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二叔,你是个清楚人,可不能干那胳膊肘往外拐的事儿。以前你都是个拎的清的人,啥时候办事儿这么糊涂了,找代课老师,找个啥样的不行,非得找这个贱丫头片子。你找个不正经的玩意儿,带坏了孩子们咋办?你今儿个要是不开除她,我就把强子领回去,不叫他在这儿上学了。”
不管是真的听不懂,还是故意和他作对, 嫂子不管自己的暗示,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这让校长非常生气,也不愿意再和她解释,冷冷地看着刘志强的奶奶。
“你愿意咋就咋吧,你要是不叫强子在村里上学,我不拦着你,你愿意去哪里上,就去哪里上吧。刘老师是我找的代课老师,不能用到一半就辞退她,我做不出那种短见的事儿来。”
“这时候了你才知道做不出短见的事儿,你都忘了你哥哥和你侄子给你耕地种地的事儿,还有啥脸面说自己做不出短见的事情?”
校长和他家大小子,都是吃商品粮的,分地的时候,俩人都没有分到土地。只有他老婆和他的闺女,分了四亩多地,他大哥家里人多,分的地也多,两家合伙要了队里的一头牸牛。
买牛的时候,校长哥哥家的孩子多,拿不出钱,买牛的钱都是校长出的。校长常年在学校里教书,耕地种地的活计都不熟练,耕地摇耧的活计,都是他哥哥给他帮忙干的。
他侄子把耕地摇耧的活计学会后,两家耕地种地的活计,就被他大哥和侄子们包了。牸牛常年养在他哥哥家,除了每年扛一口袋玉米做饲料,校长从来不用饲养牸牛。也就是这样,每年牸牛产出来的小牛,也是他哥哥养到能卖的时候卖掉。
校长不参与养牛,卖小牛的钱,都是他哥哥一家得了。自己家出了草料,卖小牛的钱,一分都没有得到,为了这件事情,校长老婆没少在背后抱怨。看在自己亲兄弟的份上,校长每次都是斥责自己的老婆,让她大度点儿,不要目光短浅。
现在,他嫂子跑到学校大吵大闹,还拿耕地种地的事情,揭他的短,好像他占了他们家多大的便宜一样。更令人生气的是,她还命令自己,要他辞退刚找的代课老师。为了找个代课老师,他可是费了不少精力,才找到一个工资低口碑好的人,一点儿也不考虑自己工作的难度。
刚才送刘志强回家的时候,他已经给他侄媳妇说了,刘志强是自己淘气受的伤,与他人无关。没想到不讲理惯了的嫂子,还是不管不顾,来学校里大闹一场。以前的老师,是她儿媳妇儿的妹妹,她怎么闹也算是她们自己人。现在的刘清素就不一样了,人家还是学生,肯定是要考大学的,有更多的选择。不靠这份工作养家糊口,没必要受他嫂子的窝囊气,当然也不会容忍她的无理取闹。
“家里事儿是家里事儿,公家的事儿是公家的事儿,你不要在这儿胡搅蛮缠。你不嫌丢人,也不怕孩子们在街里没脸见人,有事儿没事儿总要无理闹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