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平阳之战惨败、赵无恤身死!

晋国公室带领范、韩、智三家联军如狂风扫落叶般席卷赵地、瓜分其疆域!

这些消息,辗转一个多月,突破晋国重重封锁,呈递到汉国江州宫城的内阁议事堂时,所引起的震动无异于一场地震。

“砰!”

内阁次辅黄婴一掌拍在摊开巨大地图的檀木桌上,脸色铁青,花白的胡须因愤怒而微微颤抖。

地图上,代表新兴赵国的红色区域已被朱笔粗暴地划去,取而代之的是象征晋国公室的深紫、范氏的靛蓝、韩氏的墨绿,以及那突兀出现、带着不祥意味的玄黑色——智氏。

汉国原本精心构建的,利用赵国作为压制晋国的主力,逐步渗透、牵制乃至最终瓦解三晋的北境战略,在这短短月余间,已彻底化为泡影。

“废物!真是废物!”黄婴的声音压抑着雷霆之怒,他指向地图上原本赵国领土,现在已被晋国公室吞并的大片区域,“赵无恤志大才疏,轻敌冒进,葬送数万大军不说,连立国根基都守不住!更可恨的是重耳!好一个晋国公子,好一个忍辱负重!竟将消息封锁得如此严密,待我等知晓,他已携大胜之威,联合诸卿,将赵国分食殆尽!”

兵部尚书卢林面色凝重地补充道:“次辅息怒。眼下局势已变,最棘手的,并非晋国公室收复失地,甚至不是范、韩两家实力大涨。而是……智氏的复出。”

他指尖重重落在代表智氏的那块玄黑色区域上,那里虽不大,却扼守着太行要冲,位置刁钻且敏感。

“智申……”锦衣卫如意喃喃道,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当初智氏覆灭,大火焚城,皆言其与家族核心尽殁。谁能想到,此人竟能隐于深山,蛰伏数年,还保留了智氏如此一支强军,更在关键时刻,予赵氏致命一击。此人之隐忍、决断,远超其父辈。他麾下那支黑甲军,据幸存斥候拼死传回的零星情报描述,战力骇人,装备精良,战术诡谲,绝非寻常乌合之众。”

议事堂内一时沉寂,只有黄婴粗重的呼吸声和檀木桌上地图被指甲无意刮过的细微声响。

晋国这突如其来的雷霆一击,不仅粉碎了赵国,更仿佛一柄重锤,狠狠砸碎了汉国北疆的战略构想。

智氏这头早已被认定埋入坟茔的恶兽突然从地狱归来,更是让局势增添了无尽的诡谲和危险。

就在这压抑得几乎令人窒息的气氛中,一阵沉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汉王姬长伯缓步走入议事堂。

他并未穿着正式的王服,只是一身玄色常服,面容沉静,看不出喜怒。

更令人意外的是,他怀中竟抱着他年幼的长子,姬阳。

小公子似乎刚睡醒,白嫩的脸颊上还带着红晕,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堂内这些面色凝重的大臣们。

姬长伯的出现让黄婴等人立刻收敛了外放的怒气,纷纷躬身行礼:“王上!”

姬长伯摆了摆手,走到巨大的地图前,目光扫过那片被朱笔粗暴涂抹的赵国故地,尤其是在那抹刺眼的玄黑色上停留了一瞬。他没有立刻讨论军国大事,而是轻轻颠了颠怀中的儿子,声音平和地开口,打破了僵局:“诸卿之心绪,寡人知晓。赵国覆灭,确是我汉国北略一大挫败。”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安抚力量,让黄婴紧绷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

卢林和如意也稍稍挺直了身体,目光聚焦于他们的王上。

姬长伯伸出一根手指,轻轻点在地图上晋国的位置,然后缓缓向北移动,越过大片代表燕国的区域。

“重耳此人,雄才大略,更兼隐忍异常。他为何要耗费如此心力,将平阳之战、赵国覆灭的消息封锁一个多月,直至瓜分完毕,尘埃落定?”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臣,最终落在北方,“他所防的,绝非我远在江水以南的汉国。”

他怀中的小姬阳似乎觉得父亲的手指很有趣,伸出小手想要抓住,发出咿呀之声。姬长伯任由儿子抓着自己的手指,继续平静地分析,语气却如拨云见日般清晰:

“他真正要防备的,是北方的燕国。”

“燕国与赵国接壤,两国同气连枝。若让燕国提早得知赵无恤主力尽丧、平阳惨败的消息,燕侯岂会坐视不管?必定陈兵边境,甚至挥师西进,帮助赵国。届时,晋国面对的将不是一个刚刚覆灭、亟待消化的赵国,而是一个虎视眈眈、实力完整的东方强邻。重耳联合范、韩、智三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瓜分赵国,同时严密封锁消息,正是为了打这个时间差,在燕国反应过来之前,造成既定事实,将整个赵国晋土完整地吞入腹中。”

他轻轻抽回被儿子抓住的手指,点了点那片深紫色与玄黑色交织的区域。

“如今,赵国已灭,疆土尽归晋室及其卿族。燕国再想插手,已是晚了一步,面对的是一个比昔日赵国更加强大、内部因分赃而暂时团结的晋国联盟。燕侯纵有心思,也要掂量掂量强行干预的代价了。”

姬长伯的分析如一道清泉,注入众人因震惊和愤怒而有些焦灼的心田。黄婴深吸一口气,花白的胡须不再颤抖,眼神恢复了往日的锐利与冷静:“大王明鉴!是老臣一时激愤,未能洞察此节。重耳此举,意在拒燕,而非防我。”

卢林也恍然大悟:“如此一来,晋国新得赵地,需时间稳固消化,加之智氏复出,内部势力需重新平衡……短期内,其兵锋未必会立刻南指我汉国。”

姬长伯微微颔首,将已经开始有些不耐烦、在他怀里扭动的小姬阳交给身旁悄步上来的乳母,示意其抱下。他这才转过身,正面面对他的重臣们,玄色常服衬得他身形挺拔,目光深邃:“所以,诸卿,愤怒无益,懊悔更无必要。赵无恤败亡,是他无能,亦是天意助晋。我汉国北略受挫,却非绝路。旧策已毁,便当谋新策。”

他的手指再次落在地图上,这一次,精准地点在了那块代表智氏的玄黑色区域。

“当务之急,是弄清这个‘死而复生’的智氏。智申……他想要什么?他与重耳,与范、韩两家,是真的一团和气,还是同床异梦?”

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目光扫过黄婴、卢林和如意:“锦衣卫要动用一切力量,渗透进去。寡人要知道智氏黑甲军的底细,要知道智申的为人,要知道晋国这场大胜之后,那看似坚固的联盟之下,究竟藏着多少裂痕。”

“诺!”如意躬身领命,眼中精光闪动。

姬长伯最后看了一眼那巨大的地图,仿佛要将那变幻的疆域刻入脑中。

乳母刚抱着咿咿呀呀的小姬阳退出议事堂,殿外便传来一阵急促而谨慎的脚步声。

一名寺人(宦官)躬身趋步入内,声音清晰而恭敬地禀报道:“启禀王上,诸位大人,首辅鲍季平鲍大人已至宫门,求见王上,言有要事禀奏。”

殿内凝重的气氛为之一变。黄婴、卢林等人眼中都闪过一丝亮色。

鲍季平作为内阁首辅,亲自坐镇上庸,督导对北方新附的陈、郑两国的消化与治理,已近半载未归。

他的突然返回,必然带来了关乎汉国南翼稳定与未来发展的重要消息。

姬长伯沉静的脸上也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他微微颔首:“宣。”

片刻后,风尘仆仆却步履稳健的鲍季平大步走入议事堂。

他年岁与黄婴相仿,但精神矍铄,面容因长期在外奔波而略显清瘦黝黑,一双眼睛却锐利如鹰。

他先向姬长伯郑重行礼:“老臣鲍季平,参见王上。”

“鲍卿辛苦,平身。”姬长伯虚扶一下,语气温和,“卿不在上庸坐镇,突然返都,想必陈郑之事,已有定论?”

鲍季平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的黄婴、卢林和如意,算是打过招呼,随即从宽大的袖袍中取出一份厚厚的奏章,双手呈上:“王上明鉴。

老臣此次回都,正是为禀报陈、郑两地安抚、改制之初步结果,以及……后续方略之建言。”

他没有急于展开细节,而是先沉声道:“托王上洪福,我军将士用命,政令通达。陈、郑旧地,大规模抵抗已基本平息。我军采取‘剿抚并用’之策,对顽抗旧贵族坚决镇压,对顺从者予以安抚,并迅速推行我汉国律法、田亩制度,选拔当地寒门士子充任基层官吏。目前,两地秩序渐复,春耕未误,民心虽仍有浮动,但大势已定。”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了几分:“然,此两地,尤其郑地,地处中原腹心,四战之地,民风迥异于我江汉,旧贵族势力盘根错节,非以重兵镇守,辅以怀柔文治,难以长久。此乃老臣与上庸都督府、以及派驻陈郑的诸位官员共同之见。”

姬长伯接过内侍转呈的奏章,并未立即翻阅,而是看着鲍季平:“以卿之见,当如何‘长久’?”

鲍季平显然早有腹稿,他转身指向那幅巨大的地图,手指落在了原本陈国和郑国的区域,那里已经被标注上了汉国的赤色。

“王上,诸公,请看。我汉国如今疆域,北接晋之南阳诸地,西邻秦国,东接宋卫鲁,南抚百越。形胜之地已得,然四面皆需设防。陈郑新附,如同我汉国伸向中原的一只臂膀,有力,却也极易受创。”

他的手指重点在郑地点了点:“郑地,尤为关键。其北望晋魏氏,东窥宋鲁卫,乃天下枢纽。若不能将此地彻底消化,化为我汉国坚实之疆土,则非但无益,反成累赘,需常年派驻重兵,消耗国力。”

“因此,”鲍季平收回手指,面向姬长伯,声音铿锵,“老臣冒死进言!我汉国下一步战略重心,当暂缓北顾晋国风云,转而全力‘固本’!”

“固本?”黄婴眉头微蹙,似乎想到了什么。

“正是!”鲍季平目光炯炯,“此‘固本’包含二策。其一,便是倾注国力,稳固陈郑。迁移我江汉之民实边,鼓励通婚,广兴教化,使其语言文字、律法习俗,尽皆同化于我。同时,遴选郑地才俊,入我江州学部直属太学,授以汉国之道,再派回本土任职,以郑人治郑,渐收民心。此乃文治。”

“其二,”他话锋一转,指向汉国核心区域,“便是‘强干’。我汉国起于江汉,根基在此。如今疆域扩张,需有一条甚至数条便捷通道,连接江州与新得之陈郑,乃至未来可能获取之更多疆土。老臣建议,应立即筹划,征发民力,开凿、拓宽、连接各地水系陆路,构建一条自江州出发,经上庸,直抵郑地中心的大道!此道成,则兵员粮秣调运迅捷,政令朝发夕至,陈郑方可真正与我本土连为一体,如臂使指!”

鲍季平的一番话,如同在原本只聚焦于北方晋国剧变的议事堂中,投入了一块新的巨石,激起了另一层波澜。

他将众人的注意力,从北方的强敌与变数,拉回到了汉国自身的巩固与建设上。

黄婴抚须沉吟,他虽因赵国覆灭而愤怒,但也深知鲍季平所言确是老成谋国之见。

卢林作为兵部尚书,更是明白一条畅通战略通道对军事的重要性。

如意则若有所思,似乎在考虑这条通道建成后,锦衣卫的情报传递能快上几分。

姬长伯静静听着,目光在地图上汉国那蜿蜒的疆域上来回巡视。

北方的智氏与晋国是迫在眉睫的威胁与变数,但鲍季平提出的“固本”与“强干”,则是夯实国力的根基。

一边是北方诡谲的风云和潜在的裂痕,一边是内部整合与长远发展的迫切需求。

片刻的沉默后,姬长伯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坚定:“鲍卿所言,深合寡人之意。北疆之变,需密切监视,寻隙而动;然国之根基,更需稳固。两事,可并行不悖。”

他看向黄婴、卢林和如意:“北事,依前议,由锦衣卫加紧探查,兵部拟订应对预案。”

接着,他的目光落在鲍季平身上:“南事,便由鲍卿主导,内阁协理,立即着手制定稳固陈郑、修建贯通南北官道之详细方略,尽快呈报寡人。”

“诺!”四位重臣齐声应道。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乱世枭臣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铁血大明调教大宋汉末召虎我在大唐开当铺大唐一品特种兵之王三国:白毦陈到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