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正是王通!
这一次,王通共出兵八万,其中步兵六万,骑兵两万。因事态紧急,王通将六万步兵交给高顺统领,自己则与张绣率两万骑兵急急赶来。
到了南阳时,文聘已接到刘表命令,放开关隘让王通大军长驱直入,进入荆州境内。
到了前天晚上,王通的两万骑兵便到了樊城外的村庄,然后封锁村庄,一边休整,一边用飞鸽传书与襄阳城内的徐庶联系。
让徐庶诱使周瑜大军攻城,然后,在周瑜的大军正在攻城时,王通突然率骑兵杀出。
打周瑜一个措手不及!
……
仓促之间,江东军根本无法组织反抗,更何况周瑜又吐血昏迷不醒。黄盖见势不妙,护着周瑜狼狈而逃。
其它正在攻城的江东军,在王通的骑兵出现的那一刻,便陷入了崩溃,尽皆向东狂逃。
已经进城的陈武拼死杀出城门。
正好遇到王通。
王通这次用的是黑龙戟,见陈武凶悍,便冲上前去一戟劈向陈武。陈武挥刀格挡,被震得两臂发麻,双手抽筋,大刀掉落地上。
两马错身而过之际,王通长戟向后斜刺,将陈武刺了一个对穿,再双膀一抖,挑起陈武的尸体砸向陈武身后的江东兵。
这是“群攻”技能。
随陈武从城内冲出来的江东兵,被陈武的尸体砸倒一大片。很多江东兵见陈武战死、乾军骑兵凶悍,纷纷弃械跪地投降。
王通没有管这些投降的江东兵,带着骑兵绕过跪满一地的降兵,衔尾追杀狼狈逃窜的江东军。一直追到城东三十里处的汉水边,因桥梁已被黄盖破坏,才率军而回。
……
这一战,摧枯拉朽,追亡逐北。由于打了周瑜一个措手不及,根本就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反抗。
事后打扫战场,清点战果。
发现乾军之中,伤亡不到百人。
杀敌五千余人,俘虏三万五千余人。仅有不到三万人渡过汉水,逃往江夏方向。
……
当王通再次回到襄阳城门口时,发现城门外拜了一大堆人。这些都是荆州的文武官员,而当先一人,身材臃肿,须发花白,手中举着一个托盘,托盘里放着三块金印。
这人就是刘表。
王通跳下战马,大步来到刘表跟前。伸手拿起一枚金印,上面的刻字是“荆州牧”。
随手丢给身后的典韦。
又拿起第二枚金印,上面刻的是“镇南将军”。也随手丢给身后的典韦。
再拿起第三枚金印,上面刻的是“楚公”印。
王通想了一下,扶起刘表,将“楚公”金印塞回刘表手中,笑道:“这枚金印,景升兄还是自己留着吧。”
“不妥!”
刘表道:“刘某老迈,诸子才德均不足以嗣位。若非乾公来援,刘某及全家老小,皆已死于江东小儿之手,安敢再觊觎公爵之位?”
“景升兄休要客气。”
王通笑道:“景升兄年岁渐长,军政之事耗心耗力,王某年轻,自是当仁不让,愿意代劳。
然,景升兄治理荆州十年,收流民、剿宗贼、建学堂、稳州治、安万民。种种举措可圈可点,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一个公爵之位,景升兄当之无愧!
景升兄二子,也并非无才之辈,只是尚需历练。待荆州事了,可去找顾雍,让顾雍安排官职。”
刘表闻言,赶紧拜谢。
王通将刘表扶起,顺手摸了一把刘表的脉象,说道:
“若我所料不差,景升兄的后背,必有一处小小的红肿,肿块顶如栗米,根脚坚硬,发痒发痛。不知我说得可对?”
刘表闻言,满脸讶异。
不解地问道:“刘某背上肿块,仅贱内蔡氏知道,乾公如何得知,难道是蔡氏……?”
听他这语气,似乎是怀疑王通跟蔡夫人有一腿。这也难怪,毕竟姓王的在这方面的名声本来就不咋的,而王通又喜好人妻。
“景升兄休要误会。”
王通笑道:“王某略懂医术,方才见景升兄肤色较深,印堂发黑。故而摸了一下景升兄的腕脉。从脉像上看,景升兄热气淳盛,筋髓枯衰,五脏不调,血气转竭,这是背疽初期之状。
现在背疽尚在初期,若无良药救治,日后会慢慢长大,变得色红灼热,溃破后状如蜂巢,邪毒侵入脊髓乃至内脏,神仙难救。”
这就是“略懂”。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略懂。)
……
刘表闻言,惊得目瞪口呆。
因为在古代,背疽堪称绝症,而且死状极其痛苦。所以,古人发誓时通常会说:若吾不能某某某某,让我得背疽而亡!
历史上,得背疽而死的人很多,这其中就包括范增、刘表、李洧、阎宝、宗泽、徐达、孟浩然、姚启圣、曾国藩……数不胜数。
这些人家中都有良医,但一旦得了背疽,都难逃一死。
……
“景升兄不必着急。”
王通拍了拍刘表的手背,安慰道:“回头王某给你开个方子,不出十天,便可痊愈。”
刘表闻言,复又大喜。
赶紧再次道谢,而心中则暗自庆幸,自己这次站对了队,跟对了人。
而自此之后。
天下便流传出四句话。
那四句话就是:
“想长寿,找穿之;信通哥,得永生。”
乃至于,到后来有人写出了蒙学教材——《三字经》,也将“想长寿,找穿之;信通哥,得永生”这四句话,收录到了《三字经》中。
……
王通与刘表说完话之后,又看向刘表身后的蒯良和蒯越。
这一次,蒯氏兄弟也立功不小。
识时务者为俊杰。
也算是这两兄弟聪明。
此前,蒯良和蒯越曾多次帮助刘表献计对付刘备,但每次都被诸葛亮识破。而自从庞统帮刘表打败刘备之后,蒯氏兄弟便很少为刘表出谋划策。
兄弟两人也是很矛盾。
一方面,深感王通的强大,并预感到刘表最终可能投靠王通;而另一方面,王通的种种举措,又都严重伤害到士族世家的利益。蒯家是大世家,其势力在荆州仅次于蔡家,蒯氏兄弟自然会考虑家族的利益。
因此,蒯家一直处于中立状态。一直到刘表在徐庶的支持下杀了蔡瑁、韩嵩、伊籍三人,蒯氏兄弟才决定投靠王通。
……
这两兄弟也很毒的。
在决定投靠王通之后,就派蒯祺出城联络周瑜,拿到了那些私通周瑜的30多家世家的名单。
回城之后,就将那30多家世家一勺烩了。
而那30多家世家的人头。
就是蒯良、蒯越献给王通的——投名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