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诚后来把这事跟卫国说了,卫国听了之后,忍不住笑了:
“没想到还能有这效果,早知道这样,
当初就该早点把用老物件换物资的消息传出去,也能让更多士兵早点吃上这种大米”
秦诚笑着附和道:
“现在也不晚,等那三个师把老物件找得差不多了,估计就该主动来找你了。
到时候,你又能收到一批好藏品,还能帮着解决几个师的物资问题,算是一举两得。”
卫国点了点头,
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等那三个师长找上门,该怎么挑选藏品,
又该如何合理分配物资,既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又能让各个师都满意,
毕竟,长远来看,和这些师长打好关系,对自己后续的发展,只会有好处,没有坏处。
而此时的129师驻地,师长正拿着一件刚收到的青花瓷瓶,仔细端详着,脸上满是期待:
“希望这件是真品,能跟卫国换点粮食回来,也好让兄弟们能早点吃上那种神奇的大米。”
一旁的参谋也跟着说道:
“师长放心,我们已经找懂行的人看过了,这件瓷瓶是明代的,品相也不错,肯定能换不少粮食!”
师长听了,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一半,他放下瓷瓶,对着参谋说道:
“好!那你明天一早就去联系卫国,跟他约个时间,我们带着老物件过去找他,争取早点把粮食换回来!”
参谋连忙应道:“是!我明天一早就去办!”
夜色渐深,各个师的驻地都还亮着不少灯,
有人在整理刚找到的老物件,有人在打听哪里还有老物件,每个人都在为“换粮食”这件事忙碌着。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卫国,此刻正坐在屋里,
看着桌上那件乾隆珐琅彩虞美人题诗碗,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他知道,
一场“老物件换物资”的热潮,才刚刚开始,
而他的藏品库,也即将迎来一批新的“宝贝”。
第二天一早,卫国刚从自己家中收拾好东西,
便启动瞬移功能,转瞬就到了秦诚为他安排的宿舍。
脚刚落地,门外就传来秦诚急促又带着兴奋的呼喊声:
“卫国啊,起床没?赶紧起来,129师的参谋带着宝贝过来了!”
卫国一听“宝贝”二字,快步走出房门。
两人没多耽搁,并肩往126师的招待所赶,
脚步都比平时快了几分——自从开始收集民间散落的文物,每次有新宝贝送来,
两人都多了几分期待,一来是想看看文物本身的模样,二来也盼着能多收些真迹,避免国宝蒙尘或外流。
刚走进招待所的房间,129师的赵参谋连忙从椅子上站起身,脸上带着几分客气的笑意。
秦诚见状,率先走上前,和赵参谋寒暄了几句,
无非是问路上是否顺利、这次带来的东西多不多之类的家常话。
寒暄过后,赵参谋弯腰将脚边一个沉甸甸的帆布包裹拖到桌子旁,
解开捆着的绳子,小心翼翼地将里面的东西一件件拿出来,摆放在桌面上。
每拿出一件,卫国就主动上前接过,双手捧着仔细打量。
在外人看来,他是在查看宝贝的年代、工艺,判断真假与价值;
可只有卫国自己知道,他的注意力根本不在文物本身,
而是在脑海里等着系统的鉴定提示——有系统这个“专业鉴宝师”在,
他从不会看走眼,也能精准摸清每一件文物的来历与价值,这也是他敢接手收集文物这件事的底气之一。
赵参谋的动作很轻,生怕碰坏了手里的东西,
桌上的文物一件件增多,有古朴的铜器、泛黄的古籍,
还有几件造型精致的玉器,每一件看着都颇有质感。
直到他拿起最后一个锦盒,打开后将里面的青花瓷碗轻轻放在桌上时,卫国和秦诚都明显感觉到,
赵参谋的动作顿了顿,手指甚至微微有些发紧,
脸上的从容也淡了几分,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秦诚眼尖,一下子就捕捉到了赵参谋的异样,心里顿时有了猜测,故意笑着开了个玩笑:
“赵参谋,看你这紧张劲儿,这青花瓷该不会是假的吧?”
这话一出,赵参谋正在收拾锦盒的手瞬间停在了半空中,脸上的血色也褪去了些许。
他最担心的就是别人说这句话——这青花瓷不是部队收上来的,
而是他自己在民间偶然看到,一时心动,花了不少钱买回来的。
要知道,赵参谋当时的工资在全军里已经算是比较高的了,一个月能拿到870块钱,
可这个青花瓷碗,他足足花了900块,不仅花光了当月的工资,还从家里凑了点钱。
他愣了片刻,眼神有些慌乱,下意识地看向卫国——在他看来,
卫国虽然年轻,但鉴宝的眼光比秦诚准得多,他心里更认卫国的判断。
卫国见状,连忙走上前,从桌上拿起青花瓷碗,用指腹轻轻摩挲着碗沿,笑着打圆场:
“秦大哥跟你开玩笑呢,你别往心里去。
这么漂亮的青花瓷碗,胎质细腻、釉色均匀,花纹也透着股灵气,怎么会是假的?”
听到这话,赵参谋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了下来,
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重新露出笑容,连声道:
“是是是,我就说这碗是真的,就是有点紧张,怕看走眼了。”
随后,几人一起核对了文物的数量,办理了相关的交接手续,
又约定好了第二天送货的时间——毕竟这些文物需要妥善保管,不能长时间放在招待所。
一切安排妥当后,赵参谋才放心地收拾好东西,起身告辞离开。
赵参谋刚走,秦诚就凑到卫国身边,脸上带着疑惑的神色,压低声音问道:
“卫国,我刚才就觉得不对劲,那青花瓷碗看着总有点别扭,我感觉像是假的,你怎么还说它是真的?”
“本来就是假的。”
卫国语气平淡,没有丝毫隐瞒——秦诚是他信任的人,没必要在这种事上藏着掖着。
“那你还收下?”
秦诚一听,声音立马提高了八度,语气里满是不解,
“咱们收文物是为了保护国宝,假的收来有什么用?
还不如直接说清楚,省得赵参谋以后再花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