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请塞洛劝说原大城的百姓迁徙至澜沧江三角洲。
这些百姓还要是亲大赵势力范围内的才行。
澜沧江三角洲是一块面积达到四万多平方公里,且尚未大规模开发的宝地。
接下来肯定要将岭南、江南,乃至中原的一些百姓迁来垦荒。
只是这需要时间。
而治理中南半岛,也需要恩威并施。
他最初支持大城王朝复国,是出于分散东吁王朝的兵力,尽快杀了莽应虎,灭了东吁的战略考量。
目的显然达到了。
他也料到大城复国之后,内部势力会分化,从一开始就全力支持亲大赵的势力。
反抗势力别看闹得欢,其实始终都处于被压制的状态。
如今这些势力已被尽数铲除,亲赵势力也早就归顺了,那他也该有所表示,以示怀柔了。
塞洛知道他是以屯田起家的,最擅垦荒和耕种,满心欢喜道:“还请王爷赏赐曲辕犁,我早就听闻那犁很好用,种植水稻也是需要翻地的。”
赵安笑道:“稍后本王会让工匠就近打造,眼下除了后黎,中南半岛的其他地方皆为我大赵疆土,本王又岂会让这里的子民没有曲辕犁可用?”
“那我这就去和百姓们聊聊,王爷告辞!”
她连蹦带跳地离开了,哪里有个公主样?
殊不知她从不想当什么公主。
张铭游说大城的各方势力和大赵一起对抗东吁时,她是第一个率众同意的。
原因很简单。
大赵太强了。
大城是已亡之国,哪怕复国只是被利用来对付东吁的,一旦大赵真的灭了诸国,那么半岛之上的很多东西都会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支持赵安,便能让百姓得到更好的安置。
另外,这几年她时刻关注着赵安的动态,也派人四处打探赵安的消息,对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霸主很是痴迷。
他写的诗,填的词,还有那本《道德经》,她都可以倒背如流了。
了解才会敬畏,熟识方能深交。
她笃定自己上对了船。
而那莽应虎,已经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了国破家亡,人也惨死的代价。
钟玉一把揽住赵安的胳膊道:“怎么样,安哥哥,我的眼光不错吧?她不仅长得倾国倾城,而且对咱们而言是有大用处的。”
“我知道你不喜欢跟人联姻,但她有这身世背景在,古往今来,中南半岛又从未被中原王朝吞并,如今这里已经被大赵拿下,百姓心里总需一个寄托。她若是能够成为皇妃,又那么讨百姓喜欢,对你统治这里是大有裨益的!”
赵安伸手勾了一下她的琼鼻道:“你是越来越妖了,不仅妖娆,还愈发老练了,本王记你一功。”
“嘻嘻嘻!”
钟玉有些傲娇地昂首挺胸道:“那也不看看我是谁的上将军,又是谁的女人,这也许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吧?跟着你打了那么多大仗,还经略了那么多地方,现在更是执掌着南方军团,我必须得有长进才对得起你的这份宠爱呀!”
“你这小嘴也是越来越甜了。”
赵安捧着她的俏脸,低头连亲了好几口,感慨道:“你说的是一点儿都没错啊……”
不管在这个时空,还是在华夏历史上,中南半岛都从未被中原王朝真正统治过。
西汉时期,汉武帝平定南越国,设立交趾、九真和日南三郡。
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平定征氏姐妹起义,强化了对安南北部的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马援是不折不扣的常胜将军,一生历经十四战,结果十三胜一平,未尝败绩。
他在安南时行军所过,经常为郡县修治城郭,穿渠灌溉,造福百姓,并与越人申明旧制,加以约束。
从此以后,当地始终遵行马援所申法律,所谓“奉行马将军故事”。
这一点自是可以借鉴的。
唐朝时曾设立安南都护府,并通过羁縻制度(因俗而治,恩威并济为核心)间接控制部分中南半岛地区。
宋朝无暇南顾,元朝更是三次征伐都没成功。
明朝曾在永乐、洪熙和宣德年间统治安南二十年。
总的来说,中原王朝通过“朝贡体系”与中南半岛诸国建立联系,攻占领土也是以安南为主。
这种地缘特征直到现代仍旧影响深远。
对于赵安来说,也许大赵将来也难逃“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周期。
但是为了更远的将来,为了中原世代的利益,他一定会将这里彻底纳入中原的治下,并让他们融入其中。
“小玉。”
赵安负手走了几步,郑重道:“我马上会下令将澜沧江三角洲,还有沿海往西一直延伸到湄南河三角洲的区域,定为‘澜州’,它们所环绕的海湾(泰国湾)定为‘澜州弯’,随后还会在湄南河入口处建一座大型城池,为彰显你们库格三英的功绩,就赐名为‘三英城’吧!”
澜沧江三角洲和湄南河三角洲都是极为重要的稻米产区。
将它们给并到一起,有利于整体开发和经略。
而那湄南河发源于掸邦高原,自北向南纵贯整个大城,也是一条大河,流经的南部平原地区非常适合耕种。
三英城的选址他已经确定了,就是曼谷所在的区域。
当然,那里现在并没有曼谷,有的只是一个小渔村。
“三英城!”
钟玉大笑道:“夫君,这名字我喜欢,我代两位姐姐谢谢你,我们三姐妹也算是打出一座新城了!”
“不过澜沧江三角洲还有一部分在后黎的手里,为了澜州,为了三英城,我得主动请缨,将剩下的土地给拿下哇!”
赵安微微一笑道:“我也正有此意,你率军前往,同时多派踏白军,加大对阮氏所控制的后黎南部的渗透,争取尽快策反一些后黎将领。”
“我也会让樊英和董禁加大对后黎南部的围困,时机合适的时候,我会遣使到郑氏所控制的后黎北部!”
这是要逼阮氏和郑氏闹内讧了。
他们本就一直在内斗,倘若再施加巨大的压力,所谓的化干戈为玉帛,一致对外是很容易崩碎的。
钟玉二话不说,立即去办。
半个多月后,后黎兵马彻底被打出澜沧江三角洲。
塞洛也展现出了她在大城故地的号召力,这么短的时间内,竟有六七万百姓愿意迁到澜州垦荒。
赵安很高兴,火速派兵帮助他们迁徙,同时让人全力筹措和调运稻种,就近打造曲辕犁。
这里的水稻可是能够一年三熟,乃至四熟的,又高产!
不争分夺秒进行开发,真是白占此地了。
他还传令让岭南、江南,乃至中原的各地官府,开始为百姓迁徙做准备。
一旦拿下了后黎,他就出动水师来迁徙他们。
经踏白军策反,后黎南部也开始不断有将领归顺。
他们多是率兵而来,临近澜州的甚至举城而投。
整体进展跟预想中的差不多。
可有时候老天爷就是不想让人那么轻易地如愿。
噩耗传来了。
塞洛万分慌张地找到赵安道:“王爷,北方发生了瘟疫,百姓都很恐慌,又有几股势力死灰复燃了。”
“安哥哥!”
钟玉也赶来了,眉头紧皱道:“云州南部和原东吁王朝北部靠近山林的一带发生了瘟疫,还有人趁机作乱!”
古人谈瘟色变。
中南半岛又时常有瘟疫发生。
每次都会引发连锁反应。
这对治理很不利。
尤其是赵安正处于彻底拿下这里的紧要关头。
不过早在西北时,他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所以并没有慌乱,当即做好防护措施,赶往北方出手诊断。
确定是间日疟原虫引起的疟疾后,他稍稍松了一口气。
还好。
这种疟疾可引起急性发作,但致命性通常低于恶性疟。
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原虫可以休眠在肝脏中,在初次感染数月甚至数年后复发。
而治疗这种疟疾一般采用青蒿素联合疗法。
在这里想要提取青蒿素这一纯化合物,难度太大了。
好在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这就是着名的“绞汁服用”之法。
赵安连忙对钟玉道:“这是一种疟疾,先告诉将士和百姓们不用慌,本王能够医治。”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受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传播。所以一定要让他们做好防蚊措施!我会将疗法写于信中,你派人告诉随行军医,让他们传授给这里的郎中。”
说到这,他转身对塞洛道:“召集郎中,共同医治疟疾之事恐怕要有劳你了。”
塞洛大喜过望道:“王爷不愧是神医,这么快就确定了病因和治疗之法,这下百姓们都可以吃下定心丸了,我也一定会把此事办好。”
钟玉沉声道:“安哥哥,那些趁机作乱之人……”
“杀!”
赵安双眼一凌道:“蛊惑民心者,亦杀之!云州那边,也要快,防止疟疾扩大。”
他现在很担心樊英和她所率兵马。
毕竟他们是从北部山林打来的。
这种疟疾又有一定的潜伏期。
而且他们还在极限施压后黎。
他恐怕要亲自坐镇军中应对了。
当下,尽可能多地采集青蒿,多备药材也很关键。
而且只有黄花蒿才含有足量的青蒿素,其他许多也叫“蒿”的植物,比如牡蒿和茵陈蒿,并没有这种效果。
可不能让他们混淆了品种。
早在攻打东吁之前,他就想到了经略中南半岛的难度。
这算是第一个真正的挑战。
无论如何,他都要调动后方,战胜之!
“师父!”
当他赶到军中时,樊英快步相迎道:“已经有人出现了症状,军医判断应该就是您说的疟疾,也按照您给的法子医治了,效果很不错,就是……”
军心还是不稳!
这很正常!
他虽然轻描淡写,但他们潜意识里可能还会认为是瘟疫。
他们曾经经过的地方还成了重灾区。
想让他们泰然处之太难了。
不过他来这里就是为了稳定军心的。
将出现病症的将士给区分开以后,他开始亲自给他们医治。
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染的人是增加了不少,但当看到无人死亡后,全军上下也都心下大定。
毕竟这里的百姓都说,以往发生瘟疫,到处都是尸体。
现在看来,也没那么可怕。
赵安适时遣使前往后黎北部。
郑氏倒是没敢拒见。
使臣为劝降而去,不过当他离开后,黄花蒿绞汁治疗疟疾之法,也就在后黎北部传开了。
这让阮氏很恼火,断定郑氏两面三刀,随时准备卖掉后黎。
郑氏则是坚决否认。
两大家族吵得不可开交。
偏偏这个时候,后黎南部乱了起来,阮主的世子又遭暗杀。
他一气之下,祸水北引,指责郑主通敌卖国,随后想要趁着赵家军被瘟疫所困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北部,彻底掌控后黎。
刚开始打得还很顺利,但后来便陷入苦战。
樊英见机会来了,赶紧道:“师父,据徒儿所知,那阮主和郑主没一个好东西。现在他们打到了这程度,咱们军中的疟疾也已稳定下来,徒儿愿率一路兵马和董将军配合,攻打……阮氏!”
“对!”
赵安笑着点头道:“你们要从南往北横推,越快越好。阮氏在北摆脱不了,后方又遭袭,撑不了多久的。”
“徒儿遵命!”
她率领兵马斜向切入后黎,而后水陆并进,一路势如破竹。
阮主背水一战,被杀。
郑主遣使求降,赵安没准。
他要做的可不仅是让他们灭国那么简单。
“夫君!”
周瑶带着众多锦衣卫赶来了。
许久未见,甚是想念。
赵安二话不说,拦腰将她抱到榻上,先是大战了七个回合,然后看着怀中韵味十足的美婆娘道:“不错,战力见长啊,没有像以前一样缩臀弓腰钻被窝,只是丢盔弃甲了而已。”
“你!”
周瑶满脸红晕地轻咬了他一口道:“都说小别胜新婚,那咱们这算什么了?”
赵安想了想道:“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我更想说,大别需洞房!其他的都暂且不管不顾!”
“扑哧……”
周瑶娇笑道:“本来我还有千言万语要与你说呢,你这洞房洞的,我突然觉得啥也不用说了!要不咱们一起看看殿下写给你的情书吧?”
这个……
真要这样?
赵安都有种天雷滚滚之感了。
但看自家婆娘那脸色,还蛮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