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志一进家门就朝着杨春华和李富贵的院子走去。
三宝在一旁喜气洋洋的说道:“夫人有了正三品的淑人封号,以后见到京城中那些贵夫人们再也不用低人一等了。
估计咱们家这几天又要热闹了。
这诰命是大人给夫人挣回来的,夫人心里肯定高兴,说不定待会儿还会给大家伙发赏钱呢。”
六福在一旁也认同的点了点头。
李云志看着自己这两个财迷的随从开口说道:“怎么?你们两个平时跟着我难不成受委屈了?还是我给你的银子不够花?成天惦记夫人的赏钱。”
三宝笑着说道:“哪能啊,大人给咱们的银子足够咱们用的了。
现在咱们两个出去,满京城的小厮谁不羡慕咱们。
只是夫人赏的银子才有意义,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咱们也想跟着沾点喜气。”
六福看了三宝一眼,心道这家伙果然是虚伪,来京城一段时间都学会跟主子打官腔了,
要他说谁会嫌银子多啊,他还要攒银子娶媳妇呢。
李云志看着三宝嗤笑一声,三宝历来机灵,且能说会道,但是却比不上六福实在稳重。
他们两个也算是性格互补了。
李云志也不至于小气到跟一个下人去计较。
刚刚踏入杨春华的院子就听到里面一阵阵的恭贺声,还有几个小丫鬟围着杨春华要赏钱。
杨春华感觉自己像在做梦一样,刚刚宫里来人说陛下封她做了诰命,是正三品的淑人。
若不是来人确实是宫里的小太监她是不敢相信的。
那小太监还给她送来朝服和陛下的赏赐,说圣旨随后就到。
惊得杨春华都不知道该作何反应了,还是在李云容的提醒下才给了那小太监赏钱。
直到现在杨春华都有种不太真实的感觉。
李云容看着杨春华笑道:“娘,您现在被陛下封了诰命,咱们全家都很高兴,是不是要给大家伙发点赏钱?
您看您身边伺候的人一个劲的在您跟前晃悠,生怕您忘了这事。”
一旁伺候的大丫鬟欢欢喜喜听到这话笑嘻嘻的说道:“大小姐说的对,我们都等着领夫人的赏钱呢。
要说还是咱们大人争气,夫人才进京两个月,就给您求来了诰命,这可不是谁都能有的殊荣。
以后夫人就是正儿八经的诰命夫人了,就算是京城那些权贵之家的大姑娘小媳妇见到夫人都是要行礼的。”
杨春华听到这话笑骂道:“你瞅瞅这圣旨还没下呢,这小蹄子就张狂起来了。
你们放心,少不了你们的赏钱。
不过我可提前告诉你们,虽说我是三品的淑人,但这都是你们家少爷争气,辛辛苦苦的给我挣来的。
咱们家没有根基,他一个人在官场上不容易,以后无论是在府里还是府外,都得谨言慎行,千万不要让人抓住了把柄。
若是谁仗着家里的势力敢在外面耀武扬威的,我一律是容不下他的。
容儿,这话一会你亲自交代下去,省得到时候给你哥哥带来麻烦。”
李云容长大了,且行事素来稳重,这几年杨春华就让她跟着一道学习管家,她每一件事都做的有模有样的。
李云容听到杨春华的吩咐赶紧应下:“娘,您放心,我会交代好他们的。
哥哥进宫已经老半天了,估摸着也应该回来了吧。”
李云容话音刚落就传来李云志的声音:“咱们容儿果然料事如神,我这不就回来了吗?”
李云容一见到李云志高兴的不得了:
“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走路连个声音都没有?你还偷听我们讲话。”
李云志笑着说道:“怎么没有声音?我看是你们高兴过了头,院子里连个人都没有,我就直接进屋了。
我可得声明一点,我没偷听你们讲话,我是正大光明的听。”
李云志说完便从袖子里拿出了圣旨:“我这不是给你们送陛下赐封的圣旨来了吗?”
杨春华和李云容看见明晃晃的圣旨立马就要跪下,李云志赶紧拦住了她们:
“这圣旨陛下交由我带回来,就是不想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
陛下说了这是大年下,宫里也没有皇后,所以让爹娘不必进宫谢恩了。”
按道理来讲没有皇后但是有太后在,杨春华她们也该进宫去谢恩的。
但是李云志明知道太后有问题,他是不会让杨春华进宫的。
好在叶瑾寒也知道了太后的怪异,所以特地交代他们不用进宫谢恩。
杨春华伸手抚摸着圣旨,一字一字的看的认真。
她这几年也没少跟着李云志认字,所以圣旨上的字她都是认得的。
等杨春华一字一句的研究完,才小心翼翼的把圣旨折了起来:
“陛下天恩,娘得把这圣旨供奉起来。
只是咱们离家太远,这圣旨要放到祠堂里恐怕不太现实啊。”
李云志听到这话笑着说道:“这事简单,咱们现在离家太远,每年都回去祭祖也不太现实。
所以儿子想着咱们在府里单独开辟一个院子,供奉祖宗牌位,让他们香火不断,也算是咱们作为后辈尽了心力。”
尽管李云志不信什么祖宗庇佑的话,但是自己毕竟占了人家子孙后代的身体,现在自己有能力了,为他们供奉香火,也算是报答他们了。
杨春华听到这话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这事儿回头交给你爹去办,省得他没事就去跟那些狐朋狗友们钓鱼。”
李云志听到这话微微有些汗颜,杨春华大概是不知道陛下给李富贵的赏赐里还有一副鱼竿吧。
杨春华获封诰命的事很快就在京城中传开了,有不少人京城的夫人们羡慕杨春华,说她生了个好儿子。
当然也有在背后说闲话的,他们都认为杨春华大字不识一个居居然能跻身于诰命行列,甚至还压了很多人一头,他们心里怎么会服气。
不过不管他们背后是怎么想的,这该送的礼还是得送。
从杨春华封诰命开始直到正月十六李家一直都没有消停过。
这些日子李云志更加忙碌,为了筹办锦衣卫的事他基本上都是早出晚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