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粥回到了村里,没多久,王鹏举派去收甘蔗的人也回来了,足足三大车,有两千多斤。
听起来很多,实际上去头去尾再削皮之后就不剩多少了。
大家伙看见甘蔗,村规也不背了,纷纷跑来围观周粥熬糖。
糖这种东西对老百姓来说,完全算得上是奢侈品,只有贵族、富商等少数人能够享用,普通百姓一般是吃不到的,或者说根本舍不得吃。
在中原,买一斤糖的钱能买近两百斤大米,哪怕在岭南这种原产地,也便宜不了多少。
利润虽然比不上几乎没成本的冰,但也低不到哪里去。
当然,对于幸福村的群众来说,这都不是重点。
论赚钱,他们已经有冰铺和盐了。
论待遇,附近十里八村,哪怕是有些小地主家的日子都未必能有他们过得好。
之所以这么关注这糖,是因为它好吃。
不仅好吃,他们还从周粥口中听说了好多需要用到糖的食物,哪怕从来没有见过,光带入周粥的描述去想象,就已经足够诱人。
一根根洗净削了皮的甘蔗被送入石碾中,汁水顺着石槽流入木桶,如此一来,甘蔗汁就得到了。
毕竟是第一次尝试,周粥没有用多少甘蔗汁,用的也是现砌的小火炉和一口小锅。
一开始就跟烧水一样,甘蔗汁会沸腾起来,随着熬煮的时间变长,甘蔗汁越发浓稠,颜色变深,也开始出现绵密的气泡。
周粥毕竟也是炒过糖色的人,感觉这颜色应该快好了,于是拿走了一些柴,控制火变小,手头也开始不断搅拌。
其他人看着这神奇的一幕,空气中也因此弥漫着一股甜腻的香味。
“这是快成了吧?”
“感觉快成了。”
“那么一大锅最后熬出来就这么点?”
“这是不是就是姑娘之前说的,把甘蔗汁中的水份剔除出去,剩下的就是糖了。”
“豁!好像是哦!”
忽然有人从身后对说话那人进行了一个锁喉:“我去,你是不是背着我偷偷学习了!”
“谁背着你偷偷学了?我这是光明正大学的,谁让你上课不认真听?”
“……”
周粥很快开始觉得手上的动作开始出现阻力,有些犹豫要不要现在就将锅子抬起来,但就在她犹豫的这一秒,一股焦糊味出现在她的鼻腔中。
糖——糊了。
她急忙将锅子抬起,试图抢救,然而锅底却是有余温的,锅中的糖的颜色几乎是片刻间就完成了变化,救都救不了。
这时候还没有炒糖色的说法,哪怕是天天待在厨房做饭的大厨,也不得不感叹一句“熬糖也太难了”。
别看前面的步骤看起来简单,可稍微下过厨的人一看就知道,这火候非常重要,或者说这火候就是成糖的关键。
王鹏举用筷子挑了一点尝了尝,安慰周粥道:“姑娘,好吃呢!”
周粥看着锅里黑乎乎的糖,她不用尝也大概知道那是什么味道,这锅糖没彻底糊,所以成了焦糖,就是那种苦甜苦甜的感觉,但这并不是她想要的。
“大家先把这锅糖分了吧,一会儿我再试试。”
既然不能在锅中熬过火,那在它开始冒泡的时候就直接把锅端下来,用铁锅的余温将糖熬到需要的程度不就好了?
大家伙开心地叫了起来。
虽然不知道周粥想做到什么程度,但有得吃都是好的。
这点糖不够这么多人分,于是王鹏举将这些糖重新用水化开,这样一人就能喝上一碗温温的甜水了。
周粥注意到糖被化开后,底部出现了焦糊的沉淀物,能够明显看出其中甘蔗的纤维。
她知道了,应该是这些沉淀物的问题。
最开始出现的焦味应该是这些沉淀物导致的,等她抬起的时候就来不及了。
不对,应该说是这些沉淀物提醒了她,这糖到火候了,下一次,她就知道什么时候该把锅抬起来。
这样一来,桶里的甘蔗水必须得沉淀一段时间才能用。
周粥来到装着剩余甘蔗水的桶边,熬糖花了不少时间,现在里边大的甘蔗纤维已经沉底,但还是能看见水中的絮状物。
这些絮状物又要如何祛除呢?
周粥最先想到的是用纱布过滤,但纱布能够过滤掉大的杂质,却无法完全祛除这些絮状物,必须得想个别的方法将它吸附走……
嗯?
吸附?
这不就跟制盐的时候,需要祛除海水中的杂质一样吗?
草木灰有极强的吸附作用,可以用草木灰试试。
还有黄泥,之前在磐石坞时,她就用黄泥过滤过水中的杂质,获得更加清洁的水。
但将黄泥用在制糖上,周粥还想不到合适的方法。
管他的,先用草木灰试一下。
周粥想到就做,她又从桶里盛了一些甘蔗汁出来,往里边撒了一大把草木灰,开始搅拌。
一旁的人看见她撒草木灰的动作,下意识就想出声,但忽然又想到他们之前制盐时的过程,又闭上了嘴。
那些脏兮兮的粗盐就是通过这一步变得雪白的,兴许糖也是如此呢?
周粥搅拌了一会儿,将搅拌后的甘蔗汁再次静置,直到汁水澄清透亮,将上边这一层倒入锅中。
这一次她比第一次尝试从容了不少,前面的步骤几乎不用管,一直到汁水再次变得浓稠起来,她才开始控制火候。
然而这一次,她却发现糖水还在透明的时候就开始冒泡,这跟上一次的情况不一样。
上一次糖开始冒泡时,颜色已经开始变黄了,可这一次,颜色明显比之前要浅得多,浓稠度却已经和之前黄色时候差不多。
难道是草木灰的作用?
草木灰也能吸附红糖中的色素?
好像是有这么个说法,周粥有些记不清了。
不过光靠草木灰好像不行,因为随着熬煮,糖的颜色依旧在变深,应该之后还有什么步骤才对。
这一次,周粥在感觉差不多的时候就将锅子端了起来,持续搅拌。
嗯……冷却后没能成型,再放回炉子上加热时,又不小心热过头,又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