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秀从港岛回到内地后,马不停蹄地驱车前往洋城明远工业园。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建设,明远工业园如今已初现规模,一片繁忙景象。
园区内道路宽阔,绿化良好,一栋栋现代化的厂房错落有致地分布着。
已经有多家知名企业入驻了这个工业园,其中明远集团的服装厂无疑是规模最大的,吸纳的就业人员也是最多的。
这座服装厂占地面积广阔,厂房高大宽敞,设备先进齐全,生产线上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
紧挨着明远服装厂的是维杨集团的维杨纺织厂。
维杨纺织同样规模庞大,拥有先进的纺织设备和技术,生产的各类纺织品质量上乘。
这两家大型企业的入驻,吸引了众多上下游配套企业纷纷进驻园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各个企业之间相互协作、互利共赢,共同推动了整个园区的发展。
明远集团在全国各地原本就有多家服装厂,但洋城这家大型服装厂的投产具有特殊意义。
它主要面向海外市场,致力于拓展海外贸易。
为了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明远集团还特意在港岛投资了一家商贸企业,专门从事转口贸易,为明远服装拉来海外订单。
法明秀一到明远服装厂,便召集侯耀祖,李鑫,阿兰等高管前来会议厅。
此次议题是讨论在鹏城复制洋城模式,在鹏城购买土地建产业园,进军电子行业。
鹏城未来将会成为高科技产业的汇聚之地,如今早点布局县有先发优势,而明远地产也可以进军鹏城房地产。
这样一来,明远集团在南方的根基将更加牢固。
“侯总,车到了。”助理小陈的声音打断思绪。
黑色丰田皇冠驶过关口时,侯耀祖看见路边铁皮围挡上的红色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这是他第三次来鹏城,但前两次以服装外贸办事处主任的身份,与此刻作为明远鹏城产业园总指挥的心境截然不同。
三天前的洋城明远服装总部会议室内,黄花梨会议桌被各部门报表铺满。
侯耀祖的钢笔尖在鹏城地图上划出一道粗线:首期200亩土地,总部大楼要对标国贸大厦,厂房按德国标准设计,配套区必须有职工公寓和子弟学校。
“耀祖,”张明秀突然开口,\"维杨集团和前程实业跟进的事,你怎么看?”
侯耀祖放下钢笔:\"杨珍和姐都是见过世面的人,维杨的电子元件、前程的港资渠道,正好补我们制造业的短板。”
张明秀微微点头,接着说道:“如今鹏城发展势头迅猛,我们要抓住机遇,和维杨、前程合作是一步好棋,但也要谨防风险。”
侯耀祖坚定地说:“董事长放心,我会把控好各个环节。而且鹏城这片土地潜力无限,我们的产业园一旦建成,在电子行业站稳脚跟,后续发展不可限量。”
这时,李鑫也发言:“我们明远集团有在洋城的成功经验,复制到鹏城也有很大把握。不过电子行业和服装行业有所不同,我们还得尽快组建专业的技术团队。”
阿兰也补充道:“是啊,人才是关键,得提前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
张明秀听着众人的发言,心中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她看向侯耀祖:“耀祖,鹏城的事就交给你了,放手去干,有问题及时沟通。”
侯耀祖目光坚定,重重地点了点头,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侯耀祖抵达鹏城后,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他先是和当地政府部门对接,办理土地购买和建设审批等手续。
在与政府工作人员交流时,对方被他的专业和热情所打动,承诺会加快流程。
接着,他开始四处考察合适的建筑团队,经过多方比较,选定了一家经验丰富、口碑良好的施工方。
同时,李鑫那边也在紧锣密鼓地组建电子技术团队,通过全国招聘,吸引了不少行业内的专业人才。
阿兰则着手制定职工公寓和子弟学校的建设规划,力求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推进时,维杨集团突然提出要增加合作股份的要求,这让侯耀祖陷入了两难境地,他深知不能轻易妥协,但也不想因此影响合作进度,一场艰难的谈判即将展开。
于是邀请维杨集团的杨珍,前程实业的肖玉田一起来鹏城共商大计。
同时与政府接触。
侯耀祖先与政府部门进行了新一轮的沟通,政府方面对明远集团在鹏城的发展十分看好,承诺会在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这让侯耀祖信心大增。
之后,他迎来了杨珍和肖玉田。
谈判桌上,杨珍态度强硬,坚持增加合作股份。
侯耀祖不慌不忙,先是表达了对合作的诚意,接着拿出一系列数据和规划,详细阐述了目前合作模式的合理性和未来的巨大潜力。
肖玉田在一旁观察着局势,适时提出一些折中的建议。
经过长达数小时的激烈讨论,会议室里的气氛异常紧张。
侯耀祖深思熟虑后,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在某些项目的利润分配上,可以给予维杨集团一定程度的倾斜,但合作股份绝对不能增加。
这个提议让杨珍陷入了沉思。他原本坚持要增加合作股份,但侯耀祖的方案似乎也有其合理性。
经过一番权衡利弊,杨珍最终被侯耀祖的方案和诚意所打动,决定同意继续按照原计划合作。
这场风波终于平息下来,鹏城产业园的建设也因此再次加速推进。
各方齐心协力,共同为实现明远集团在鹏城的蓬勃发展而努力。
一幅宏伟的蓝图正在徐徐展开,展示着无限的潜力和机遇。
实际上,维杨集团对于这个项目也抱有极高的期望。
然而,在集团内部,尤其是杨珍的叔伯们,存在着不同的诉求,这给杨珍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但杨琦和杨珍作为维杨集团新生代的实际掌控者,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而且,近一年多来,杨珍在南方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不仅成功创立了维杨纺织,还顺利推出了维杨电子,展现出了卓越的商业才能和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