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回到住处,已是夜深,舟车劳顿加上连日来的紧绷,以及宴会的应酬,让他身心俱疲。

匆匆洗漱后,倒头沉沉睡去。

翌日清晨,天光微熹,晨雾尚未散尽。

林向安用过早食,换上昨日刘知县赠送的蓝绸儒服,戴上儒巾,整了整衣冠,便独自前往县学。

林远、王和信一路奔波,便让两人在家里休息。

之前赚的赌金,林向安给他按照一百两的本金来算,便各自分了一千两。

不过两人各自只拿一百两,其他给林向安拿着,说是放他手里作本金。

林向安刚走到县学附近,便有不少学子看到他,很快就知道他是新科举人。

便纷纷作揖行礼,态度恭敬。

“林前辈!”

“林前辈安好!”

林向安微微一笑,朝人群点点头,算作回应。

门房见状,连忙迎上来,毕恭毕敬地领着他往里走。

县学的举人本就屈指可数,今年竟一口气出了四人,堪称本县盛事。

这一结果激励了不少学子,也让新科举人身份愈发受人尊崇。

往昔,林向安在县学读书时,见到同窗,有时还要恭敬行礼,客气寒暄。

而今,他只需微微颔首,浅笑示意,便已足够。

县学士子大多比林向安年长,如今见了他,也要毕恭毕敬地称一声前辈。

那些交情较深的同窗好友,即便私下仍可畅谈,但在公开场合,也不敢再随意直呼其名。

若是有人轻慢,便会招致士林非议,影响名声。

毕竟,生员中举后,便不再只是寒窗苦读的士子,而是正式步入仕途的举人,身份上的变化带来了难以忽视的差距。

进入县学,林向安便门房径直带到周教谕的书房。

段昊初也刚来,已端坐其中,正与周教谕交谈。

见他到来,二人皆微微颔首,略作寒暄后,周教谕起身,领着二人前往大成殿祭祀。

此次祭孔仪式虽与当初中秀才时相似,仍需向至圣先师孔子及四配(颜回、曾参、子思、孟子)献上芹、枣等素祭。

但礼制较为简化,不似先前那般繁复隆重,反倒显得从容不少。

周教谕和他们二人交谈,笑着邀请道:“你们二人高中乡试,是本县学子的榜样。可否抽空与众生员谈一谈科考心得,必能鼓舞人心。”

林向安与段昊初对视一眼,心下早有准备。

他们本就是从县学走出的,如今一朝得中,自然愿意为后学者提供一些经验。

段昊初微微一笑,爽快道:“先生所言甚是,我们既然受学于此,理当回馈县学。”

林向安亦拱手道:“儒生愿尽绵薄之力,不知先生意欲何时举行?”

周教谕略一思索,道:“且看二位何时方便?我知道你俩刚回来,事情繁多,可缓些时日。”

林向安想着三天的时间,家里的重要的事定能处理好。

便笑着说道,“先生,不妨定在五日后。”

“好,那定下具体时间,晚些时候我让下人给你送去。”

段昊初想着和林向安错开时间,便笑着说,“既然这样,我就定在三日后吧,”

“甚好,此番讲学,倒也无需拘泥格式,可谈谈二位备考之法,或是科场应对之策,定能让学子受益。”

敲定讲演之事后,二人去办理了退学手续。

日后再要求学,基本是要到京师国子监去读书了。

将学舍的物品打包清理好,早先贵重物品已经拿回家,都是一些零碎物品,也不多。

如今剩下学报的问题,还需要和大家商议一番,暂时就不管了。

随后,便准备回双林镇。

......

早在官府的报子传来消息时,镇上的百姓便得知林家出了个举人老爷。

这几日,无论是茶楼酒肆,还是街头巷尾,都是关于林向安的议论。

有人感慨林家祖上积德,有人羡慕林家光耀门楣。

更有人感叹林举人年轻有为,日后前程无量。

林家人知道消息后,他们家的铺子便一直优惠。

镇上的人一直盼着这位林老爷回来。

这不今日正午,迎举人的队伍一路行来。

锣鼓声、喝彩声响彻街巷。

这仪仗队是刘知县准备的,让人送林向安回镇上。

镇上的百姓早已自发聚集在道路两旁,争相一睹林举人的风采。

孩童们被大人抱起,兴奋地看着这难得的场面,妇人们议论着林家日后的风光,老者捋着胡须,连连点头,称赞林家教子有方。

随着迎接的队伍逐渐接近林家门口,围观的百姓也纷纷跟随,簇拥至宅前。

轿夫稳稳地停下青绸轿,前方差役扬声高喊:

“恭喜贵府林向安老爷高中浙江省乡试第五名举人!”

声音响彻街巷,激起人群中一片热烈的议论与喝彩。

轿帘被缓缓掀开,林向安自轿中走出,步伐稳健,神色沉稳而从容。

他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林家大门前,只见林老太、林秋兰、王四顺等人早已等候在门口,神情紧张又满怀期待。

听闻他回来了,一家人便早早守在门前。

此刻,真正见到林向安安然归来,心中的激动再也压抑不住。

还未等林家人开口,人群中已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喝彩。

“林举人,恭喜啊!”

“林老爷高中,真是咱们镇上的光荣!”

“林家祖坟冒青烟喽!”

乡里乡亲们争相上前拱手道喜,脸上洋溢着笑意,纷纷夸赞林家教子有方,林家门楣生辉。

在众人的道贺声中,林向安迈步走向大门,站定后郑重朝家人作揖,声音坚定而恭敬。

“奶,爹,娘,孩儿幸不辱命,考中举人回来了!”

林老太的眼眶微微泛红,望着站在面前的孙儿,满是欣慰。

她用微微颤抖的手轻轻拍了拍林向安的手臂,连声道:“我的乖孙,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林秋兰的眼中也闪烁着激动的泪光,抬手替林向安理了理衣襟,声音里满是骄傲:“安儿,这一路辛苦了,都瘦了!”

王四顺高兴得合不拢嘴,见状,将早已准备了红封,给到差役们。

林向安问候了家人后,转过身来,面向周围的乡亲们。

此时,围观的乡亲们仍旧围在门前,议论纷纷,喜气洋洋。

“各位乡亲们,在下多谢各位的好意,今日刚回来,还需祭拜先人。等后日家里摆流水宴,招待大家。”

林向安笑着看向周围的乡亲们,感谢道。

毕竟林家在这一带也算有钱人,如今趁着这个机会,宴请大家。

让林家地位得到正式转变。

“林老爷,大善啊!”

“多谢林老爷!”

“林家大善啊,日后咱们有福了!”

“这可是咱们镇上几十年难得一见的大喜事啊!”

“林家这门庭,从今往后怕是要日日高朋满座喽!”

待安抚好众人后,林向安这才进屋。

门外的乡亲们见家中已然开始忙碌,也纷纷识趣地告辞。

临走前仍不忘再送上几句祝贺:“林举人以后定要光耀门楣啊!”

“等将来高中进士,可别忘了咱们镇上这些老乡!”

......

林家早已备下迎接的红毡,从门口一直铺到院内。

映衬着今日的喜庆氛围。

林老太与林秋兰亲自搀扶着林向安,缓缓踏入门槛。

院中张灯结彩,喜气盈门。

正堂前早已摆好香案,香炉中青烟袅袅,供桌上陈列着丰盛的祭品,寓意着向祖宗告慰这一大喜之事。

林家并无专门的家族祠堂,祭拜祖先多在院中简行。

不过如今不同往日,林家已然今非昔比。

等日后有了余力,自当修缮祖坟,重建宗祠,以光耀门楣。

林向安肃然而立,恭敬地取过香烛,深深一拜,口中低声道:

“祖宗在上,林家后人不负先人庇佑,得中举人,愿祖宗安息。”

同时宣读了祭文,随后将祭文捷报焚化以上达先祖。

随后点燃香火,青烟直上。

林家其余人亦随之躬身行礼,场面庄重而肃穆。

祭拜礼成,院内顿时恢复了热闹,欢声笑语不断。

家中老少围拢过来,关切地询问林向安一路上的舟车劳顿,兴奋地询问着他在省城的见闻。

镇上的亲友闻讯而来,纷纷上门道贺,携带着贺礼,满脸喜色。

到了下午,就连一直未曾上门的王老爷子、王老太都来了,老两口带着王家的人,登门来林家道贺。

得知林向安中举的喜讯后,王四顺与林秋兰夫妻二人便提前张罗食材。

相比当年中秀才时的宴席,这次的规模定然更大,来贺之人也会更多,必须早做安排。

幸好家里经营着酒楼,食材方面并不成问题,直接预订即可。

这种时候,商家们哪会涨价?

反倒是纷纷给林家让利,甚至主动相送些上好食材。

毕竟,新科举人老爷家设宴,这可是镇上难得一见的盛事,谁不愿沾点喜气?

林家、王家的亲戚们陆续上门,家里顿时热闹非凡。

王四顺见状,立刻让酒楼派大厨和伙计过来帮忙,确保宴席周全。

林秋兰则热情招呼王家的媳妇们,带着孩子们到前院小坐,喝茶闲聊,品尝点心,让她们自在些。

而在正院,王老太、王老爷子已经落座,由林向安亲自接待,林老太亦陪在一旁,与两位长辈话家常,气氛倒也和乐。

至于家中其他男眷,则由王四顺招呼安排,酒茶不断。

自从林向安中举的消息传回王家坞,族中几族老便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王、林两姓本就是姻亲,比旁人更亲近些。

原本就有往来,如今更该主动投靠。

不管怎样,这一小辈只有林向安最出色。

王家日后,看样子也得多依仗他,才能重新恢复往日荣耀。

“安儿,你这边席面准备怎么办?打算设几日?”

王老爷子被几位族老推举,亲自登门与林家商议。

林向安考虑到时间安排,早上便与段昊初沟通过,决定错开宴席日期。

最终,段昊初定在明日设宴,林向安则安排在后日,之后再摆三日流水宴,让乡亲们都能来喝杯喜酒、沾沾喜气。

“爷,宴席定在后日,随后再摆三天流水宴,乡亲们有空都可以过来吃酒。”

他这一趟乡试之行,净赚近九千两。

再加上当初谢二爷送的一千两,总计已有上万两银票。

扣除王和信、林远的分成,以及送礼、路费等花销,七千五百两银票属于他自己。

估计比家里的存款还要丰厚。

毕竟,家中之前的大笔银子都已投入田地、铺子、宅子等产业之中。

王老爷子点头道:“如此甚好。我和王家几位族老商量过,想着你中了举人,这喜事要办得体面些,便打算宰六头牛、六头羊给你添喜。”

林家本就养着猪、鸡、鸭,家禽不缺。

但中了举人,身份自然不同,整个县城有头有脸的人都会登门道贺,宴席规格自然得有所区分。

乡绅士族的席面,牛羊是必不可少的。

王家族人合计后,决定就添加牛和羊。

牛肉虽比猪肉便宜,但官府对耕牛交易管控甚严。

乡下村子之间消息流通,哪个村子有老牛,或者受伤牛,不适合耕地,会在运到市场买卖之前,可提前定下来。

在林向安回村前,就已经打听好了。

只需去官府报备,胥吏出具证明即可。

六头牛、六头羊,少说也得值两、三百两银子。

其实,这笔银子本可以留给林向安做进京的盘缠,但林家如今比王家富裕,断然不会收银子。

与其如此,不如换成牛羊添喜,更能显得王家有诚意。

林向安闻言,正要推辞。

“爷,好意我心领了,不必....”

王老爷子却摆摆手,语重心长:“安儿,这话可不能这么说。你虽是林家人,但也是我王家族人。王家族人虽已没落,但好歹是本地的大姓宗族,如今你中了举人,族里自然要有所表示。”

见王老爷子都说这样的话了,林向安就不好拒绝了。

林老太也是个明白人,与其等着旁人来投靠林家。

不如顺势接受王家的这番心意,让两姓关系更进一步。

她轻轻拍了拍林向安的手,笑道:“安儿,既然亲家如此说了,你就收下吧。”

长辈开了口,林向安便也不再推脱。

“既如此,那孙儿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王老爷子满意地点头,随即话锋一转,提及更重要的事情,林家的祖坟与宗族祠堂。

“安儿,这事就这么定下了。如今你已是举人,想来林家的祖坟、族田也该安排妥当了。你可有什么打算?”

林家虽在此地扎根多年,但到底是外来人,并无真正属于自己的祖坟地。

现如今林向安高中举人,家族身份已不可同日而语,是时候考虑家族祠堂与祖坟的修建问题了。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凤帝九倾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大乾暴君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执戟战红楼马谡别传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异世枭雄传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笙书传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路过漫威的骑士楚韵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