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一起去看看。”
因为不是大集,街道上的人并不多,显得有点稀稀拉拉。
一直走完南北大街,也没有集市日子上上的那种非凡热闹场面。
又走到东西大街,开门的店铺不多,跟路上也几乎没有行人。
看到尧王山茶叶的招牌,广朋道:
“一起进去看看,茶叶这个时候应该是最好行市的时候。”
伙计看到是早就熟悉的言司令到来,赶紧冲上一壶热茶,接着,迅速到里面喊来掌柜的进行接待。
“言司令,可是稀客哇,怎么有时间驾临啊?”
广朋一看,是在於陵结识的老熟人,孟家泉祥茶庄的老伙计,上一次就是孙排长带过来与广朋加见面的。
“怎么样,生意还好吧?”
“初来乍到,生意马马虎虎,现在还是在开拓市场阶段,没有固定客户。”
“现在一个月能够卖多少石茶叶?”
广朋对茶叶并不外行,直接就问及商业机密。
“哪里啊,现在好多人还不知道尧王山茶叶在这里开设茶庄,仅有的几个客户,还是从於陵得知我们开了茶庄,才了解的。开业进来的茶叶,到春节就已经卖光了,现在我,明前茶还没有卖光呢。”
“看来,还是需要一个知名度的问题。最近回於陵了吗,金七爷现在怎么样?”
“一个月回去待三天,每一次都去拜望金七爷的。他老婆难产去世以后,现在已经从於陵城里搬走回到老家刘桥村了,就是他自己天天来城里做买卖。”
“怎么回事?”广朋很是惊奇。
“他没有遇到东倭鬼子刁难,反而被他们请为座上宾,请他帮助维护市面秩序,和那些二鬼子的事情。”
“那怎么还回老家呢?”
“他说,东倭鬼子待不长,而且干扰市面开始厉害,怕家里人受到牵连 ,才做出来的保全办法。”
“金七爷是精明人,八面玲珑,也难为他了。”
“司令要是想他,我可以发电报给他,请他过来找你。”
“不必。见到他给我带去问候就行,他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太难了。”
一边说,一边给警卫员示意。
他把五块大洋交给广朋,广朋转手交给掌柜,道:
“表示一下我的心意吧,就说,有时间我会亲自去拜访老前辈的。”
“前些天,他妹妹出嫁 ,那可是於陵一大盛事,陪嫁就是满满一桌大洋呢。”掌柜的意思是,金七爷不缺钱。
“那是金家老爷子给女儿的心意,这是我给金七爷的心愿,不是一回事。他不是亲兄弟七人嘛,一分家就是各个兄弟们个人过个人的了,现在东倭作乱,金七爷在於陵又这么炸眼,拖儿带女的,日子不会好过多少。”
“那么,我就替金七爷谢谢言司令了。”
“你们放心经营,遇到有什么为难的事情,就到司令部找我们中的任何一个都行,都会帮助你解决的。”
“是啊,我们是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别说是言司令的朋友,就是任何人可以找我们,也一样都会帮助你解决的。”傅副师长和姚参谋长连忙说。
“给我们三个一人包上二斤茶叶吧, 不要最贵的,中等的就行。”广朋道。
“好唻!”
伙计走过来拿起一摞包装纸,随手一甩,柜台上一下铺上了十二张纸,平平整整,没有叠压,也没有空档,而是严丝合缝。
接着拿起称,下面的秤盘准确勾起茶叶抓起茶叶,轻轻一提,几乎不用二遍增减,马上倒在包装纸上,如是者十二次。
然后,他用红色的纸捻一折一扣,马上就是方方正正,严严实实的茶叶包,整齐的放在柜台上。
紧跟着,又是稍小一点的三张包装纸铺下,还是秤盘抓茶,同样大小的三小包茶叶包好,用纸捻捆扎好,分别拴在大包茶叶的一边。
“我们茶庄惯例,一斤茶叶赠送一两品茶,二斤茶叶赠送二两,老幼不欺。”掌柜伸手取过来,分别递给三位。
“这么一秤盘下去,会不会多称了茶叶?”傅副师长接过来,有点疑惑的问。
“於陵点茶庄学徒,都必须会一手清的本领,不然不能出徒。他还慢了不少,不然今年就会出徒当掌柜的了,所以现在只能还是学徒。”
“啊,这么厉害。”
姚参谋长取过称,想当场验证一下。结果,他笨拙的动作,让言司令哈哈大笑。
“看我的吧。”
掌柜的接过来 几乎没有看清楚这怎么回事,就已经全部称好:
“一斤,分毫不差。”
他提着秤盘上的一包茶叶,走到三人面前,道:
“这是刚好半斤,你们随手放上一包看看,是不是正好一斤。”他把手指卡在一斤的星星位置上,广朋拿起手边的一包蔡英文,站起来放到秤盘里面,马上,秤杆稍微一翘,比一斤多出半量。
姚参谋长马上道:
“多了!”
“多出的这半量,是包装茶叶的纸捻和包装纸的分量,茶叶保证分文不少,不信可以拆开再称。”
“真是服了。”
“果然,於陵的工商业就是厉害,这么好的伙计还只是一个是学徒,你看人家於陵的买卖 和我们永安镇比,高出了可不是一点半点,差远了。”广朋接过茶叶,道。
“伙计出於陵,坐镇京都城嘛。这就是於陵的本事。”
“你看,你对我们这永安镇的建设有什么建议?”姚参谋长终于放下架子,开始虚心请教了。
“我一个做买卖的生意人,懂什么大事啊?”
“是这样,现在军需物资非常紧张,作为垦区刚刚建设的一座新生城镇,怎么运作为好,尤其是军民兼顾方面,你经商多年,尤其在发达的於陵经营很久了,和我们交流一下经验。”
“我也就是一个掌柜的,大的方面也不懂,也就是说说自己的看法 。”
“好啊 。警卫员,把镇长喊过来一切讨论一下。”广朋道。
“根据地建设非常重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所以还请你毫无忌讳的说一下。”广朋道。
“於陵所以有现在的规模,一个时辰就可以有斗金进出的规模,就是从小买卖发展起来的,然后逐步发展到大规模的。”
“就是说,现在的永安镇太小,不成规模?”
“言司令也不是外人,我就有啥说啥。以永安镇现在的规模,别看大集时候的人数不少,可是大集一天的进出钱数,也就是於陵一个稍微像样店面,仅仅一早晨的量。太小了。”
“啊?”傅副师长和姚参谋长真的是大吃一惊,他们也算是了解於陵一二的,但是想不到差距那么大。
“对,掌柜的的说的不错。”刚刚赶到的镇长气喘吁吁,马上跟上一句说道。
“那是为什么呢?”傅副师长问。
“垦区的老百姓太穷来,就连温饱都解决不了,除了生活物资,他们怎么可能有闲钱会进别的东西。”
“对,应该让老百姓先富裕起来,规模才会是实质性的扩大,仅仅看人数多少是不行的。”镇长补充说。
“我的观点和镇长一致。我的看法,盐碱地种菜种庄稼,可以解决老百姓和部队的生活,但是距离根据地繁荣距离非常大。还是要认真普及发展植桑养蚕,赚取於陵客商们的钱,才能让老百姓富裕起来。”
“你们看,永安镇下一步怎么办才好,尤其是军民兼顾才好。”广朋听了他们的话,也是心中有数,于是又把他最关心的事情说了出来 。
“这个嘛……”镇长不吱声了。
“我看,你们可以抓住货币这件事做文章,这是商民两利的。”
“怎么运作?”姚参谋长向前弯了一下腰,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
“现在有五种货币同时在永安镇流通,向省长发行的,郑三发战前发行的,根据地发行的,东倭鬼子发行的,再就是大洋。”
“对啊,怎么操作才好?我们可都是外行,一点点也不懂。”姚参谋长道。
“向省长、郑三发、东倭鬼子的钱,其实都不值钱,根本没人愿意用 ,于是大洋就成了主要的。为啥?根据地的钱虽然坚挺,可是不好兑换,只好用大洋了。”
“好像明白了一点,就是用根据地的钱取代他们?是这个意思吧?”
“不是取代所有这些,你们一个垦区自己也实现不了。是让根据地的钱与大洋同时流通,自由兑换,挤走其他的。”
“这个有点玄妙,能不能详细说一下?”傅副师长听的有点晕。
“就是在根据地的永安镇设立一家钱庄或者票号,经营现金兑换和与敌占区货币的汇兑。就是设立一个合理的比率,收兑那些不值钱的货币,兑换成根据地货币。”
“应该这样,这个听明白了。然后呢?”
“然后,当他们做生意赚钱以后,再兑换成大洋带回敌占区兑换,或者直接用根据地货币汇票带回敌占区,增加根据地货币的力量,让大家都知道根据地货币和大洋一样的值钱。“
“这样一来,根据地货币就走出根据地了。很不错。可是我们军队的费用从哪里来呢?”
“票号的每一次汇兑和开局汇票,票号从中间收取一点汇兑费用,也就做到军民商都有利可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