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说道:
白鱼出现的吉兆可太厉害了,预示着周家将要兴盛,会有祥瑞。八百诸侯都称赞有德之人,千年以来大家都歌颂那些辅佐君主的人。堂堂的战阵演练,三三排列,正正的旗门,六六成行。及时雨一般的军队到来,老百姓都很高兴,成汤的基业可就这么消亡啦。
话说袁洪调兵到孟津驻扎,去阻挡诸侯的咽喉要道。这里先不说他。
且说渑池县的张奎日夜盼着朝歌的救兵,忽然有报马跑到府里报告:“天子招了新元帅袁洪,调了二十万兵马驻扎在孟津,去阻挡诸侯;没见发兵来救渑池。”
张奎听了大吃一惊,说:“天子不发救兵,这城可怎么守啊!况且前面有周兵,后面有孟津的四百诸侯前后夹攻,这可是要失败的节奏呀。现在反而不救这里,可咋办呢?”
他急忙和夫人高兰英一起商量。夫人说:“估计咱们两人也能挡住周兵。现在袁洪挡住孟津,南北的诸侯也不能抄咱们的后路。只要打听着袁洪打了胜仗,要是破了南北二侯,我再和你合兵一处,一起去破周武,肯定没有打不胜的道理。咱们现在就想法守城,别和周将对战;等他们粮食吃完,兵马疲惫,咱们一战成功,没有攻不下来的。这可是万全之策呀。”
张奎心里还是犹犹豫豫,不太确定。
且说姜子牙看到渑池这么个小县城,攻打不下来,还折损了好多将官,在中军里纳闷,暗暗点头叹气:“可怜这些扶保君主、安定国家的英雄,披肝沥胆地打仗,结果只留下遗言在这儿,这身子可都化为乌有啦!”
姜子牙正在那儿伤怀呢,忽然辕门官来报告:“有一个道童求见。” 姜子牙传令:“让他进来。”
不一会儿,只见一个道童到帐下行礼说:“弟子是夹龙山飞龙洞惧留孙的门人。因为师兄土行孙在夹龙山猛兽崖被张奎害死,我师父知道这是上天注定的,救不了他;不过过渑池这事儿还是有办法的。我师父特地让弟子来这儿送封信,师叔看了就知道是咋回事儿啦。”
姜子牙接过信来,展开一看,信上说:
“道末惧留孙给大元帅子牙公写信:之前土行孙命中注定在猛兽崖死在张奎手里,这是天数难逃呀,贫道只能望着山崖哭泣啦,说起来可太让人长叹啦!现在张奎擅长守城,一时半会儿很难打下来,不过他的气数也该尽了。子牙公可别耽误,让杨戬拿着我的符印先在黄河岸边等着,等杨任、韦护追过来抓住他。取城的话只用哪吒、雷震子就够啦。子牙公得亲自用调虎离山计,肯定能一战成功。这么做以后前路自然平坦。等封神之后,咱们再见面吧。不再多说啦。”
姜子牙看完信,打发童子回山。
当天姜子牙传令:“哪吒领令箭,雷震子领令箭,按我说的去办,…… 杨戬、杨任领柬帖,…… 按上面说的做。韦护领柬帖,…… 照柬帖上的指示行动。”
姜子牙都吩咐完了。到了晚上,周营里炮声响起,三军大喊着,朝着城下杀过来。张奎急忙上城,想尽办法守护,不管他怎么防御,一时半会儿还是攻不下来。
姜子牙知道张奎擅长守城,就暂且鸣金收兵。
第二天快到中午的时候,姜子牙请武王上帐相见,说:“今天请大王和老臣出营,看看渑池县城池的情况,好想想怎么攻取。”
武王可是个忠厚的君子,马上答应说:“我愿意去。”
当时就和姜子牙出了营,到了城下四处查看。姜子牙用手指着说:“大王要是破这个城,得用轰天大炮,才能攻打下来;这样这城很快就能攻破啦。”
姜子牙和武王正在那儿指画着怎么攻城呢,只见渑池城上的哨探士卒跑去报告张奎:“启禀老爷:姜子牙和一个穿红袍的在城下查看城池呢。”
张奎听了报告,马上上城一看,果然是姜子牙和武王在城下,周围指指点点的。
张奎心里想:“姜尚太欺负人啦!就因为我这几天坚守城池,不和他对战,他就这么大胆,到我城下,毫无顾忌,根本不把我当回事儿,觉得我这儿没厉害人物呀。”
他马上城下对夫人说:“你用心坚守这城,我出城去杀了他们,除掉这个大患。”
夫人上城观战。张奎骑上马,拎着刀,打开城门,骑着马飞奔过来,大声喊道:“姬发、姜尚!今天你们可死定啦!”
这可真是:
计划好了在月中抓住玉兔,谋略成功在日里捉住金乌。
姜子牙和武王拨转马头往西跑。张奎在后面追,周营里一个将官都不出来接应,张奎就放心大胆地追。
追了差不多三十里,只听见金鼓齐鸣,炮声响亮,三军大喊,声音震动天地,周营里大小将官都出营,朝着城下杀过来。
高兰英在城上全身披挂守护城池,忽然听到周营里又响起炮声,不知道咋回事。
忽然城上哪吒落下来,现出三首八臂,脚踏风火轮,挥舞着火尖枪杀过来。
高兰英急忙上马,用双刀抵住哪吒。两个人在城上不好交手,高兰英骑着马下城,哪吒在后面追赶。
雷震子展开双翅,飞上城来,挥动黄金棍,把城上的军士打散,随后砍断关锁,周兵进了城。
高兰英一看情况不妙,正想拿出葫芦放太阳神针,已经来不及了,被哪吒一乾坤圈,打中头顶,翻身落马,哪吒又一枪,她就这么死了,直接往封神台去啦。
有诗为证:
为了成汤坚守这孤城,今天死了可真让人伤心。保全了气节和忠心,名声不朽,这女中贞烈的名声万年传扬。
话说雷震子、哪吒进了渑池县,军士们看到主母被打死了,都趴在地上请求投降。
哪吒说:“都饶你们不死,等元帅来安抚百姓。”
哪吒又对雷震子说:“道兄你在城上守着,我去接应师叔和武王,可别让主公受惊。”
雷震子说:“道兄可别迟疑,赶紧去吧。”
好个哪吒!蹬起风火轮,往正西方向赶去。
只见张奎追姜子牙差不多二十里远的时候,只听见炮声四起,喊声大振,心里特别惊疑,也不追姜子牙了。
姜子牙在后面大声喊道:“张奎!你渑池已经丢啦,还不投降?”
张奎心慌了,知道中了计,勒转马头往回跑;天色又黑,正好遇到哪吒现出三首八臂迎上来。
哪吒大骂:“逆贼!你今天还不下马受死,还等啥呢?”
张奎大怒,挥舞着刀就砍。哪吒急忙用枪招架。
没打几个回合,哪吒又祭起九龙神火罩。张奎知道这法术厉害,把身子一扭,钻到地下去了。
哪吒看到张奎提前跑了,想起土行孙的事儿,心里不觉一阵悲悼,往前去迎接武王。
张奎急忙跑到城下,看到雷震子站在城上,知道城池已经被攻陷,夫人也不知道是死是活,心里想:“不如往朝歌去,和袁洪合兵一处,再想办法。”
话说哪吒上前迎接武王和姜子牙,一起回到渑池县,让大军进城驻扎,又把城上周将的首级收殓起来,设了祭祀,在高坡的地方安葬了。这里先不说啦。
只见张奎全身披挂,施展地行术,往黄河大道跑去,速度如风,像飞云闪电一样快。
话说杨任远远地看见张奎从地底下跑过来,杨任告诉韦护说:“道兄,张奎来了。你可得小心点,别让他跑了。你看我手往哪儿指,你就往那边祭起降魔杵镇住他。”
韦护说:“谨遵命令。”
再说张奎正跑着,远远看见杨任骑着云霞兽,手心里两只神光四射,往下看着地,大声喊道:“张奎,别跑!今天你可逃不掉啦!”
张奎听了,吓得魂不附体,不敢停留,施展地行法,“刷” 的一声,一会儿就跑了一千五百里远。
杨任在地上催着云霞兽,紧紧追赶。韦护在上面只看着杨任;杨任只看着张奎在地底下;三个人这么一配合着追赶!这可真是:
上边韦护看着杨任,杨任拼命追着 “七杀神”。
话说张奎在地下看见杨任紧紧跟在头上:张奎往左跑,杨任也往左边追;张奎往右跑,杨任也往右边追。
张奎没办法,只能往前飞奔。看着跑到黄河岸边,前面有杨戬拿着柬帖在黄河岸边专门等着。
只见远远地杨任追赶过来,杨任也看见了杨戬,就大声喊道:“杨道兄!张奎来了!”
杨戬听了,急忙用三昧火烧了惧留孙指地成钢的符篆,站在黄河岸边。
张奎正跑着,刚到黄河边,只见四周像铁桶一样,半步都动不了,往左撞撞不通,往右撞也撞不通,转身往回跑,后面也像铁壁一样挡住了。
张奎正慌得不知所措,杨任用手往下一指;半空中韦护把降魔杵打下来。
这降魔杵可是镇压邪魔、护持三教的大法之物,可怜张奎哪里受得了。
有诗为证:
一道金光从空中升起,五彩云霞一起助力。鬼怪碰到它都没了踪迹,邪魔遇到它都化为乌有。皈依三教,被称为慈善之物,镇压诸天,护法威力无穷。今天在黄河除掉了 “七杀”(指张奎),千年的英气贯穿长虹。
话说韦护祭起降魔杵,把张奎打成了粉末 —— 他的一缕灵魂也往封神台去了。
三位门人打了胜仗,一起来见姜子牙,把打死张奎,追到黄河边的事儿,说了一遍。
姜子牙可高兴了,在渑池县住了几天,选了个日子起兵。
那天,整顿好人马,离开了渑池县,朝着黄河进发。当时临近隆冬,众将官们穿着一层又一层的铁铠,还有一层又一层的征衣,寒气特别厉害。这寒气到底啥样呢,有一段赞词可以形容:
厚厚的被子都没了暖气,把手放在袖子里就像揣着冰一样。败落的叶子上挂着霜花,苍松上挂着冻得叮当响的铃铛。地面因为寒冷都裂开了,池塘里的水都冻成冰了。渔舟上空空的钓线,仙观里都没人走动。樵夫发愁柴少,王孙们喜欢多弄些炭来取暖。出征的人穿得像铁一样厚重,诗客们的笔都好像冻住了写不了字。皮袄都还嫌薄呢,貂皮大衣都还觉得不够保暖。老和尚坐在蒲团上都冻得僵硬了,在纸帐里的旅人被冻得魂都惊飞了。别惊讶这寒威这么重,军队行动起来军令像雷霆一样不可违抗。
话说姜子牙的人马到了黄河边,左右的人报告给中军。姜子牙吩咐:“去借老百姓的船。” 每只船都给五钱工食银,一只船都不白用,老百姓们都安居乐业,没有不欢呼感恩的,这可真是 “及时雨一样的军队”。
姜子牙传令,另外准备一双龙舟,用来载着武王。姜子牙和武王坐在中舱里,左右的人划着船,往河中间进发。只听见黄河里波浪滔天,风声呼呼作响,把武王坐的龙舟在浪里颠来颠去。
武王说:“相父,这船为啥这么颠簸呀?” 姜子牙说:“黄河水很急,平常起浪的时候,浪头也不小;况且今天有风,这又是龙舟,所以才这么颠簸。”
武王说:“推开舱门,让我看一看,怎么样?” 姜子牙和武王推开舱门一看,好大的浪啊!这黄河的层层波浪啥样呢,有诗为证:
波浪洋洋,光芒好像要侵到月亮那儿,浩浩荡荡,影子好像要浮到天上去。这灵秀的水派能吞下华山,长长的水流能贯穿百川。千层凶恶的浪翻滚着,万层峻峭的波颠来颠去,岸口没有渔火,沙头有鹭鸶在睡觉。茫茫的像大海一样,一眼望不到边。
话说武王一见这黄河,白浪滔天,一眼望不到边,吓得脸都变色了。那龙舟在浪里,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忽然有个漩涡,水势分开,一声响亮,有一条白鱼跳到船舱里来了,把武王吓了一跳。
那鱼在船舱里,左蹦右跳,能蹦四五尺高。武王问姜子牙:“这鱼跳进船里,是吉是凶呀?”
姜子牙说:“恭喜大王!贺喜大王!鱼跳进大王的船里,预示着纣王该灭了,周室要兴盛了,正应了大王要继承成汤拥有天下呀。”
姜子牙传令:“让厨师把这鱼煮了,给大王享用。” 武王说:“不行。” 还是命令把鱼扔回河里。
姜子牙说:“这鱼跳进大王的船里,怎么能舍弃呢,正所谓‘天赐的东西不拿,反而会遭殃’,按道理应该吃了它,不能轻易扔掉。”
左右的人领了姜子牙的命令,赶紧让厨师把鱼煮了。不一会儿鱼煮好了献上,姜子牙命人把鱼赐给众将。
过了一会儿,风平浪静,龙舟已经渡过了黄河。
只见四百诸侯知道周兵已经到了,准备前来迎接武王。姜子牙知道武王是仁德的君主,肯定不会欺负其他诸侯;但又怕众诸侯尊称武王,让武王心里不安,这样大事可就办不成了。得先吩咐好了,然后再让他们相见,最好别露出破绽;等打败纣王之后,再做打算。
于是对武王说:“现在船虽然靠岸了,大王先还在船里等着,等老臣先上岸,陈设好器械,整肃好军威,向诸侯展示我们的武力,立好营栅,然后再来请大王。”
武王说:“就听相父的安排。”
姜子牙先上了岸,率领大队人马到了孟津,安下营寨。众诸侯都到中军来见姜子牙。姜子牙迎接他们上帐,互相行礼完毕,姜子牙说:“各位君侯见武王的时候,先别说讨伐君主、拯救百姓这些话,就说是来观察商朝的政治,等打败纣王之后,再商量别的事儿。”
众诸侯都很高兴,都按照姜子牙说的办。姜子牙让军政官和哪吒、杨戬前去迎接武王。
后面又有西方二百诸侯跟着渡过黄河,和武王的车驾一起前进。这可真是天下诸侯会合,和平时可不一样。这场景啥样呢,有诗为证:
今天诸侯在孟津会合,纷纷的杀气布满江边的尘土。旌旗朝着太阳飞舞,上面有龙凤的图案,剑戟迎着霜雪,连鬼神见了都要哭泣。士卒们雄赳赳的,歌颂着太平日子,军民们济济一堂,庆贺遇到了仁德的人。要知道世道该亨通太平了,四海的百姓都在歌颂,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象。
且说袁洪在营里,只见报马启禀说:“现在武王的兵到孟津安下营寨了,还会合了诸侯,请元帅定夺。”
殷破败听了,急忙上前说:“周武是天下叛逆的首领,自从兴兵到这儿,所到之处都打了胜仗;军威特别锐利,元帅可不能轻视,一定要整兵备战。”
袁洪说:“参军说得对,不过姜尚也就是个磻溪的村夫,能有啥本事,都是那些守关的将士不用心,才让他们侥幸成功。参军放心,看我打一仗,让他们片甲不留。”
第二天,姜子牙升帐,众诸侯上帐参拜,夷门伯武高逵说:“启禀元帅:诸侯们六百个都在这儿驻兵,都不敢擅自用兵,就在这儿守着,只等武王大驾来临,听凭武王裁决。今天要是不先抓住袁洪,那他还以为自己很厉害,都不知道上天派来的官吏是不能与之对抗的。希望元帅早点安排。”
姜子牙说:“贤侯说得很好。我得先下战书,然后在孟津会兵,这样才能向天下展示,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打败纣王这样的恶人。”
大家都很高兴。姜子牙赶紧写战书,派杨戬到成汤的营里去下战书。
杨戬领了命令,到成汤营前下马,大声喊道:“奉姜元帅的命令,来下战书!”
探事的小校报告给中军,袁洪听说周营来下战书,急忙命令左右:“让他进来。”
只见军政官来到营门,让杨戬进见。杨戬到中军帐见袁洪,呈上战书。
袁洪看完战书,说:“我不写回书了,就约定明天会兵吧。”
杨戬回到中军,见了姜子牙,说约定明天会兵。
姜子牙传令给众诸侯:“明早会兵。” 大家都各自准备去了。
第二天,周营炮声响起,姜子牙调出大队人马,六百诸侯一起出来,中间是姜子牙的人马,都打着大红旗;左边是南伯侯鄂顺,右边是北伯侯崇应鸾,到处都是五色的旗帜,真的像盔甲堆成的山,兵甲组成的海,威势像老虎一样,英雄们像猛虎一样。
布好阵势,三军大喊,冲到军前,哨马报告给袁洪,袁洪和众将出营观看姜子牙的大兵队伍,只见天下诸侯像大雁的翅膀一样排开,分在左右,中间是元帅姜尚,左边有鄂顺,右边有崇应鸾。这场景有诗为证:
诸侯一起合计着攻破朝歌,这可真是神仙遇到了劫数和妖魔。百万雄师在宇宙间兴起,奇功将在孟津河建立。
姜子牙向东征讨,除掉暴虐的纣王,诸侯们拱手听从号令。妖氛滚滚,大家都争先立功,杨戬在梅山收服七圣。
话说袁洪在马上看到姜子牙身穿道服,骑着四不相,来到军前,左右排列着众位门人,后面是武王骑着逍遥马,南北分列着众位诸侯。
只见袁洪头戴银盔,身穿素铠,骑着白马,手里拿着一条宾铁棍,担在马鞍上,英雄气概十足。这袁洪到底啥样呢,有一段赞词可以形容:
头戴银盔,身穿素铠,缨络是红色的。左边插着狼牙箭,右边挂着宝剑,锋刃闪闪。横着担着宾铁棍,骑着的白马像神一样能行。在梅山下长大,在古洞中成功修炼。曾经学了阴阳诀,又得了天地的灵气。善于变化,玄妙得像个人形。在梅山数他第一,保护纣王,要灭掉周兵。
话说姜子牙上前问:“来的莫非是成汤的元帅袁洪吗?”
袁洪说:“你就是姜尚?”
姜子牙说:“我是奉天征讨、扫荡成汤的大元帅。如今天下都归周了,商纣无道,天下人都对他离心离德,他很快就要被抓住了,你这点力量,就像一杯水,怎么能救像车薪之火一样的纣王呢!你要是早早倒戈投降,还能饶你不死;要是不肯,很快就会兵败,到时候玉石俱焚,想要求得一条生路,可就来不及了。别执迷不悟,不然只会自讨苦吃。”
袁洪笑着说:“姜尚,你就知道在磻溪捕鱼,水的深浅你懂啥,如今幸好五关没有将才,才让你深入重地,你还敢花言巧语,迷惑我们吗!”
袁洪回头对左右的先行官说:“谁去把这个鄙陋的人抓来,出出天下人的气?”
旁边有个人大喊:“元帅放心,看我去成功!” 骑着马飞奔到阵前,摇着手中的枪直取姜子牙。
旁边右伯侯姚庶良骑着马,摇着手中的斧头,大喊:“匹夫慢来,有我在这儿!” 也不答话,两匹马相交,枪和斧头并举,一场大战开始了。这大战啥样呢,有诗为证:
征云在虚空里荡荡翻滚,剑戟和兵戈在扰攘中碰撞。今天姜公的第一战,孟津的竹梢都被血溅红了。
话说姚庶良手中的斧头挥舞起来那叫一个飞快,可他压根不知道常昊其实是梅山的一个蛇精。姚庶良凭着自己的真本事,一门心思就想着打赢,哪里能想到常昊的真实身份呀。结果常昊假装打不过败下阵去,姚庶良一看机会来了,赶紧催着马就追了上去。也不知道姚庶良这一追,是能抓住常昊立大功,还是会遭遇危险丢了性命,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