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妙锦?
哪有姐夫娶小姨子的道理!
胡闹!”
朱重十听完徐妙云的话,马上有些生气。
她上前将他拉在怀中,笑道:“你就不想娶?”
朱重十内心犹如十几头野马乱撞,上也不是,下也不是,“不娶!”
“真的?”
“真的!”
徐妙云笑道:“不过,妙云也觉得娶妙锦是最好的,不过得她愿意嫁过来才行。”
“胡闹,胡闹!”
朱重十甩开徐妙云,走出房间,心脏扑通的乱跳。
站在外面他吹了冷风,心情好了,许久,抄起木棍去教育孩子去了。
徐妙云看他远去的背影,叹息一声,“心口不一的家伙!”
朱重十将火气撒在了两个孩子身上,过了两个月后,数千人的一支队伍向辽西进发。
辽西大都督府,一支数千人的队伍也跟着出发,一同出来的还有夏元吉和傅让、徐增寿二人。
“维喆,老子好多年没见皇叔了。”沐英说着话,夏元吉喝着酒。
他见夏元吉不说话,一巴掌拍在他肩膀上,怒道:“你这酒鬼,在这么喝下去迟早有一天喝死你个王八犊子。”
夏元吉从去辽东就喜欢上了这没事喝一口的习惯。
辽东和辽西都是苦寒,天寒地冻的天气比较长。
喝一口酒不光解乏,还能暖身。
久而久之,夏元吉这喝酒的坏习惯就养成了。
“国公爷,您不知道,夏某对这酒……”
“这次王爷要你将儿子送到京中,你和你媳妇怎么想的?”
“还能怎么想,送呗,京中有王爷看着,还有学堂教学,可比在这强多了。”
沐英听他这话更来气,怒道:“你他娘的是真傻,还是装傻?
这特么的以后你还想再辽西待长了?”
沐英这么一说,夏元吉也想起来当初和朱重十见面的事情。
朱重十确实没有食言,大明是越来越强大,让他看到了很多希望。
要是再有那么几十年,大明更加的强大。
而且朱重十说过,要把他调回京城去任职。
夏元吉闭着眼,笑道:“国公爷,不少下官瞒您,这在外面待的久了,京中好多勾心斗角的事情,夏某还很不愿意回去。
看着辽西一天天的变化,夏某这心里就很舒服。
百姓们不管如何,有饭吃,夏某就开始。
回去还能干一些什么?”
“你小子就知足吧,过几年老子也回去了。”沐英叹口气,他出兵在外也好多年了,家里的孩子和媳妇也好几年没见到了。
几人快速前行,终于在草原上看到了一支军队。
清一色的火器和骑兵,威武不凡。
比沐英带来的军队威武许多。
辽西军的探马马上来到沐英车架边,“国公爷,前面有一支数千人的军队,看旗帜,应该是摄政王军队。”
沐英马上从车架里面走出来,远远看过去,上面大大的朱字,让他异常的高兴,在这里,只有朱重十是他的亲人。
“快,将马牵过来。”
夏元吉也走出车架,看向远处笑道:“给本官也牵过来一匹!”
二人骑上马屁,快速向前。
朱重十队伍也发现了对方,“王爷,是定国公来了。”
朱重十笑吟吟的走下马车,站在马车前面。
沐英带着夏元吉、傅让、徐增寿几人快马赶过来,几人来到他身前十几米距离翻身下马。
朱重十向前快步走过去,“英儿!”
“皇叔!”
叔侄二人相拥而泣。
夏元吉、傅让、徐增寿三人躬身行礼,“下官参见摄政王。”
朱重十撇过去,瞧了一眼夏元吉三人,拉着沐英的手走上前,一拳捶在了他的胸口,“黑了,壮了。”
“王爷!”夏元吉同样满脸的泪水,喜极而泣。
徐增寿长高了不少,朱重十走过去将这位小舅子搂在怀里,笑道:“你爹,我老丈人,让本王将你接回去,给你说了门亲事,等你回去成婚呢。”
他的话,让徐增寿小脸刷的就红上来,傅让在抱拳道:“王爷,想死末将了。”
“好孩子,你也一样,跟本王一起回去成婚!”
“哈哈哈哈。”
夏元吉和沐英开怀大笑。
两波人马汇合,朱重十笑道:“今日不走了,咱们扎营,在这里叙旧!”
手下的士兵安营扎寨,自有人去忙碌,朱重十拉着四人来到临时搭建的帐篷。
“英儿,委屈你了。”
一句话,让沐英瞬间破防。
“皇叔,侄儿心里委屈。”
“叔知道你委屈,这次是专程来看望你的,漠北的重要性你知道,朝廷花了很大的代价,死了那么多人才打下来的。
叔,相信,标儿也不想让这里反复。”
“是,侄儿知晓,只是未能见表弟最后一面,英儿心里难受。”
朱重十拉过沐英,轻声的安危,“过两年,等西北稳定了,你就回京待几年吧。”
“嗯,叔,英儿明白。”
安慰完了沐英,朱重十指着夏元吉道:“这次节奏你的儿子没意见吧?”
“没,孩子他娘高兴着呢,回京城去上学堂,能让下官两口子省不少心。”
“辽西的发展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平稳,过几年,你和沐英一起回京城,本王对你有另外的事情安排。”
夏元吉拿出随身带的酒壶,喝了一小口,朱重十见他这个模样有些皱眉。
夏元吉叹了一口气道:“王爷,这辽西就像是下官的孩子,看着他长大,看着他一点一点的变化。
下官舍不得啊,要是允许,下官还是想留在辽西。
为这一百多万的百姓做点该做的事情。”
朱重十看着夏元吉迫切的目光,他知道这些话,夏元吉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沐英见朱重十不说话,怕他生气,刚要开口,朱重十伸手制止了他。
“维喆,本王代这一百多万的百姓感谢你了!”
夏元吉赶紧起身,跪在地上,“下官……下官……”
“维喆,你的心愿本王允许,不过治理好了漠北何谈容易。
允许是几代人的付出才会看见它越来越好。
你愿意留在这里,本王应允,不过,岁数大了就得给老子回到京城去养老,听的懂吗?”
“下官,遵命!”
夏元吉已经哭成了个泪人,他跟随朱重十这些年终于明白了这位摄政王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