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在荣江府府城科举考试时,人家还出银子出力的。
就因为认识,青风才特意跑来请示老爷。
他们家老爷得了别人一点好,那可是会感谢十分的。
果然沈书凡站起身:“请到客厅,让人备席,再去请五爷看他有空也过来坐坐。”
“是。”
客厅里。
和沈庆露一起来的有她的丈夫,还有她婆家亲叔叔。
“堂姐,不知道你要来,有失远迎啊。”
三人连忙站起来,沈庆露拘谨的道:“堂弟,来打扰你办公了吧?”
“不碍事,这位…兄弟…好久不见啊。”
“小的见过大人,感谢大人救了我的命。”
沈庆露忙道:“这是我婆家那边的叔叔。”
沈书凡扶起跪在地上磕头的汉子:“哎哎,都谢过了,我堂姐在这里,那就是一家人,咱们坐下说话。”
“多谢大人。”
原来这位就是曾经被二殿下收了东西,急的要跳河的掌柜的。
他们知道救了他一命的是本家人,还是沈庆露年前回娘家送礼,说起状元爷又回定安府来当官。
他们家是做买卖的,向来都是以诚意为先。
当年的那批货是他们家的家底,要是没带银子回去,家业就会受影响。
得知是沈庆露的娘家人,特意又送了厚礼去沈家庄。
在又听闻这边发展的集市很有赚头就赶来了。
一是道谢,再是为了能够做到这笔买卖,还把从来不插手生意,只在家里料理家事的沈庆露也带来了。
“生意好说,现在天还没冷,你们家现在来进货可是最好的时候。”
“多谢沈大人看重。”
这生意能干成,三人都松了一口气。
沈书凡轻笑着道:“咱们自家人不外道话,价格上量大从优,另外的话,还有个活你们也能顺道着干。”
“请大人吩咐。”
“谈不上吩咐,我这边缺少粮食,也缺粮种,你从外地帮我进粮种,就不用空着车来进货了。”
“大人这边打算种什么样的粮食?”他们做生意的,要说别的不一定有,但粮种也就是跑个腿的空就能送来。
沈书凡道:“有啥都种了试试才知道这里适合哪种,在春种结束前,你有什么样的我要什么样的。”
“……”
沈书凡也是没办法。
他空间里是有不少粮食,当种子也行,但总得有个往外拿的机会。
而沈庆露家的商队来的就很合适。
在之前他也想过,但自己找来的人就有些刻意了。
沈书凡看向这三人的眼神更加亲切了。
等沈庆远过来的时候,四个人已经谈的差不多了。
和沈庆远一同来的还有沈庆近,沈庆露高兴的差点哭了。
“爹娘在老家还担心你,没想到你都吃胖了。”
沈庆近也高兴,看着又哭又笑的大姐,只能故意逗她:“哈哈,在大人这里过的好呗。”
“饭菜好了,边吃边聊。”
“打扰大人了。”
“又客气了?请入座,都请请请!”
“请!”
吃过饭,沈庆近就带着沈庆露等人去了羊毛加工厂。
也是这时候才知道,这地方竟然是沈庆近负责。
沈庆露担心的道:“你啥时候会这手艺了,弄这个能行吗?”
老家的啥情况,沈庆露虽然嫁出去这么多年,但也知道自家人并不懂什么薅羊毛手艺。
家里那边连养羊的都不多。
沈庆近却是丝毫不慌:“这有啥?不管谁在这里负责,后面都是六爷说了算。
我这算啥?才管了十几个人,五爷那里可是管了好几百口子人呢。”
“真假?那不是比咱们全族的人还要多了?”
“当然!”
从沈家庄出来的那些人现在大都分布在定安府的锦衣卫,卫尉军里。
不止能填饱肚子,还能攒银子往家送。
沈庆近把人送来年后是打算回老家的。
但沈书凡却是让他留下管着这个羊毛厂。
还告诉他如果学会了,这买卖回老家也能干。
也因此,沈庆近就这么也留了下来。
往回走的时候,沈庆近买了一大块的酱牛肉让他们在路上吃。
沈庆露也买了,这里的牛肉很是便宜。
“这定安府的牛羊肉这么多吗?”
“…主要是…养的多。”沈庆近面色很是复杂。
“难怪。”
“过几天我来给沈大人送种子,亲家能帮忙多买些牛羊肉吗?”
“没问题。”
见沈庆近答应的这么爽快,沈庆露小声的问:“活马能弄吗?”
“可以,姐你要的话,我还能让人给你送到荣江府。”
沈庆露:“……”
她这弟弟真不是以前那做啥都小心翼翼的捕快了啊。
沈庆近没有解释的是,牛、羊、马养的确实多,但却并不是定安府的人养的。
确切的说那些都是从西荒草原国‘进’来的。
这几个月,定安府的‘出人头地’生意做的红红火火的。
除了比较远的南疆国,距离较近的西荒国、北凉国、只要是杀过东庆国的人,就算是匪类。
他们的人头都能换银子。
但并不是每回都有收获,大家伙来都来了对吧,也不能白跑一趟。
就顺道做点别的小生意。
带点东庆国的干粮布匹就能换一头牛羊,而带回东庆再去集市上卖掉,或者送去惠泽当铺当掉,都亏不了。
以至于后来有些人专门从集市上买了东西,赶去更远的地方当货郎。
沈书凡把边境集市弄起来之后,当货郎的人更多。
除了定安府这边的,甚至西荒国、北凉国的人也有了。
在得知这边的人真的收这些牛羊马的,有的人赶着大批大批的往这送……
定安府周围的部分人很羡慕山贼头子铁塔。
他本性憨直,讲义气,只是被生活所迫。
当时沈书凡都没谈招安,他就抛出了包吃住、发工钱、受伤管治、表现好分房、老了有养老田,干的好的还能从实习衙役成为正式捕快。
而铁塔他们就是第一个转正的捕快。
以至于很多义匪都往定安府跑。
尤其是修路盖房子这些活,都成了义匪们抢着干的活。
这活都是按土方量计算绩效的,着急的话可以当天结算工钱。
义贼们第一次靠力气吃饱饭还赚到银子,积极性那是空前的高涨。
后来得知能去境外杀匪换银子,就成了这伙子人的新目标……
童元亮等监察官也差点累死。
太监小绰子也没想到,他来这里狐假虎威没几天,却是天天得干活。
年前那么差劲的饭孬好还是免费的。
年后不干活就不给饭吃,就连侍卫干的给他都不行。
好不容易熬到三个月了,结果沈书凡不但没有要死的样子。
看样子还越生龙活虎的就有些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