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兄,你是说崔先生的要求是,倘若王姬与主上闹崩了,他要将孩子带回崔家,当他儿子养?”
常茹坐在屋中,看着窗外,听了常菩的话,好半晌才回过神来。
“正是。”常菩脸色很不好看,“此事我们不能答应,小妹,要不这桩亲事就算了。”
若是这个孩子真的带回崔家去,充当夫妻俩的孩子养,那就是他们二人的嫡长子,这崔家二房将来是谁当家做主就难说了。
他的妹妹将来的孩子,岂不是要吃很大的亏。
常茹道:“阿兄着急什么,答应他就是了。”
“什么?”常菩惊了一跳,然后立刻反对,“这不成,就算是他崔景再好,也不能让你受这样的委屈。”
“阿兄你是急糊涂了,这个孩子又不是他与别人生的,要给我养,再说了,若是换做阿兄与我,阿兄难不成就不管我和孩子了。”
“而且这个孩子怎么可能带回崔家去?”
“?!”
“王姬与主上之间恩恩怨怨,我们旁人不知,但依照主上对王姬的在意,纵然没有一纸婚约,还是将王姬当成妻子的。”
“这个孩子,若是没有人知晓就罢了,崔先生要带回崔家去还是有可能,可有人知晓了,那必然是要姓燕的,燕家如今只剩主上一人了,他有子嗣,北燕文武百官,岂能放任孩子随了崔姓。”
这个孩子,纵然崔景有心,估计也带不回崔家。
“而且崔家乃是世家大族不假,可姓燕,这个孩子就是北燕的少主子。”
除非是崔景蠢到脑子都没了,才会将孩子带回崔家去。
常菩听得一愣一愣的,也觉得十分有道理:“那崔景说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这些,崔景不会不知道?
名闻天下智谋无双的崔景之,可不像这样的一个人。
“或许是做最坏的打算吧,这是最差的可能。”
常菩听明白了,这事听着吓唬人,但可能性极小,真的有那种可能,被逼得无路可走,崔景要将他外甥当儿子养,也算是正常的事情。
换位处之,他妹妹若是落得这样的境地,他也会做出同样的事情。
而且崔景这样提前坦然说好,让他们自己选择,也算是敞亮。
想到这里,常菩心头的怒意就散了。
“那就...那就答应了?”常菩问自己妹妹,“真的是崔景了?世家之中关系错乱,崔景兄弟姐妹诸多,而且还有父亲和与他一般大的继母,这日子也未必见得有多好。”
常茹停顿了片刻,最终还是点了头:“只要他行的正,讲道理,该是我的不会少了我,崔家其他人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父亲为我挑的沈家够好了吧,可沈遂不是拖了我多年不成亲,如今要另娶他人,还口口声声希望我不要计较名分,给他做妾。”
说到沈遂,常茹的手指死死地抓紧袖口,可见是有多恼怒。
就算不说她父亲在北燕的身份地位,她也是正儿八经人家的女郎,又不是家里日子过不下去,必须做出牺牲,怎么可能给人做妾。
亏沈遂有这么厚的脸皮说得出口。
她承认她选崔景有一时的愤怒和冲动在,想要狠狠地打沈遂的脸,让他知晓,她不是非嫁他不可,可她也知晓,崔景是她现在能选择的,最好的一个选择了。
或者说,于天下的女郎看来,崔景都是一个令人踮起脚都高攀不上的选择。
这一次他们兄妹南下,就是为了这事,常菩就是问了一次,见常茹都同意了,抓了抓头发,也就同意下来:“既如此,我便与他说,我们常家答应了。”
“对了,你可要去见他一面?”
“不了。”常茹摇头,“既然要定下,该见面的时候自然会见,如今便是见了,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也好,那你就在这里待着吧。”
常菩转身离去,又回到了外院,告诉了崔景,这个要求常家同意了。
崔景有一瞬间的诧异,不过也了然,也不是他自吹,像是他这样好的夫婿,这普天之下都没几个了。
“既如此,那崔某便书信一封回羡阳城,让家中准备聘礼,选定日子,前往北燕城下聘,那日若是得闲,崔某会亲自走一趟,若是实在脱不了身,还请见谅。”
“不过也请常家放心,日后娶亲,崔某必然亲自前去。”
下聘的时候不去,这倒不是但大问题,现在很多都是人还在外头,父母做主,就把亲事定下。
常菩表示理解:“时下这天下什么局势常家也是知晓的,也是能理解的。”
若是南边再有战事起,恐怕还有用到崔景的地方,他脱不开身也是正常,再说了,他如今也正是打拼前程的时候,将来夫荣妻贵,作为他的妻子,也不算吃亏。
只要娶亲的时候亲自去迎接好了。
双方商定完毕,都十分的满意,撇开感情不谈,两家确实合适,男女也十分相配。
将近午时,常菩还让人准备午膳,热情地留了崔景用午膳。
午膳时,还不停地敬崔景酒。
不过没把崔景灌醉,倒是自己喝了个半醉,然后开始叭叭叭地倒苦水。
“我这小妹啊,什么都好,就是遇人不淑,原本以为沈遂是个好的,结果成天冷着一张冰块脸不说,成亲之事也是一拖再拖,完全没有定数。”
“先前那林娘子回了北燕城,还让我小妹绣什么千里江山图,说要给她祝寿,真的是笑话,那什么千里江山图,得绣好几年,她好意思开这个口。”
“结果被主上知道了,训斥了林娘子,又让我小妹不必管这事,结果呢,沈遂就来了一封信,训斥我小妹,骂我小妹没有心,又说什么不过小事,答应了就是......”
常菩骂了沈遂好一阵子,可见真的是十分的恼火,若是见了沈遂,恨不得将人打一顿。
“你今后,可得好好对我小妹,若不然我们常家可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