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何梅梅几人走了之后,林清才开始总结今天一天的营业情况。
她看向梅越景,因为高负荷工作了一整天,现在整个人已经焉了,坐在那里一直发愣。
她生出愧疚感:“师傅,我马上再招一个厨师,放心说了让你过来享福就是来享福的。”
“嗯?”梅越景反应了一会才回过神:“算你还有点良心。”
坐在角落的黄建军一听还要再招一个人,犹豫了一会,才小声道:“小林,我可以推荐吗?”
“当然可以,不过我只看人品,手艺。”
“那他肯定可以!”黄建军来了精神:“我做饭都是他教会的,就是性格和我一样话少,人能干。”
无论什么时候,大家都会更偏向于会说话性格好的,至于手艺除非你能超过别人很多,才会被注意到。
可林清太喜欢这种多干少说的人了,这样能少多少是非。
当即就让黄建军把人带过来给梅越景看。
要是他点头了,这人就留下,他不点头就拉倒。
接着还得再招一个服务员,林清说完后看着众人:“你们有合适的可以推荐,不过推荐人后你们自动形成担保关系。”
这年代工作岗位少,缺工作的人太多了,一般有合适的机会都会想着把自己的亲朋好友往里面塞。
林清不介意别人想把人塞进来。
只要你能为推荐的人做担保,觉得她胜任工作,你随便推荐。
反之,要是推荐的人不合适,自动形成连带关系。
几人愣了一会儿,良久,华锦举起手开口道:“林姐,我有一个人想推荐,我也可以给她担保,她一定会做得很好,至少比我要做的好。”
林清单手托着下巴:“那你说说是谁?”
华锦想推荐的人是她表姐,今年已经三十岁了,本来生活幸福,人生美满,只是可怜丈夫在工作中因公去世。
本来工厂给了一大笔赔偿金。
但是婆家以华香玉克死丈夫为理由,不仅赔偿金一分没有分给华香玉,还把人赶了出去。
现在华香玉带着唯一的女儿,艰难讨生活。
“林姐,她真的很能干也很能吃苦。”华锦小心翼翼地看着林清,生害怕她不答应。
“明天把人带过来看看,要是合适华香玉以后就你带着了。”林清愣了一会儿:“你知道交给你带,背后的意思是什么吗?”
华香玉猛点头:“我知道的,以后香玉姐做得不好,所有责任都我背。”
“也不是所有,反正你明白什么意思就行。”
林清又说了一下,今天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全部说完,这一场会议才算结束。
林清站起身,伸了一个懒腰,慢悠悠往家里面走。
刚走到胡同,远远便看见手电筒光。
林清想也不想就知道是文阿婆。
她几步跑了过来,文阿婆便嘀咕着,便把手电筒塞到林清手里面:“每次晚回家都不带手电筒,总有一天你要掉下水道去。”
林清知道文阿婆就是嘴硬心软。
她挽住文阿婆的胳膊:“我就算掉下水道去了,阿婆你也得来救我。”
“我才不会救你,就让你在下水道饿死。”
“真的?阿婆你舍得?”林清眨巴眼睛,看着文阿婆。
文阿婆很想说舍得,但犹豫了很久,到底没有把这几个字说出口。
*
第二天。
华锦几人早早的就把店门打开了,正忙着在里面打扫卫生。
此时店内多了两个陌生的人。
正局促地帮着一起干活。
“早上好。”林清晃了晃手,当做打招呼:“这就是新来的两人?”
她的视线停留在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孩子身上,皱起眉头。
这华香玉以后怕不是要带着孩子上班?
要是听话懂事的孩子她倒无所谓,可就害怕碰上那种调皮捣蛋的,自己可没有心情天天哄孩子。
华香玉像是看懂了林清的眼神,急忙解释:“林同志,这是我的女儿,她很听话懂事的。”
“而且就周末两天过来,其余时间都在学校读书,不过放学后也会过来,但你放心,她绝对不会捣蛋的。”
七岁的华甜甜,躲在华香玉身后。
小心翼翼地探出脑袋看向林清。
“先做三天全当试用期吧。”
另外一个老师傅姓赵,四十多岁的年纪,上半身全是肌肉,一看就没少用锅铲。
两个人都是三天的试用期,让她们自己决定这个工作能不能适应,同时林清也会对他们进行考察。
经过昨天的试营业,林清对客流量有了一个大概认知,带着袁文增又去采购食材。
现在还是个凭票吃饭的年代。
他们这些饭店也不例外,不过可以向工商部门申请特殊供应指标,不过数量有限。
林清便先申请了指标,再去国营菜市场。
市场里面,人挤着人。
林清熟练地走到肉摊面前,笑着和切肉的大叔打招呼:“叔,我又来了。”
“来了啊,今天还是二十斤的肉?我已经给你准备好了。”
林清来到首都的第一天就想好了,等政策宽松以后,就开一家连锁酒楼。
那时候她就开始布局了。
和国营菜市场的这些职工早早就处好了关系。
所以这些人都会提前把林清需要的东西准备好,只等林清来取就行。
“对,谢谢叔,诺不知道你吃早饭没?专门给你带的馅饼。”
“你做的?”
买肉的大叔瞬间来了兴趣,他以前也吃过林清做的东西。
那味道简直不说了,好吃到恨不得舌头都吞下肚子。
这也是他愿意和林清交好的一个原因,因为有好东西吃。
“不是我,是我师傅,做得可比我好吃。”林清将油纸包递给男人:“叔,这是我们店里面的职工,以后可能就是他来取菜了。”
袁文增也是个机灵的,急忙凑上去打招呼,说各种好听的话。
弄得何海笑容越来越灿烂:“好好好,你提前把需要的量告诉我就行。”
肉是最难买的,只要把肉处理好了,其他都是容易事情。
像菜这些,林清直接找到负责人,提前给需要的单子,让她们准备好。
不过林清每个月给负责人拿了五块钱的小费。
林清这次主要是为了带袁文增认识人,这样才不至于抓瞎。
两人将采购的食材放在自行车上,才骑着车往酒楼走。
赶在中午之前将所有的菜全部收拾好,备好。
红烧肉这种类型,耗费时间的大菜就得早早准备好,用的时候要拿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