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生搀扶着他娘,经过了漫长的四天旅程,终于回到了部队。两人都显得有些疲惫不堪,身上沾满了旅途的风尘。
刘婆子紧紧挎着她那单薄的包袱皮子,似乎有些瑟缩,对这个陌生的环境感到有些不适应。
“娘,这就是我的部队,我带你回家。”王茂生说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亲切和安心。
这几天回到老家,他总觉得有些不自在,但一到部队,他的精神头就立刻恢复了过来。
“诶,回,回。”刘婆子回应道,她的眼睛四处张望着,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她一个小老太太,一辈子都没有出过远门,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他们那边的镇上。如今来到部队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她不禁感到有些害怕和紧张。
王茂生小心翼翼地带着他娘朝着他们家巷子口走去。一路上,他们遇到了一些家属,这些人都好奇地看着他们,尤其是王茂生身后跟着的刘婆子,更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王副连长,这是你娘吗?”有人忍不住开口问道。大家都知道王茂生回老家是为了接他老娘过来,所以看到他身边的刘婆子,自然就猜到了她的身份。
刘婆子拽了拽自己有些破旧发黑的袄子,有些不好意思的抬头冲大家笑了笑。
她走的匆忙也没啥可以换的衣服,看着院子里穿着干干净净的人,她这破衣烂衫的,给儿子丢人了。
王茂生笑着点点头,“是啊,我娘从老家过来,以后还麻烦婶子嫂子们照顾了。”
大家纷纷热情地跟刘婆子打招呼,还有人关切地说:“大娘,您可算来了,以后就在这儿好好享清福。”
刘婆子受宠若惊,忙不迭地回应着:“哎哎,谢谢大伙,谢谢。”
到了自家门口,王茂生打开门,把刘婆子迎了进去。屋里虽说简单,但收拾得干净整洁。
此时林燕不在家,王茂生估摸着肯定是去隔壁了。
“娘,燕子估计去隔壁串门去了,你在家待着,我到隔壁看看去啊!”
刘婆子坐在屋里的椅子上,紧张地搓着衣角。她看着这整洁的屋子,心里既高兴儿子过得好,又担心自己会把这儿弄脏。
王茂生轻轻带上房门,朝着隔壁走去。
刚到隔壁门口,就听到院子里林燕欢快的笑声。他敲了敲门,门开了,林燕看到是他,眼睛一亮:“你回来啦!”
王茂生笑着说:“我娘在家呢,你跟我回去吧。”林燕这才想起婆婆应该也到了,脸一红,赶紧和季婉以及钱榆她们打了招呼,跟着王茂生回了家。
一进家门,林燕就高兴地喊了声:“娘!”
刘婆子看到这个跟以往不一样的媳妇,有些拘谨,忙站起身:“哎,好孩子。”
林燕上前拉着刘婆子的手,笑着说:“娘,一路辛苦啦,以后就把这儿当成自己家,有啥不习惯的就跟我说。”
刘婆子眼眶一热,连连点头:“好,好。”
林燕此时可高兴极了,这些天看着钱榆是怎样对待季婉的,看着她一阵眼热。
刘婆子的到来不止是给他们每个月省了一大笔钱,最重要的是她终于也可以吃到正儿八经的饭了。
别说王茂生,就是她自己也受够了每天野菜糊拌饭以及咸菜窝头的生活。
此时王茂生说:“娘,你先歇着,我去看家里有啥吃的。”
这几天,王茂生和他娘在火车上的日子过得异常节俭。他们的饮食几乎可以用“简单”来形容——馍馍或者饼子,再配上白开水,这便是他们的一日三餐。
别说什么菜了,就连一点盐味儿都没有尝到过。
每当王茂生想要去买一顿稍微丰盛一点的饭菜时,他的娘总会及时地拉住他,用各种理由来阻止他花钱花票。
刘婆子心疼儿子挣钱不易,所以宁愿自己饿着,也不愿意让儿子多花一分钱。
就这样,母子二人硬是扛过了这漫长的几天,终于回到了家。
刘婆子听王茂生说话,连忙摆手道:“不用不用,娘不饿,你这几天也累坏了,赶紧歇歇吧!”
这一路上,王茂生对她可谓是关怀备至,让刘婆子心里倍感温暖。她不禁感叹道:“我这老太婆这辈子真是值了啊!村里哪家的老太太能有我这么有福气呢?不仅能吃到白馍馍,还能坐上火车卧铺呢!”
刘婆子越想越得意,她琢磨着等回到村里后,一定要好好地跟几个相好的媳妇子们炫耀一番。
然而,她并不知道的是,自从她来到部队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村里去了。
林燕此时看出了她婆婆的不自在,她坐在婆婆身边,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部队家属院儿的日常以及一些家属的趣事。
刘婆子听得入神,脸上的紧张和不安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欣慰的笑容。
这时,外面传来敲门声,原来是季婉让顾安送来了一些自家种的菜,说让大娘尝尝鲜。
刘婆子感动得眼眶都红了,她觉得这部队的人真好,以后在这儿肯定能过得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