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人要有心气,要立志高远,要心比天高。
可天到底有多高,似乎从来都没有定论——因为无论如何,抬头看,天都高悬在头上,伸手无法触及。
或许穷极一生,也无人能观望天外的风景。
但这并不是全部的意义。
“追寻的过程,就已经是最大的收获了。”
艾尔海森笑了。
世间哪有注定的结果,哪怕是聪明如他,也不见得能算无遗计。
所以啊,结果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追寻的过程反而更有价值。
艾尔海森手腕扣住,刀刃内收,方才满溢的真气霎时消散,仿佛从未存在。
明慧则是瞪大了眼,聚精会神,不肯放过艾尔海森任何一个细节动作,额上青筋暴起,整个人蓄势待发,像是充满快要爆炸的气球。
无论是心生退意也好,还是障眼法盖以诱敌也罢,明慧都不敢有半分懈怠。
无他,全然因为他能且只能接受‘胜利’这一个结果。
“我练刀启蒙时,最先用以依葫芦画瓢的,是前朝一刀客自创的独门刀法。”
跟明慧的紧张相比,艾尔海森此刻看上去可以用‘悠闲’二字来形容,不像是来比试的。
“那刀客自诩‘无情客’,所用刀法也叫‘漠刀’。”
艾尔海森轻笑一声,抬手轻抚过刀面。
“可有趣的是,他给自己的佩刀取名为‘红尘’。”
作为艾尔海森学习的第一套刀法,他自然对其中招式烂熟于心,乃至于影响到他日后所用的一招一式。
艾尔海森起初是并不在意这些的。
他一向认为,无论谁的武功也好,无论高深或是浅显,终归都是他人的,不属于自己。
他不过只是启蒙时用以理解和练习。
最后还是要走自己的路。
也正因如此,直到今日,他才第一次回忆起,在这套他早就抛之脑后的刀法背后,居然还有这些奇妙的故事。
明明他儿时习武,最期待就是祖母就着典籍,给他讲述一套又一套武功背后的人和他们的故事,不是么?
他怎么能把这些忘了呢?
“滚滚红尘卷愁思,江岸柳叶挂梢头。”
“风动残云零落花,流水难停最绝情。”
明慧看不懂艾尔海森的操作,但他的直觉告诉他,此时看不出真气流转的艾尔海森,比方才摆出战斗姿态的艾尔海森更加危险。
这无关于内功外功,而是境界上的高低。
明明之前他们对武学的领悟境界还处于同一水平,怎么短短几个回合,艾尔海森就将他甩开了。
明慧自诩天才,心高气傲,认为自己仅次于慕容钺与何处闲两位‘奇才’。
哪怕是痛揍过自己一顿的清自在和紫莲澄,也不过只是偷袭占了先机,小人作风,不光明磊落,真要到擂台上比试,她们也不见得是自己的对手。
可真当见识了艾尔海森的成长速度后,他真切的感受到了所谓‘天才’的压迫。
明慧额头上沁出汗水,他的心已经乱掉了。
他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他必须马上弄清楚。
这个叫艾尔海森的,究竟是真的‘天才’,还是一个只会虚张声势的‘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