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琛将五雷印默默的收敛起来。
此刻他无暇细究这件上品先天灵宝的威能到底如何,目光越过洪荒东方翻涌的云霞,那里隐约有造化之气流转,似在呼应女娲体内日益强盛的道韵。
浮屠宝塔在他识海中轻轻嗡鸣,塔身纹路浮现出若隐若现的人形轮廓——这是对人族气运的感应,也是他此番必须把握的机缘。
“师侄,如今我等已经游历了天地,你可明了我成圣之造化?“
林琛此刻自然也是整理好了说辞,故而在这个时候说道,“师叔的成圣机缘,怕是要应在'造人'二字上,这所谓的人,乃是天地人三才之人道,师叔既然要创造一个极其特殊的生灵,囊括造化之力,正好取自这人道奥妙!“
女娲眸光微亮,素手轻挥间,轻抚山河社稷图,图中演化的天地万象突然定格在一片灵泉之畔。
之后她便带着林琛驻足在一处乳白雾气蒸腾的水泽前,脚下自发绽开的造化青莲层层叠叠,每片花瓣都流转着开天辟地的道韵。
此地灵泉涌动如银河倒悬,泉水中沉浮的先天道纹,与她腰间葫芦藤表面的古老符文产生共鸣。
而洪荒东方的天际,混沌之气如沸腾的熔金翻涌,将整片天穹浸染成瑰丽的琥珀色。
女娲足踏那造化法则凝聚而成的造化青莲虚影,立于灵泉之畔,发间山河社稷图流转的七彩光晕与脚下泉水中沉浮的先天道纹遥相呼应。
她垂眸凝视腰间葫芦藤,这株自开天辟地便扎根洪荒的灵根,此刻藤蔓表面古老的创世纹路灼灼生辉,竟发出金石相击的清鸣。
“天道苍茫,地道厚重,唯缺人道以成三才。”
女娲轻声呢喃,声音中裹挟着开天辟地以来的苍茫与悲悯,“今日,我便以造化之力,填补这天地间的缺憾,为天地引人道,缔造人族!”
话音未落,她素手轻扬,指尖划过葫芦藤的刹那,整株灵根骤然化作万千银丝,如星河倒悬般刺入地底。
沉睡于洪荒深处的息壤被唤醒,霎时间,琥珀色的土浪翻涌而出,每一粒息壤都闪烁着开天辟地的光芒,在虚空中交织成无数模糊的人形轮廓。
女娲黛眉微蹙,望着这些初具形态却缺少灵韵的人俑,玉手抚过心口,一缕蕴含着创世精魄的精血缓缓飘出:“血肉易塑,神魂难成,唯有以吾本源为引,方能赋予其灵智。”
精血融入息壤的刹那,天地间响起混沌初开的钟鸣,三十六道金色光柱自息壤人俑体内冲天而起,光柱表面流转着古老的符文,每一道都在诉说着生命诞生的奥秘。
乳白色的灵泉顺着息壤表面的缝隙涌入,在内部勾勒出跳动的心脏,灵泉中沉淀的先天道纹,随着“血液”流转,在人俑体内构建出独特的经络系统。
“以我之感悟,赐尔等灵识;以我之慈悲,赐尔等性情;以我之期许,赐尔等未来。”
女娲指尖凝出九道造化之光,分别点在人俑的眉心、心口与丹田,口中轻吟古老的创世真言。
随着真言落下,她周身腾起七彩霞光,山河社稷图中飞出万千道法则锁链,缠绕在人俑身上。
女娲的气息开始疯狂攀升,温和的造化之力逐渐变得浩瀚如天地,每创造一个人类,她的发丝便白一分,却又在瞬间恢复乌黑,仿佛在透支生命的同时,也在汲取天地的力量。
第一缕智慧的光芒在新生生灵眼中亮起的瞬间,东方天际轰然炸开,三十六道功德金轮缓缓浮现。
金轮表面流转着玄奥的人道法则,每旋转一圈,便洒下万千道细密的金线,将人族与天地相连。
大地深处传来龙吟虎啸,无数灵脉开始汇聚,在人族诞生之地形成巨大的气运漩涡。
山川为之改道,河流自发奔腾,整个洪荒都在为人族的诞生而重塑。
天空中,日月同辉,星辰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一个巨大的人形星图,星图中每颗星辰的轨迹,都暗合着新生人族的命运。
女娲却并未停歇,她轻挥衣袖,葫芦藤的银丝再次舞动,将散落的息壤与灵泉汇聚。
这一次,她指尖凝聚的不再是精血,而是将自己对情感、对善恶、对生死的感悟,化作一缕缕无形的力量,注入新的人俑。
“生而为人,当知七情六欲,当辨是非善恶。”
她低声说道,声音中带着母性的温柔,“愿你们在这洪荒天地,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随着话语落下,新诞生的人类眼中浮现出不同的神色,有的好奇,有的懵懂,有的坚毅,有的温柔。
随着越来越多人类诞生,女娲周身的气息达到了一个恐怖的高度。
她的身影在光芒中若隐若现,仿佛已经与天地同化。她每一次抬手,都有无数息壤汇聚;每一次颔首,都有灵泉奔涌;每一次呼吸,都推动着人道法则的完善。
林琛在一旁屏息凝视,只觉一股玄妙的力量涌入识海。
他的浮屠宝塔自动悬浮,塔身每一层都浮现出人类耕作、繁衍、战斗的画面。
这些画面与天道的轮回、地道的厚重相互交融,形成全新的秩序。
宝塔表面的纹路逐渐演化成人族特有的图腾,每一道沟壑都记录着人道的崛起。
而远处,昆仑山巅的老子盘坐的太极图疯狂旋转,黑白二气化作两条巨龙直冲云霄;五庄观内镇元子的地书轰然展开,幽冥血海深处,冥河老祖的十二品业火红莲也在恣意燃烧,血浪中浮现出无数狰狞面孔……整个洪荒,都因这场创世之举而沸腾。
无数大能都随之投来了错愕不已的目光。
当最后一个人类诞生的刹那,天地间降下万道霞光。
女娲周身的气息达到巅峰,她的发丝在光芒中飞扬,眼中闪烁着欣慰与疲惫。
这一刻,她完成了开天辟地以来最伟大的壮举之一,也为洪荒大地揭开了崭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