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笼罩下的铁门关,战火仍在燃烧,惨叫声、喊杀声、金属交鸣声此起彼伏,宛如一场疯狂的交响曲。
史进站在关前的一座高台上,手中紧握着一杆长枪,眼神如鹰般锐利。
火光映照在他那刚毅的脸上,更显威严。
“传令下去,全军肃静!”史进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瞬间压制住了周围的喧嚣。
战马的嘶鸣声、士兵的喘息声,瞬间变得微弱,整个战场仿佛被一层神秘的静谧所覆盖。
金兵的队伍已经彻底崩溃,他们赤身露体,或抱头鼠窜,或狼狈逃窜。
史进看得清楚,这些曾经不可一世的金兵,如今狼狈不堪,甚至有人连盔甲都来不及穿,赤裸着上身,在黑夜中疯狂逃命。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豪情,这份胜利来得如此迅猛,甚至让他有些难以置信。
“将军,是否要追击这些赤身露体的金兵?”张十三的语气中带着些许激动,眼中闪烁着杀意。
他是史进的得力干将,战斗力极强,对于追击敌人总是充满渴望。
史进摇了摇头,沉声道:“不必了。这些金兵已经溃不成军,再追下去只会浪费兵力。我们要做的,是搜捕剩下的金兵,确保铁门关的安全。”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冷静和果断,让人不禁感到安心。
“可是……”张十三有些不甘,但见史进目光如炬,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他知道,史进的决定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绝不会轻易改变。
“你带一队人守住后门,防止金兵逃跑。”史进命令道,语气不容置疑。
“是,将军!”张十三敬了一个军礼,转身带领一队士兵前往后门。
他的心中虽然有些不甘,但对史进的信任让他毫无迟疑。
史进则带领亲兵,大步走向关中的最大府邸。
这座府邸巍峨壮观,显然是金兵将领的居所。
府邸的门已经被踹开,士兵们正在里面仔细搜查。
史进走进府邸,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
屋内的火光映照着满地的金银珠宝和破碎的家具,显然在这场战斗中,这里也未能幸免。
史进环顾四周,目光如炬,突然,一名亲兵从屋内走出,手中捧着一块金牌,兴奋地说道:“将军,我们找到了这个!”
史进接过金牌,仔细端详。
金牌上刻着繁复的花纹,中央刻着一个“统”字,显得十分庄重。
这显然是金兵都统的信物。
“继续搜查,核实身份。”史进冷静地命令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谨慎。
亲兵们继续在府邸内搜查,而史进则站在门前,沉思着。
他心中明白,这枚金牌不仅仅是战利品,更是一个重要的线索,可能揭示出金兵的高层指挥结构。
随着天色渐亮,各部的搜查也逐渐结束。
史进站在关前,听取各部将领的汇报。
最终,他得知整个铁门关只抓到了五个俘虏,其余金兵要么被杀死,要么逃得无影无踪。
这五个俘虏中,有两人身份较为重要,其中一个自称是金兵都统的副将。
“将军,据俘虏交代,这次攻打交由完颜宗翰亲自指挥。”一名将领报告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惊讶。
史进眉头一挑,心中暗自思索。
完颜宗翰,金国的名将,此次亲自指挥攻关,却以惨败收场,这对金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然而,他也明白,这场胜利虽然来得迅速,但却只是暂时的。
“传令下去,将这些俘虏严加看管,不得有丝毫松懈。”史进命令道,语气冷峻而坚定。
将领们纷纷应声,开始执行命令。
史进则站在高台上,眺望着远方的天际。
天边已经微微泛起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史将军,您觉得这场胜利,对我们接下来的战局意味着什么?”许贯忠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史进转过身,目光中闪烁着复杂的情感:“这场胜利虽然可喜,但立的功劳太过烫手,金国会更加警惕,我们必须做好更充分的准备。”他的话语悠长而深沉,仿佛在提醒众人,这场战争还远未结束。
他知道,这场胜仗赢得漂亮,却也赢得凶险。
金国绝不会善罢甘休,恐怕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这份功劳,就像一块烧红的烙铁,握在手里,既荣耀,又灼热。
“弟兄们,都过来!”史进对着还在打扫战场的士兵们吼了一嗓子,声音洪亮,盖过了风声和残余的火苗噼啪声。
士兵们闻声,迅速集结,一个个脸上都带着胜利的喜悦,盔甲上还沾染着敌人的血迹,在火光下闪烁着狰狞的光芒。
“弟兄们,咱们这次打了个胜仗,痛快!但是,金国人不会就这么算了的。”史进环视着众人,语气沉稳,“这铁门关,咱们是守不住的。金国人缓过劲儿来,必定会卷土重来,到时候,咱们这点人马,恐怕就要交代在这里了。”
士兵们听了,脸上的喜悦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凝重。
他们都是经历过战火洗礼的老兵,自然明白史进说的是实情。
“将军,那咱们怎么办?”张十三忍不住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史进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嘴角微微勾起:“咱们要走!把铁门关能带走的东西,全都带走!带不走的,就烧了它!不能给金国人留下一砖一瓦!”
“烧了铁门关?!”士兵们顿时哗然。
“没错,烧了它!”史进的声音斩钉截铁,“金国人想用这里当跳板,进攻咱们大梁,咱们就让他们竹篮打水一场空!让他们知道,咱们大梁的土地,不是那么好侵犯的!”
史进的话,如同烈火一般,点燃了士兵们心中的斗志。
他们都是血气方刚的汉子,宁可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
“将军,咱们听您的!烧了铁门关!”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震天动地。
史进满意地点了点头,大手一挥:“立刻行动!搜集关内所有有用的物资,粮食、武器、金银,能带走的都带走!带不走的,就一把火烧了!记住,动作要快,不能给金国人留下任何机会!”
命令下达,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如同一群辛勤的蚂蚁,开始搬运物资。
整个铁门关,顿时变得热火朝天。
粮食被装上马车,武器被打包成捆,金银珠宝被塞进箱子。
士兵们忙碌着,脸上都带着兴奋的表情。
这可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可以光明正大地“拿”敌人的东西,谁也不会手软。
当然,也有一些士兵,偷偷地往自己的怀里塞一些金银,史进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打了胜仗,总要让弟兄们捞点好处。
傍晚时分,铁门关内已经空空如也,所有能带走的物资,都被搬运一空。
史进站在城楼上,看着堆积如山的柴火,眼中闪烁着火焰般的光芒。
“点火!”他一声令下,士兵们立刻将火把扔向柴堆。
顷刻间,火焰腾空而起,吞噬着铁门关的每一寸土地。
熊熊燃烧的火焰,映红了半边天空,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燃烧殆尽。
史进看着眼前这片火海,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豪情。
他知道,这把火,不仅仅烧毁了铁门关,也烧毁了金国人的野心!
大火足足烧了一夜,将整个铁门关烧成了一片废墟。
第二天清晨,史进率领着队伍,浩浩荡荡地离开了这片焦土。
他们满载而归,带着胜利的喜悦,也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而就在他们离开后不久,檀州的增援兵马,才姗姗来迟地赶到古北口。
汴京,崇政殿。
往日里金碧辉煌的大殿,此刻却笼罩着一层凝重的气氛。
晁盖高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阴沉,一言不发。
晁雄征站在他的身旁,眉头紧锁,目光扫视着殿内的众人。
蒋敬、林冲、卢俊义、许贯忠、朱武等一干重臣,都站在殿内,一个个神情严肃,大气都不敢出。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御案上的一份战报上。
这份战报,正是从铁门关送来的。
战报上,详细地描述了史进突袭铁门关,大败金兵的经过。
按理说,打了胜仗,应该高兴才对。
但是,这份战报,却让所有人都感到了一丝不安。
因为,战报上还提到了一件事。
那就是,金国人派出了海东青,袭击了大梁的飞船。
虽然,战报上并没有详细说明海东青袭击飞船的原因,但是,所有人都明白,这件事绝不简单。
“诸位爱卿,都说说吧,这件事,咱们该如何应对?”晁盖终于开口了,声音低沉而威严。
许贯忠和朱武对视一眼,率先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此事或许只是一个误会。”许贯忠拱手道,“海东青乃是金国特有的飞禽,性情凶猛,或许只是偶然飞到了飞船附近,才会发生袭击事件。”
朱武也点头赞同:“臣也认为,此事不宜过早下定论。毕竟,咱们和大金,目前还是盟友关系,若是因此事而大动干戈,恐怕会得不偿失。”
“误会?”晁雄征冷笑一声,“许大人,朱大人,你们也太天真了吧?海东青的飞行高度有限,怎么可能飞到飞船附近?而且,就算是不小心飞到了,也不可能主动攻击飞船吧?这分明就是金国人故意挑衅!”
许贯忠和朱武被晁雄征怼得哑口无言,一时语塞。
蒋敬见状,连忙站出来打圆场:“太子殿下息怒,许大人和朱大人,也是为了大局着想。毕竟,咱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经济,增强国力,若是和金国开战,恐怕会影响到咱们的计划。”
“那依蒋大人的意思,咱们就忍气吞声,任由金国人欺负不成?”晁雄征反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
蒋敬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道:“太子殿下误会了,臣的意思是,咱们可以先礼后兵。先派使者前往金国,向金国皇帝,提出严正抗议,要求金国皇帝,交出肇事者,并赔偿咱们的损失。若是金国皇帝,不肯答应,那咱们再考虑动武也不迟。”
蒋敬的提议,可谓是滴水不漏,既维护了大梁的尊严,又避免了战争的风险,可谓是两全其美。
晁盖听了,微微点了点头,似乎对蒋敬的提议,颇为赞赏。
“陛下,臣以为,蒋大人的提议可行。”林冲也站出来说道,“咱们可以先派使者前往金国,探探金国人的口风,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意思。若是金国人态度强硬,那咱们就只能做好开战的准备了。”
晁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好,就依蒋爱卿的提议,先派使者前往金国,向金国皇帝,提出严正抗议,要求金国皇帝,交出肇事者,并赔偿咱们的损失。”
“臣等遵旨!”众人齐声应道。
“此事,就交给蒋爱卿负责吧。”晁盖看着蒋敬,语气温和地说道。
“臣遵旨!”蒋敬躬身领命。
“至于开战之事……”晁盖的目光扫视着殿内的众人,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诸位爱卿,也要做好准备。一旦金国人拒绝赔偿,那咱们就只能用武力,来扞卫咱们大梁的尊严了!”
“臣等遵旨!”众人再次齐声应道,声音洪亮,震耳欲聋。
崇政殿内,气氛变得更加凝重。
所有人都明白,一场大战,恐怕就要来临了。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许贯忠忽然上前一步,打破了这压抑的氛围。
“何事?”晁盖问道。
“那海东青袭击飞船,究竟是完颜宗翰的个人行为,还是金国的授意?臣以为,此事必须要查清楚,否则,贸然开战,恐有不妥。”许贯忠一字一句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晁盖闻言,眉头紧锁,沉吟不语。
是啊,这个问题,才是最关键的。
如果海东青袭击飞船,是完颜宗翰的个人行为,那或许还有回旋的余地。
但如果是金国的授意……
那这场战争,恐怕就无法避免了。
“此事,朕会派人去查清楚的。”晁盖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
“陛下,臣愿前往金国,查明真相!”一直沉默不语的林冲,忽然站了出来,抱拳说道。
他的眼神坚定而锐利,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剑,散发着逼人的寒光。
### 第564章 铁门关捷报传汴京(续)
崇政殿内的气氛,如同凝固的琥珀般沉重。
林冲的请命,像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了阵阵涟漪。
晁盖的目光落在林冲身上,久久不语,仿佛要将他看穿。
“林爱卿,你确定要亲自前往金国?”晁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林冲毫不犹豫地点头,眼神坚定如磐石:“陛下,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定会查明真相,为陛下分忧!”
这份决绝,让晁盖他深知林冲的忠诚和能力,也明白此行凶险万分。
金国如今正是风声鹤唳之时,贸然前往,稍有不慎,便会落得个有去无回的下场。
“好!朕准了!”晁盖一锤定音,语气中带着一丝决然,“朕命你为钦差大臣,即刻启程前往金国,务必查明海东青袭击飞船的真相!”
“臣遵旨!”林冲再次抱拳,声音洪亮,响彻大殿。
“另外,”晁盖顿了顿,目光扫视着殿内的众人,“传朕旨意,命边境各部加强戒备,严防金国偷袭!同时,命兵部加紧操练兵马,储备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臣等遵旨!”众人齐声应道,声音震天动地。
一道道命令,如同利箭般射出,传向大梁的四面八方。
整个汴京,乃至整个大梁,都开始运转起来,如同一个巨大的战争机器,蓄势待发。
就在众人以为事情告一段落之时,一名身着戎装的将士,神色慌张地冲进大殿,跪倒在地,声音颤抖地说道:“陛下,急报!河北传来战报!”
“呈上来!”晁盖眉头一皱,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战报被呈到晁盖面前,他迅速展开,目光扫过,脸色骤然变得铁青。
“史进……他……他竟然……”晁盖的声音微微颤抖,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陛下,发生了何事?”晁雄征连忙上前,关切地问道。
晁盖将战报递给晁雄征,声音沙哑地说道:“你自己看吧!”
晁雄征接过战报,仔细阅读,脸色也随之变得凝重起来。
战报上说,史进在得知金国派海东青袭击飞船后,勃然大怒,认为金国此举是对大梁的挑衅。
于是,他率领一支精锐骑兵,突袭了金国大营,成功炸死了完颜宗翰!
“这……这史进,真是胆大包天!”晁雄征看完战报,倒吸一口凉气,语气中带着一丝震惊。
“他是真英雄!”出乎意料的是,一直沉默不语的卢俊义,忽然开口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敬佩,“金国人欺人太甚,史进此举,乃是为我大梁扬眉吐气!”
“卢爱卿所言极是!”晁雄征也点了点头,赞同道,“金国人既然敢挑衅在先,就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史进做得对,就应该给他们一个教训!”
“可是……”蒋敬有些担忧地说道,“史进杀了完颜宗翰,金国必定不会善罢甘休,恐怕会引发更大的战端啊!”
“那又如何?”晁雄征冷笑一声,“难道咱们怕了他们不成?金国人想打,咱们就奉陪到底!朕倒要看看,他们有多少兵马,够咱们杀的!”
“太子殿下所言甚是!”林冲也开口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金国人若是敢来,咱们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殿内,群情激昂,战意沸腾。
晁盖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也燃起了一股熊熊烈火。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做好迎战的准备吧!”
“传朕旨意,命边境各部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随时准备迎击金国入侵!同时,命各州府加紧征兵,筹备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臣等遵旨!”众人齐声应道,声音震耳欲聋。
整个大殿,都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一场大战,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汴京城外,一辆马车缓缓驶出,向着北方疾驰而去。
马车里坐着的,正是奉命出使金国的林冲。
他凝视着远方的天空,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能穿透一切迷雾。
“此行,不知是福是祸……”林冲喃喃自语道,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
突然,马车猛地一震,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林冲皱着眉头问道。
车夫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大人,前面有人拦路!”
林冲掀开帘子,向外看去,只见一个身穿黑衣的蒙面人,手持长剑,拦在路中央,浑身散发着一股令人心悸的杀气。
“来者何人?”林冲冷声问道,
蒙面人并没有回答,只是缓缓举起手中的长剑,遥遥指向林冲,语气冰冷地说道:“奉命取你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