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伯玉,这名字或许有那么点陌生。
(崔颢的字改一下,上一章写的是子美,但杜甫的字也是子美,杜甫后续的剧情会多一点,为了不混乱,所以改一下。
因为崔颢没有留下字,所以就取颢天之气,玉宇澄清,叫伯玉吧,本来是想叫子玉的,但崔国辅的字是子玉。)
但是他的《黄鹤楼》,那却是堪称七律经典了。
不过此时的他,还没去黄鹤楼。
陆远来襄阳之前就去了一趟武昌,黄鹤楼尚未出世。
不知道的或许以为崔伯玉是善于写景,写边塞。
但陆远很清楚,这货开始的时候,其实是写艳诗出名的。
一首《川上女》一首《王家少妇》,可谓是震惊大唐好些年。
李邕就因《王家少妇》一诗,把崔颢喷了个狗血淋头,甚至让崔颢后续官场一直失意。
想要结交一个写艳诗的诗人,该怎么办?
那当然是去花楼啊!难道还去山上不成?
在稍稍打听了一下之后,陆远便得知了崔颢的行踪。
三日之后。
襄阳烟花巷,百花楼。
陆远刚一入百花楼,就见这百花楼中人声鼎沸。
那架势,比之后世的演唱会,是丝毫不差。
一群往日里花钱都见不到一面的清倌人,此时丝毫不顾身份的跟在一少年身侧。
嗯,少年身侧还有一中年男子,此时脸上颇显无奈之色。
但是,脸上虽然显得有点尴尬,身子却很是诚实,对于身边那些主动靠上来的清倌人,他也是来者不拒。
主打的就是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伯玉,你方才来襄阳半月不到,这......这......这如何办到的?”
见到这凑上来的莺莺燕燕,崔国辅忍不住小声对崔颢询问道。
“族兄不是读过《七夕》嘛,这有何难?
族兄相邀之人何时到?”
崔颢轻声回了一句,对于身边众女相随的场景,显得很是享受。
“相邀这等地方,也不知浩然来不来,先设宴吧。”
崔国辅说罢,便带头朝二楼雅间而去。
“嗯哼?还有意外之喜,崔国辅,孟浩然,崔颢,你们还交集上了?嗯,也正常,都是文人圈子。”
虽然场间吵闹,虽然崔颢两人有意控制声音。
但这谈话,在陆远面前,与大声密谋没什么区别。
只是如今人也见到了,事也清楚了,该如何上前搭话却成了问题。
“噔........”
就在此时,百花楼外突然响起了一阵琵琶声,声音委婉,有凄凉之感。
“这琵琶曲,好生萧瑟。”
琵琶声一出,百花楼中的众人神情不由一滞。
崔颢也不由感慨了一句。
“嗯?这是......昭君曲!”
崔国辅略通音律,在听了片刻之后,便识得了此曲。
“如此悲婉,弹奏之人只怕是积怨极深呐。”
又听了一会,崔颢开口道。
“今日伯玉来此之事,多有人知,这妇人又在百花楼外弹奏昭君曲,怕是有话要说了。”
崔国辅看了看崔颢,而后略有些打趣的道。
“吾未曾负人呐。”
崔颢皱了皱眉,他这会二十不到,也就离了一次婚而已。
而且和离的时候,该处理的也处理好了,双方都没什么好说的,不应该有这积怨才对吧。
在几人聊天之际。
百花楼外的琵琶声愈发急切。
昭君曲其中蕴藏的悲怨之感,传染着场内的每一个人。
当琵琶曲弹奏到高潮之际,百花楼内的人似乎是穿越了时空,来到了大汉。
见到了出塞的王昭君。
“一回望月一回悲,望月月移人不移。
何时得见汉朝使,为妾传书斩画师。”
一首《昭君曲》罢,崔国辅忍不住吟唱道。
............
“呃......你们唐朝人真把诗词当朋友圈发是吧,听首曲子就能作诗?”
“看义父扮演汉使前,昭君真苦,看义父扮演汉使后,昭君?嗯?昭君是你能叫的吗?叫单于!”
“王昭君和解忧公主还是有不同的,解忧公主再怎么说那也是公主出身,远嫁也就是乌孙而已。
王昭君不过就是一个宫女,她能得到的资源还是有限的。”
“何时得见汉朝使?好家伙你确定是要传书斩画师?难道不是斩单于吗?”
“汉使:嗯,让我瞅瞅怎么个事,看完了,死这!”
“别说,这曲子是真悲怨啊!”
...........
“走,去见见这弹奏之人。”
一首琵琶曲罢,崔颢转身朝外走去。
他也想去看看到底是何人在此演奏。
很快,一群人便走了出去,陆远思量了一下,也跟着走了出去。
出了百花楼,一女子便出现众人面前,看上去,女子应当也就是花信年华。
女子身材高挑,肤色白皙,姿态丰腴,身着白裙,裙脚处染了不少泥尘,半抱琵琶。
虽就样貌而言,女子姿色也只能算作上乘。
但她那眉宇间有着一抹散不去的忧愁,加上她身上独有的韵味。
让人觉得,这女子颇有仙子临凡之感。
“敢问方才的《昭君曲》可是姑娘所奏?”
崔颢见到这女子之后,也不由为之惊艳了一下。
随后开口询问道。
“正是,敢问公子可是崔颢崔伯玉?”
女子点了点头,而后对崔颢发问道。
“正是在下,姑娘今日再次奏乐,应当是与在下有事相谈吧,可请姑娘入内一叙?”
崔颢点了点头,而后对女子邀请道。
“多谢公子。”
女子抱着琵琶对崔颢微微欠身,而后跟着崔颢走入了百花楼中。
“姑娘有故事,贫道有酒,可否多一位听客?”
入到百花楼中后,女子和崔颢欲往楼上而去。
陆远突然开口道。
“敢问高人是?”
见到有人拦路,崔颢上前对陆远行了一礼询问道。
“一闲散道人罢了,游历世间,就爱听些坊间故事。
今日听闻姑娘所奏之曲,便知姑娘心中多有故事。”
陆远回了一个道揖道。
“既然道长想听,那便请吧。”
女子也不在乎多一个听客。
几人入到二楼。
“此乃贫道昔年暂居峨眉之际,猴群藏百果,天地酿成的猴儿酒,一滴酒有百果之香,诸位,请。”
入座之后,陆远取出一壶酒,给三人满上一杯后道。
“嘶,世间竟真有猴儿酿?”
嗅着杯中的果香,崔颢和崔国辅两人连忙浅尝了一口,瞬间眼睛都瞪大了几分。
便是那女子,闻到这酒香之后,眉宇间的忧愁似乎都减缓了几分。
门外,一群偷听的清倌人,也争相朝房内看去,似乎也想尝一尝这猴儿酿。
一杯饮罢,陆远再次给几人满上。
“不知姑娘寻在下所为何事?”
在尝了一杯之后,几人也算克制了对美酒的欲望。
崔颢此时看向女子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