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廷珞说出最后一个字,在场之人都清楚,福王府要变天了。
永嘉帝的目光在福王父子的脸上扫过,淡却锋利,如同沾上寒露的利刃,福王爷身子一颤,一股寒意从脚底涌上来,通体生寒。
福王世子嘴唇翕翕,似是还想说什么,福王爷死死抓住他的手,指甲陷进肉里,福王世子的话到了嘴边,终是没有说出来。
永嘉帝眼中闪过一抹轻蔑,再看向眼中有泪,可却仍然倔强地高昂着头,一脸稚气的赵廷珞。
永嘉帝心中嘲笑,真是歹竹出好笋,这福王府就是一滩烂泥,可却偏偏生出赵廷珞这么一个有出息的,除了赵廷珞,他那个刚找回来的弟弟看着也不错,小小年纪却丝毫没有惧意,比他那个只会满地打滚的祖父强多了。
“父皇,这个小弟弟真可爱,我能把这个花灯送给他吗?”
永嘉帝低头看去,原来是年仅七岁的七皇子。
“小殿下,没有乱跑,陛下恕罪,是奴婢没有看好小殿下。”
一名乳娘快步过来,一把按住七皇子,七皇子想要挣扎,可是他年纪太小,被乳娘强压着跪倒在地,手里的花灯掉在地上。
永嘉帝眉头紧蹙,这个乳娘竟敢在他面前,便对小老七不敬,私底下还不知对小老七做过什么。
七皇子的生母严嫔小产三次,第四次有孕,好不容易才生下七皇子,可她却是个没福的,孩子不到两岁,她便撒手人寰。
七皇子则交由五皇子的生母淑妃抚养,淑妃只生了五皇子一个,她想给五皇子增添助力,因此,对七皇子悉心教养,照顾得很好。
可是自从年前五皇子被禁足,失了圣心,,眼看唯一的儿子夺嫡无望,淑妃心力焦瘁,大病一场,她的心情不好,对七皇子也大不如前,甚至还无缘无故骂过七皇子,淑妃被皇帝冷落,七皇子本就是个可有可无的,这些做奴才的最擅察言观色,踩高捧低,他们不敢得罪年长的皇子,可是对七皇子这种无依无靠的,却是随意欺负,反正他受了委屈也无人撑腰。
这些年,永嘉帝的注意力都在几位成年皇子身上,小皇子们平素很少能见到父皇,对这位父皇多多少少都有些惧怕。
望着跪在地上的七皇子,永嘉帝一阵恍忽。
太上皇对死去的元后念念不忘,连带着对元后留下的两个儿女也格外宠爱。
永嘉帝还记得,那年他只有七岁,用了两个晚上抄了一篇孝经,师傅夸他的字大有长进,母妃让他拿给父皇看。
那天得知父皇在御花园里,他便大着胆子,拿着那篇字去给父皇看,可是太监们却把他拦在花亭外面不得靠近,可是他却清楚看到,父皇坐在花亭里,正在亲手给太子哥哥喂饭。
太子哥哥挑食不肯吃饭,父皇心疼,便亲自喂饭。
那一刻,小小的他,只觉心里空落落的,他忽然发现,师傅和母妃都在骗他,他好好吃饭,好好读书,好好写字,所有人都说他是个乖孩子,可是父皇疼爱的却是那个不乖的,他这个乖孩子,甚至连父皇都不能靠近。
那天之后,他比以前更乖了,可是他知道,他的心里多了一个长着犄角的怪物,那怪物渐渐长大,终有一日,他冲出樊笼,杀出一片血红天地。
小老七,很像当年的他......
永嘉帝的瞳孔聚成一线,凝聚在七皇子身上。
他正值盛年,四十岁,沉稳睿智,年富力强。
小老七今年只有七岁。
二十年后,他六十岁,花甲之年,有心无力,而那时的小老七,二十七岁,生龙活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小八和小九那时也都是二十出头,正是能给皇兄出力的年纪。
是的,这才是他需要的新君,而不是在他四十岁时,就想着代替他坐上龙椅的太子。
永嘉帝的目光再次落在赵廷珞身上,十岁稚子,挺立如松。
二十年后,赵廷珞三十岁。
永嘉帝垂下眸子,好吧,就让福王府捡个便宜吧,这辅佐新君的功劳,就给了福王府吧。
皇后一直在留意永嘉帝的神情,见他的目光在七皇子身上停留许久,皇后心中有了成算。
她对身边的嬷嬷使个眼色,那嬷嬷快步走到那名乳娘面前:“没眼色的东西,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还不快滚出去!”
说完,嬷嬷一把抱起还跪在地上的七皇子,走到皇后面前。
皇后伸手摸摸七皇子的脑袋,指指赵廷珞兄弟,说道:“小老七,你不是想和他们一起玩吗?那就去吧。小珞,看好小老七和你弟弟,不可让他们磕着碰着。”
云淡风轻的几句话,便把刚刚的针锋相对一带而过。
赵廷珞又变成那个爱玩爱闹的孩子,他笑嘻嘻地把七皇子拉过来,一手牵着七皇子,一手牵着小宝,对永嘉帝和皇后说道:“皇上伯伯,皇后娘娘,我带七殿下去玩啦。”
皇后对嬷嬷说道:“你让人往福王府多送些糖果点心,可怜见儿的,这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宫里的点心呢。”
宗室子弟,哪怕是不受宠的,逢年过节也能吃到几块宫里赏的点心。
永嘉帝闻言,对身边的老太监说道:“等回宫你替朕挑几样东西,赏给这孩子。”
老太监忙道:“诺。”
赵廷珞拉着小宝一起谢恩,又对孟太妃说道:“太妃娘娘,改天我能带弟弟去您那里要点心吃吗?”
孟太妃笑着说道:“你这小没良心的,就像你没到我老婆子那里讨过点心一样。”
话音未落,小宝便摇摇头:“不老,不是老婆子。”
孟太妃怔了怔,佳宁长公主忙道:“看看我说的对吧,您哪里老了,小孩子不会说谎,他说您不老,那您就是不老。”
孟太妃心情大好,皇帝皇后全都赏了,她当然也要赏。
她看一眼身边的女使,女使从随身物事中取了一枚马上封侯的玉佩赏给小宝。
孟太妃年长,平时出席这种场合,都会带点做赏赐的东西,这封玉佩一看就是用来赏给小辈的,虽然一看就是好玉,可也并不稀奇。
永嘉帝生性多疑,孟太妃今天帮赵家兄弟说话,若是再赏个一看就是精心准备的物件,难免会令永嘉帝起疑,认为孟太妃在此之前便知道此事,因此才会有所准备,而现在的这枚玉佩,既不失礼又不过份,却是刚刚好。
? ?家中有侄高考,今天出分,六百出头的分数,排名两万以后(河北),气氛低迷,码字都没有心情了,一直在查历年各校的录取分数,希望能有个最普通的211能让他捡漏。今天更的字数不多,睡一觉,抖擞精神,不能再让那个臭小子影响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