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乐康没有走下马车。
但路上发生的一切,萧乐康透过车窗尽收眼底。
萧乐康看着祖孙俩拿着半块炊饼让来让去,心中泛起一股难言的情绪。
这便是大梁的子民。
小小年纪便恪守着孝道,淳朴而又真实。
这让萧乐康觉得若是不为他们做些什么,有些对不起自己皇子的身份?
不就是粮食吗?
老子替你们解决。
反正去寺庙发个飙就有了……
老者吃完了一个炊饼,又喝下了几口水,脸色总算恢复了些许红润。
沈青辰蹲下身子,问道:“老人家,您这是打算要去哪里啊?”
老者回答道:“小老儿打算去西桥县。”
“听说西桥县能安置灾民,每日还能给两碗粥喝……”
沈青辰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
他没想到西桥县安置灾民的事情,已经传到这里来了……
但西桥县处于南阳府的边缘。
距离此地有一百五十余里。
按照老者行走的速度,恐怕没有个三五天到不了。
而南阳城距离此地不到五十里。
沈青辰实在是有些不明白。
老者在身子如此虚弱的情况下,还带着一个孩子。
为什么要舍近求远……
赵维桢对此也感到很奇怪,便向老者问道:“南阳城没给灾民施粥吗?”
老者摇头道:“小老儿便是从南阳城而来。”
“南阳城的知府大人是个好官。”
“在前些时日,知府大人在城外给我们搭建了草棚,每日都安排人施粥。”
“只可惜南阳城已经没粮了。”
“城外的粥棚已经停了三日。”
“知府大人说这几天朝廷的赈灾粮就能运到,但一直也没有个准信。”
“现在城外的大多数灾民都离开了。”
“因为再不走的话,恐怕都会被饿死在城墙下……”
沈青辰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
“老人家,城外灾民的情绪如何?”
“有没有人闹事?”
老者苦笑道:“怎么没有?”
“城外都乱了套了。”
“如今南阳城周边的村镇十室九空,已经没有人了。”
“据说好多富户都被杀了。”
“但凡还有一点活路,小老儿也不会去西桥县……”
赵维桢闻言,顿时变了脸色。
“竟有此事?”
赵维桢熟读史书。
在这大灾的年月中,历史上有好多造反者会把普通的百姓变成灾民。
灾民在走投无路之下,也只能参加造反者的队伍。
赵维桢有些担心。
这是有人想借机生乱……
沈青辰想了想,皱眉道:“赵大人不必担心。”
“灾民暴乱的规模应该不大。”
“否则南阳城里面的人应该早就送信过来了……”
赵维桢叹息道:“希望如此吧!”
沈青辰望着连绵不绝的灾民队伍,忍不住便叹了口气。
“赵大人,若是这些灾民都去了西桥县。”
“陆知县那点粮食未必能顶的住……”
“要不要把这些灾民都劝回去?”
赵维桢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对围观的灾民大声说道:“各位乡亲,你们不必去西桥县了。”
“朝廷的第一批赈灾粮已经到了,就在我们的队伍后面。”
“虽然这些粮食不能让你们吃饱,但至少每天能给你们一碗粥喝。”
“你们现在就返回南阳城吧!”
老者闻言,顿时满脸的惊喜。
“大人,此言当真?”
若是能在南阳城活下去,老者又何必背井离乡?
而且祖孙俩身上已经没有任何的吃食,能不能成功达到西桥县。
这一切都是未知……
赵维桢指了指队伍后面的几百车粮食。
“那就是朝廷的第一批赈灾粮。”
“等过几日,第二批赈灾粮也能运往南阳城。”
“你们现在跟随本官回去,傍晚还能喝上一碗粥……”
周围的灾民闻言,顿时一阵沸腾。
沈青辰趁机大喊道:“诸位乡亲,你们都回去吧!”
“这位大人便是陛下派来的赈灾使。”
“官府不会不管你们的。”
“你们要相信朝廷,相信赈灾使,不要急着离开家乡。”
“赈灾使一定会带领你们度过难关,重建家园。”
在沈青辰的鼓动下。
大部分灾民选择跟着赵维桢一起还回南阳城。
但还是有一小部分灾民没有回去,毅然决然的继续向西桥县而行……
两个时辰后。
沈青辰一行来到了南阳城的城门口。
在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两千余折返回来的灾民。
南阳城附近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
城外到处都是衣衫褴褛,四处游荡的灾民。
黑压压的一片,看起来仿佛无穷无尽一般……
沈青辰见状,顿时皱起了眉头。
不是说灾民大部分人都离开了吗?
怎么还会有这么多人?
城外安置灾民的草棚倒是搭建了一些,但稀稀落落的也没有个章法,看起来混乱不堪。
城门口的粥棚已经被人砸了一个稀巴烂。
看上去简直是满目疮痍……
南阳府知府率领着治下官员,出城迎接沈青辰一行。
“臣南阳府知府顾辞远,恭迎燕王殿下。”
“恭迎赵大人……”
前来迎接萧乐康的官员很多。
除了南阳府知府顾辞远之外,还有南阳卫指挥使潘云峥,鹰扬卫南阳千户所千户刘承宣等人。
沈青辰还在人群中发现一个老熟人。
那就是原永川府昌和县的知县颜子煜。
由于颜子煜配合沈青辰唱一场空城计,吓退了倭寇,保住了昌和县两万余百姓的性命。
凭此功劳。
颜子煜荣升南阳府同知。
只可惜颜子煜这个同知位置还没有坐热乎,南阳府便发生洪灾……
众人一番寒暄过后。
沈青辰等人便在顾辞远的带领下,一起向去南阳府府衙走去。
等众人在府衙的大堂内坐定。
萧乐康问道:“顾知府,如今南阳府情况如何?”
顾辞远苦笑道:“情况很不好。”
“自从安水河再次决堤之后,前来南阳城的灾民越来越多。”
“官仓里面的粮食本来就不多。”
“尽管把粥熬的都能照见人影了,但粮食依然不够。”
“城外的粥铺已经三天没有施粥了。”
“灾民的情绪也越来越不稳定。”
“幸亏燕王殿下及时赶到,否则臣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顾辞远说着说着,眼中很快蓄满了泪水。
“臣无能……还请燕王殿下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