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的春雨总是来得突然,方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便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施公站在府衙后堂的窗前,手中捧着一块锦缎,眉头紧锁。锦缎上绣着繁复的牡丹花纹,乍看不过是寻常绣品,但施公总觉得其中暗藏玄机。
\"大人,黄捕头到了。\"书童在门外轻声禀报。
\"让他进来。\"施公头也不抬地说道,手指轻轻摩挲着锦缎边缘的针脚。
黄天霸大步流星地走进来,一身捕快装束被雨水打湿了半边。\"大人,您找我?\"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目光落在施公手中的锦缎上。
施公将锦缎递给他:\"你看看这个,可有什么异样?\"
黄天霸接过锦缎,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摇摇头:\"不就是一块绣花缎子吗?绣工倒是精细,牡丹花栩栩如生。\"
\"你再仔细看看针脚走向。\"施公指点道。
黄天霸眯起眼睛,凑近观察,忽然\"咦\"了一声:\"这针脚...似乎有些规律?不像是随意绣的。\"
施公点点头:\"我怀疑这是一种密码。前日有人将此物匿名送至衙门,我怀疑与近日城中流传的'绣娘密码'有关。\"
\"绣娘密码?\"黄天霸一脸茫然。
施公走到书架旁,取出一本册子:\"据线报,苏州绣坊中有一群绣娘,利用刺绣技法传递秘密信息。她们将密信绣在锦缎暗纹中,只有懂得特定技法的人才能解读。\"
黄天霸挠挠头:\"这些绣娘为何要这么做?\"
\"这正是我们需要查明的。\"施公神色凝重,\"皇上即将南巡,苏州作为重要一站,若有异动,后果不堪设想。\"
雨势渐大,敲打在窗棂上发出密集的声响。施公走到案前,取出一张苏州城的地图:\"据我所知,苏州城内最有名的绣坊是'锦心绣坊',那里的绣娘技艺精湛,尤其擅长苏绣。明日我们便去探访。\"
次日清晨,雨后初晴,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施公换了一身普通文士装扮,黄天霸则扮作他的随从,二人来到了位于城西的锦心绣坊。
绣坊门前挂着\"锦心绣\"三个大字的匾额,笔力遒劲,据说是前任苏州知府所题。推开雕花木门,迎面是一间宽敞的厅堂,四周墙上挂满了各式绣品,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不栩栩如生。
\"客官可是来订绣品的?\"一位中年妇人迎上前来,笑容可掬。
施公拱手道:\"久闻锦心绣坊大名,特来见识苏绣绝技。不知可否参观一番?\"
妇人略显为难:\"这个...绣坊重地,向来不对外开放...\"
黄天霸适时地掏出一锭银子:\"我家老爷是扬州来的绸缎商,有意大量订购苏绣。\"
妇人眼睛一亮,接过银子:\"既然如此,二位请随我来。\"
穿过厅堂,后面是一个宽敞的院落,四周是一间间绣房,隐约可见里面坐着许多绣娘,正低头专注地绣着手中的活计。丝线在阳光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宛如流动的彩虹。
\"我们绣坊有绣娘百余人,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妇人自豪地介绍,\"特别是我们的领班沈绣姑,她的双面绣堪称一绝,连宫里都指定要她的绣品。\"
正说着,一位约莫二十五六岁的女子从里间走出,身着素雅的淡青色衣裙,发髻简单挽起,只插了一支木簪。她眉眼如画,手指修长白皙,正是一双适合刺绣的巧手。
\"沈绣姑,这二位是来看绣品的客人。\"妇人介绍道。
沈绣姑微微欠身:\"见过二位。\"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坚定。
施公注意到她的目光在自己脸上停留了片刻,似有深意。他不动声色地回礼:\"久闻沈姑娘绣艺超群,不知可否一观佳作?\"
沈绣姑略一沉吟:\"请随我来。\"
她领着二人来到一间单独的绣房,里面陈设简单,只有一张绣架和几个放丝线的架子。绣架上绷着一块半完成的绣品,是幅山水图,远山近水,层次分明,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出痕迹。
\"这是...\"施公走近绣架,惊讶地发现这幅绣品竟能从正反两面看出不同的图案,正面是山水,反面却是花鸟。
\"双面三异绣。\"沈绣姑解释道,\"正反两面图案不同,且用色也各异。\"
黄天霸瞪大了眼睛:\"这怎么可能?一根针如何能绣出两面不同的图案?\"
沈绣姑微微一笑:\"这便是苏绣的绝技了。针从这边穿过去时是一种颜色,穿回来时换另一种颜色,如此反复,便能达到两面不同的效果。\"
施公若有所思:\"如此说来,绣品中藏着肉眼难以察觉的秘密也是可能的了?\"
沈绣姑的手指微微一顿,随即恢复如常:\"大人说笑了,刺绣不过是手工艺,哪能藏什么秘密。\"
施公眼中精光一闪:\"我并未表明身份,沈姑娘如何知道我是'大人'?\"
绣房内一时寂静。沈绣姑深吸一口气,忽然快步走到门前,确认外面无人后,关紧了房门。
\"施大人,我等你多时了。\"她的声音压得极低,从袖中取出一块与施公昨日收到的极为相似的锦缎,\"请看这个。\"
施公接过锦缎,对着光线仔细观察,发现其中暗纹隐约构成文字形状,却因绣线颜色与底料相近而难以辨认。
\"我需要一个绷架和更强的光线。\"施公说道。
沈绣姑迅速取来一个圆形绣绷,将锦缎绷紧。施公让黄天霸举着绣绷站在窗前,自己则取出一面铜镜,调整角度让阳光透过锦缎折射在墙上。
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墙上的光影中,清晰地显现出几行文字:
\"三月十五,龙舟至苏,酉时三刻,灯影楼西。\"
黄天霸倒吸一口冷气:\"这是...皇上南巡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如此机密之事,怎会...\"
施公面色凝重:\"沈姑娘,这密信从何而来?\"
沈绣姑神色紧张:\"绣坊每月都会为织造局绣制官服和贡品。三日前,我在一批送往京城的锦缎中发现了这个。我怀疑有人利用绣坊传递消息,便在仿制一份后,将原件暗中送到衙门。\"
\"你懂得破解之法?\"施公锐利的目光直视着她。
沈绣姑咬了咬下唇:\"我师父曾教过我一种'折射读绣法',用绷架绷紧绣品,以特定角度折射光线,便能显现暗纹中的文字。这种技法源于宋代,本用于绣制隐秘家书,后来失传已久,只有少数绣娘知晓。\"
施公点点头:\"你师父是?\"
\"先师姓林,曾是宫中绣院掌事,因得罪权贵被贬出宫,在苏州隐姓埋名,开了这家绣坊。\"沈绣姑眼中闪过一丝哀伤,\"去年她突然暴毙,死前告诉我绣坊已被人利用,要我设法将消息传递给可信的官员。\"
黄天霸忍不住问:\"是谁在利用绣坊?\"
沈绣姑摇头:\"师父未来得及说明便...但我发现每次有特殊绣品要送,织造局的曹总管都会亲自来监工。\"
施公若有所思:\"曹无庸...此人背景复杂,与朝中多位大臣有联系。\"他转向沈绣姑,\"沈姑娘,此事关系重大,我需要你继续留在绣坊,暗中留意可疑之处。但务必小心,不可暴露。\"
沈绣姑坚定地点头:\"民女明白。\"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沈绣姑脸色一变:\"是曹总管来了!他每月今日都会来检查贡品进度。\"
施公迅速将锦缎收起:\"黄捕头,我们该告辞了。\"
沈绣姑急中生智:\"来不及了,你们假装是来订制绣品的客人。\"她迅速从柜子里取出一件未完成的肚兜,\"黄捕头,请脱下外衣。\"
黄天霸一脸茫然:\"什么?\"
\"快!\"沈绣姑催促道,\"曹总管认得衙门的人,你必须伪装。\"
黄天霸只得脱下外袍,沈绣姑将肚兜套在他身上,开始快速绣起来。施公则坐到一旁,装作在挑选绣品花样。
门被推开,一个身着华服、面容阴鸷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个随从。他目光锐利地扫视屋内:\"沈绣姑,贡品进度如何?\"
沈绣姑头也不抬,手上针线不停:\"回总管,正在加紧赶制,定能如期完成。\"
曹无庸的目光落在黄天霸身上,眉头一皱:\"这位是?\"
\"新来的客人,订制鸳鸯肚兜的。\"沈绣姑平静地回答,\"这位爷要求当场试绣,确保合身。\"
黄天霸僵硬地站在那里,肚兜上只绣了半只鸳鸯,看起来颇为滑稽。曹无庸冷笑一声:\"堂堂男子,穿什么鸳鸯肚兜?\"
黄天霸硬着头皮道:\"我...我家娘子喜欢。\"
曹无庸不再理会他,走到施公面前:\"这位先生面生啊。\"
施公拱手:\"在下扬州绸缎商贾文,久闻苏绣盛名,特来订制一批绣品送与家中女眷。\"
曹无庸上下打量施公,忽然眯起眼睛:\"贾文?我怎么觉得你有些面熟?\"
施公镇定自若:\"或许在扬州有过一面之缘?在下常去织造局进货。\"
曹无庸似乎想不起在哪里见过施公,最终只是冷哼一声:\"沈绣姑,记住三日后我要看到全部贡品,不得有误!\"说完,拂袖而去。
待曹无庸走远,黄天霸才长舒一口气,赶紧脱下肚兜:\"这玩意儿勒得慌!\"
沈绣姑却露出了几日来的第一个笑容:\"黄捕头穿肚兜的样子,倒让我想起了一个主意。\"
施公挑眉:\"哦?\"
沈绣姑解释道:\"曹总管生性多疑,今日虽未识破二位,但必定起疑。不如将计就计,让绣坊的姐妹们集体为黄捕头绣制鸳鸯肚兜,一来可掩人耳目,二来可借机传递消息。\"
黄天霸瞪大眼睛:\"什么?还要绣?\"
施公却抚掌笑道:\"妙计!绣坊突然大批制作鸳鸯肚兜,必会引起曹无庸注意,他若来查,反而不会怀疑你们在暗中传递真正的密信。\"
沈绣姑点头:\"正是此意。而且鸳鸯肚兜面积小,便于隐藏携带,我们可以在绣制时使用特殊针法,将信息藏在图案中。\"
黄天霸一脸苦相:\"那我岂不是要试穿一大堆肚兜?\"
施公拍拍他的肩膀:\"为国效力,在所不辞啊,黄捕头。\"
接下来的三天,锦心绣坊表面上热火朝天地赶制着各式鸳鸯肚兜,绣娘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对着黄天霸的身材比划讨论,让他试穿一件又一件半成品。
\"领口再放宽些...下摆不够长...鸳鸯的眼睛要用金线才传神...\"绣娘们七嘴八舌地提着建议,黄天霸像个木偶似的被摆布,脸红得几乎要滴出血来。
而暗地里,沈绣姑则带领几位可信的绣娘,在夜深人静时继续破解和绣制真正的密信锦缎。施公则研究出了更完善的折射读绣法,能够解读出更复杂的暗纹信息。
第三天傍晚,施公和黄天霸再次秘密来到绣坊。沈绣姑将他们引入内室,取出一块新绣制的锦缎:\"大人,我们破解了更多信息。有人计划在皇上南巡时行刺!\"
施公立即用绷架折射法查看,墙上显现出更详细的文字:\"灯影楼西有暗道,可通龙舟停泊处。刺客伪装乐师,以箫声为号。\"
黄天霸握紧拳头:\"这群逆贼!大人,我们应立即逮捕曹无庸!\"
施公摇头:\"证据不足,且不知他背后是否还有主谋。我们必须将计就计,在刺客行动时当场擒获。\"
沈绣姑忧心忡忡:\"但如何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加强皇上身边的护卫?\"
施公沉思片刻,忽然眼前一亮:\"有了!绣娘们不是正在制作鸳鸯肚兜吗?我们可以...\"
正当施公低声说明计划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一个绣娘慌张地跑进来:\"绣姑,不好了!曹总管带人闯进来了,说要检查所有绣品!\"
沈绣姑脸色骤变:\"快把锦缎藏起来!\"但已经来不及了,脚步声已到门外。
千钧一发之际,黄天霸一把抓过桌上的锦缎,塞进了自己衣服里,然后迅速套上了一件刚完工的鸳鸯肚兜。这件肚兜绣工极为精美,两只鸳鸯栩栩如生,羽毛用了十几种颜色的丝线,眼睛则是两颗小珍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门被猛地推开,曹无庸带着几个侍卫闯了进来,目光阴冷地扫视屋内:\"沈绣姑,深夜还在忙活?\"
沈绣姑强作镇定:\"回总管,这位客人的鸳鸯肚兜明日就要取货,我们在赶工。\"
曹无庸的目光落在黄天霸身上,后者正挺着肚子站在那里,肚兜上的鸳鸯因为塞了锦缎而显得格外凸出。
\"这是什么?\"曹无庸逼近黄天霸,指着凸起的部分。
黄天霸急中生智,做出一副不好意思的表情:\"这个...绣娘们太用心了,鸳鸯绣得立体了些...穿上后实在...顶得慌...\"
一个年轻的绣娘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又赶紧捂住嘴。
曹无庸狐疑地伸手想摸,黄天霸连忙后退:\"哎哎,这私密之物,怎能随便让人碰?\"
施公适时插话:\"总管大人,这鸳鸯肚兜乃闺房之乐,您这般身份,何必在意?\"
曹无庸冷哼一声,转向沈绣姑:\"所有贡品都准备好了吗?\"
沈绣姑点头:\"都已装箱,明日一早便可送往织造局。\"
曹无庸又环视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异常,这才带人离开。临走时,他意味深长地说:\"沈绣姑,别忘了是谁给你饭吃。有些事,知道得越少越好。\"
待曹无庸走远,黄天霸才长舒一口气,从肚兜里掏出锦缎:\"差点憋死我了!这鸭子顶得慌!\"
众人忍俊不禁,紧张的气氛稍稍缓解。施公却神色凝重:\"曹无庸已经起疑,我们的行动必须加快了。\"
沈绣姑点头:\"明日我会按计划将真正的密信绣在贡品中送出,同时让姐妹们继续制作鸳鸯肚兜迷惑他们。\"
施公转向黄天霸:\"黄捕头,委屈你再多穿几日肚兜了。\"
黄天霸苦着脸:\"大人,属下宁愿去抓一百个江洋大盗...\"
绣娘们闻言,都掩嘴轻笑。沈绣姑看着黄天霸窘迫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温柔的笑意:\"黄捕头放心,下一件我会绣得舒服些。\"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照亮了苏州城的青瓦白墙。在这静谧的夜色下,一场关乎国家安危的暗战正悄然展开,而绣娘们的巧手与智慧,将成为扭转局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