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婉有些脸红,两人做那种事情的频率,已经人尽皆知了吗?
她哦了一声,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我们每次都会用安全套,应该不会怀孕的,林野就是瞎操心。”
“那可不一定,就这么说,这孩子要是选中了你,你做措施也没用,一碰就得有。”
赵大娘神神秘秘的,她最知道这些事情。
“我的小女儿,那当时我可是……反正一次就中,当时我都不想生,家里也养不起,但不管是秋天抢收,还是下水搬石头,孩子都好好的,只能生了。”
赵大娘说起这件事也是唏嘘不已。
“听她们说,这也是和男方有关系,他身体好,这孩子就怀得稳当,而且还不会折腾当妈的。”
周婉忍不住想了想林野。
身体,咳,没的说,他要是身体不好,那家属院其他男人就是废物了。
等从赵大娘家出来,周婉直到上公交车到了工作单位,脑子里还在想,赵大娘传授的“生子秘方姿势”。
她吸了一口汽车尾气,竟然觉得味道都不怎么刺鼻,还有种上头的感觉,觉得自己肯定是道心破碎。
今天过来,除了录制节目之外,就是去报社核实,给自家被服厂打广告的事情,广告内容都写好了。
用的是报道的形式,记录了师长家里结婚的盛况。
之前他们结婚当天,周婉就拜托报社的人,联系全国各大报社,刊登这条结婚的消息,好让新人留着当个纪念。
现在照片都有了,她自然也得去做做宣传。
但里面不提是给被服厂打广告,而是隐藏的提到,这就是“暗广”。
虽然这种方法慢了点,但这个年代中,报纸几乎是所有人家最快了解时事的方式,传播率也很大。
“就是这篇,看看能不能在明天的版面上给刊登出来。”
周婉写的稿子,基本上没有人能挑什么毛病,这篇报道的还是当地军队长官家里的喜事,报社喜欢,人民也喜闻乐见。
“行,像是之前说好的,第一版面留给你这篇,图片就放这张对吧?”
那人又掏出老花镜带上,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本子。
“这是你之前让我联系的报社,我都叮嘱过的,每一家都打了电话,确定当天有发行这条消息。”
周婉拿过来一看,全国主流报纸全都在上面。
各地的早报晚报、周报月报都在里面,只是有些后面写着“当天不发行”,或者是写着“无此版面”,之外全都写了同意。
周婉特别感动,这年头的人做事情还是很认真的。
她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喜糖,放在给她办事情的人桌子上,中间夹着一张用大团结叠的小方块。
“真是谢谢您,请您吃喜糖,也跟着乐呵乐呵,这些邮寄过来的报纸,就劳烦您继续帮我收着,等攒齐了我来拿。”
那人一看见,眼睛亮了。
要知道在报社,一个月工资就20几块钱,周婉出手就是10块。
他联络外面的报纸又不花钱,打电话也是走公账,相当于他白赚的。
“对了,往后可能还会有人想要刊登这种结婚消息,作为留念,最多的就是当地的几家报纸,您要是方便的话,到时候我再联系。”
可以收钱刊登这种消息,大家都会很乐意,还不用发愁每天都写什么内容了。
毕竟这可以归结成民生板块,也是符合规定的事。
对方连连点头,周婉就是生财有道,随口一条就是钱。
他打开报纸,有一块地方是专门贴留言的,比如谁和谁断绝关系,或者哪两个发生纠纷,但这些消息也不多,这块版面填不满。
现在要是每天接20条的登报消息,100字以内,一条2分钱,一个月还有12块。
周婉指了指报纸中缝,“你看看这种地方,这么窄,文章也放不下,要不你留给我,我往后上新衣服,在你这发。”
两人谈妥了合作之后,周婉决定把中间这个地方,发展成自己的广告位。
毕竟之前报纸中缝,就是固定的大字,没有实际内容,现在算是双赢。
“厂长!”万俟松开着一辆货车,拉着货物到了那,已经在等人了。
后面车厢里,跳出两个人来,两名搬运和衣服一起过来的。
这些是这段时间,周婉让工厂的人日夜加班,赶制出来的衣服。
一批女士风衣,有军绿色、驼色、白色,面料也是工厂生产,和部分军装用的是一样的工艺,只是染色不一样。
所以摸着厚实,版型特别实用,穿上虽然和军装不一样,但架不住有些人,就想要靠着这种衣服圆了军旅梦。
要不然,也不能军大衣和军帽、军用背包、军用水壶等等,都是这个年代最抢手的货物。
果不其然,售货员一看见风衣,简直爱不释手。
“你们送货的时候,怎么外面还有个袋子?还有衣服上这个卡片是什么?”
她们在后门送货的时候,服装柜台的人几乎都过来了,想看看这批都是什么衣服,仓库的人还在点数。
周婉展开一件,外面用的是类似米面口袋那种材质的包装,上面贴着胶贴,标明货号和颜色等等。
“每一款都有编号,这样从外面就不会认错,不至于找错了,前三位是货号,后面是颜色。”
周婉简单讲了一下,又指着衣服上的标签,“这可是我们花了大价钱,穿上去的,只要去掉了就再不能装上,出售的时候有这个就证明是新衣服。”
一番讲解,让那些人大开眼界,还能这样。
“这东西售价多少?我也想要,这个军绿色的,太好看了,显得人很精神,也不压个子。”
好几个售货员爱不释手,搂着都不肯放下。
“这个白色的也好看,搭配衣服穿好特别,而且我喜欢浅颜色,不同颜色价格一样吗?”
周婉连忙解释,“一样的,进货价格一样,你们之前说是一共200件,每一件15元,没错吧。”
200件?
对方又不傻,连忙摆手,“你们车上那么多,得多给我们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