颗药丸。
这种药丸,吃一颗能强身健体,
吃两颗能治好身体上的老毛病,吃多了能返老还童。”
说着,卫国就从空间里掏出一颗药丸。他的药丸多得很,上次系统奖励了一万颗,起码还剩九千多颗。
他把药丸凑到老曹鼻子跟前,老曹深吸了两次,便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顿时感觉神清气爽。
他心想,没吃就感觉这么好,要是吃下去,肯定像卫国说的那般神奇。
于是,老曹急不可耐地说:
“走,你现在就和我一起到我家去。看看你相中我家哪个宝贝,就和你换一粒。”
看到老曹的表情,二舅就知道这药丸肯定是好东西,也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闻了一下。
这一闻,他便明白老曹为何这么着急让卫国和他一起去了。
二舅急忙问:“蔡娃子,我们回去的牛车几点走?”
“下午三点多一点走。”
老曹有些着急地对老蔡说:
“我们就不等那趟牛车了,蔡娃子,你看看谁家有牛车,我们租一个。”
说着,老曹就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
在那个时候,一个劳动力一天的工分价值才三毛钱,五块钱差不多相当于半个月的工钱。
老蔡接过钱,稍微犹豫了一下,本想对老曹说给四块钱就行,可听到二舅说:
“别耽误时间了,你赶紧去找个牛车送我们回去。”
老蔡便喜滋滋地拿着钱,到他大伯家去了。
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有好事肯定先想着自己家人。
看到老蔡出去找车,卫国便对二舅说:
“我回去把东西准备准备就来。”
其实东西都在卫国的空间里,根本不用准备,他所说的准备,不过是回家拿个背篓,这样往外拿东西的时候好打掩护。
不一会儿,卫国和老蔡的大伯赶着牛车一前一后地来到老蔡家。
曹大哥看到牛车和卫国都来了,急忙招呼二舅:
“老二,我们这就走吧,天黑前能赶到家。”
这时老蔡说:
“二舅,做点饭吃吃再走,来一次不容易,饭都没吃。”
老曹一听,赶紧摆摆手:
“老二,赶紧上车,我们走。”
看到老曹猴急的样子,卫国就想笑,心里想着:
“老曹,我不知道你存有多少宝贝,以后可都要归我了。”
四点多的时候,牛车晃晃悠悠地终于到了老曹的门前。
老曹打发走牛车,便领着卫国和二舅朝家里走去。
二舅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老曹要让卫国看自家的宝贝,便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老曹见二舅走了,便放心地领着卫国来到自己的地下库。
卫国一进去,就被老曹的富有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地下库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老物件,从古朴的瓷器到精美的字画,从年代久远的木雕到造型独特的青铜器,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卫国的眼睛都看直了,这些可都是他梦寐以求的宝贝啊。
他在心里盘算着,这些老物件要是都能换到自己手里,那可就发达了。
老曹看着卫国震惊的表情,心中暗自得意。他说:“小卫,你随便看,只要你能拿出让我满意的东西,这些老物件任你挑。”
卫国回过神来,笑着说:“曹大哥,你这儿的宝贝可真多啊!
我那些药丸和山参,和你这些比起来,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老曹哈哈一笑:“话可不能这么说,你的药丸和山参那也是难得的好东西,不然我也不会这么着急把你带回来。”
卫国在地下库里慢慢地走着,仔细地欣赏着每一件老物件。
他拿起一个青花瓷瓶,轻轻抚摸着上面的花纹,心中满是喜爱。
老曹在一旁介绍道:“这个青花瓷瓶可是明朝的,保存得相当完好,市面上可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