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文士并未回应夏侯充的提问,而是将目光转向众人,开口说道。
“越是当前紧急关头,大军越需保持镇定!”
“我们绝不能再盲目跟随汉军的战略部署、行事调兵!”
“那样太过被动!”
“诸位,之前我们于河东之时,就得到过汉军有大力发展骑兵之势的相关军报。”
“我们派往骊山大营的暗探已多次传回情报称。”
“大批汉军军马已进驻骊山大营,就再未出来。”
“此次,我们集中全部精力,深入骊山大营,旨在全面探查骊山营内的具体情况。”
“然而,却忽视了诸葛亮频繁向潼关增兵所制造的假象。”
“我们误以为敌方增兵潼关,意在趁司马懿扰乱中原之机,进攻洛阳。”
“再者,我河东郡兵马紧邻关中,防守严密,且有大河天险为屏!”
“因此,我们始终坚信诸葛亮不会对并州发起进攻。”
“然而,正是这样的念头,导致我整个并州军开始懈怠,期望目睹汉军与司马懿叛军之间的激战。”
“出乎所有人意料,诸葛亮并未进攻中原,而是挥师北上,直取离石,一举渡过大河,成功攻占我方并州之地。”
“这种消极防守的态度,即在事情尚未波及自身时便漠不关心,绝不能再继续!”
看着众人不语那人接着说道。
“现在我们不能再让汉军牵制而行。”
“不管是战还是撤,我们都不能再以汉军的行军而决定。”
“要不然我们这些河东军就算是退守安邑也只不过是多苟延残喘几日罢了,晋阳一失守,安邑、解良也早晚必被汉军所灭!”
夏侯充眼色一紧。
心道,这才是一语切中要害。
若果真如此,撤军,并坐视汉军攻占晋阳,那么河东郡迟早也将失守!
最后夏侯充一拍案几随之说道。
“伯益兄所言,正是本将军心中所思。”
“如今撤军已无可能,我们唯有北上迎战汉军。”
这时刚才那校尉急急拱手说道。
“夏侯将军三思,郭军师所说,卑职不敢有异议,可我军当如何对付汉军骑兵。”
“并非卑职悲观,实因我麾下三万大军即便将所有骑兵及斥候、哨骑悉数集结,亦不足一千之数!”
“汉军仅先头部队便已拥有数千骑兵,我们该如何在野外与其展开对战?”
那校尉此言一出,众人顿时陷入一片沉默!
的确,对抗骑兵的最佳策略莫过于以骑兵制之,然而目前你仅热衷于作战,麾下兵力却仍不足以对汉军骑兵形成有效威胁。
只能依靠密集的军阵来对抗汉军。
然而,那样的机动和对抗方式过于被动,极易被汉军骑兵分割并各个击破!
那校尉说到此处,便以先前所忧虑之事回应眼前的文士:“你前面所言虽佳,却未涉及实战之实,又有何益?”
此时,众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那位文士。
甚至连夏侯充也在紧盯着他,期待他拿出切实可行的进攻策略!
那文士这才不紧不慢的起身来到地图之前,一指地图之上说道。
“我等的取胜之道,就在这里!”
众将打眼看着。
只见那文士所指之处,正是介休城外汾河上的两座俘桥。
那文士说道。
“正如刘校尉所言,我们骑兵数量不足,即便兵力占据数倍优势,亦难以与汉军正面交锋。”
“因此,我们唯有借助地势之利,方能有效抵御汉军的进攻。”
“若汉军迅速南下,势必会派遣小队骑兵斥候前来侦察敌情。”
“我们可以在汾河两岸提前部署兵马,以便迎战汉军先头部队率先抵达的汉军。”
“杀他一个出其不意。”
“现在汉军势气正盛,而骑兵又是刚刚扩建的部队,汉军骑兵将军正想证明自己,立功必然心切。”
“在加上据哨报,诸葛亮带着大军正在进攻晋阳,不在骑军之中。”
“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那文士看着众人说道。
“只要一击得手之后,我们就将兵力快速撤回汾河东岸,放火烧掉浮桥,而后大军固守。”
“届时,前方有伏击汉军骑兵的赫赫战功,后方则面临大军对抗汉军的严峻局势。”
“待抵达彼处,将军可再向朝廷呈递奏章,阐明对阵汉军庞大骑兵部队多日之艰辛。即便我等未能成功北上驰援晋阳,料想陛下洞察局势,亦不会对将军有所苛责。”
“毕竟我们只是北上策应。”
“身后尚需防范河东郡,汉军随时可能从龙门渡发起偷袭,曹馥所率领的六万大军才是真正驰援晋阳的主力军。”
此话一出夏侯充与众将军眼前一亮。
就连之前那个极力支持撤军的校尉也是直直看着眼前文士。
如此一来他们不光不用冒险北上,还能于介休一地观势定进退。
还不用遭受邺城的责难。
一举两得!
夏侯充也来了兴趣,问道。
“军师,可有妙计在这浮桥之上赚汉军一仗。”
“若真能获胜,亦能为我大魏连番失利注入一线士气。”
那校尉还有一些不解的说道。
“汉军强悍威名远扬,如今我们能取得一场小胜已属难得,更何况面对的是对方的精锐骑兵。”
那文士说道。
“硬拼肯定不行,到时只需这样……!”
说着那文士就与众人私语起来。
听的夏侯充与众将连连点头。
最后那文士还有些担忧的说道。
“还有一点请将军务必放在心上。”
“军师请说!”
那人向地图一指。
“目前我最担心的就是汉军可能会从汾阳东进,接着通过平瑶渡口南下。尽管那里尚未架设浮桥,但该渡口仍能容纳大队兵马过河,只是所需时间会稍长一些。”
“务必确保此渡口及汾河沿岸的百姓船只不落入汉军之手。”
夏侯充马上说道。
“好,我马上派出侦骑北上,将沿河渡船全部集中于东岸而烧掉。”
那文士说道。
“很多渡船是汾河沿河百姓的生计,将军为了战局而火烧渡船,这本也在情理之中。”
“可要给对方相应钱粮补偿,我大魏对战汉军一败再败除了军事上有失误,其另一面我们安世抚民却是远远不如诸葛亮。”
“这同样发生在诸葛亮攻入关中之后,各城纷纷望风而降,更有部分百姓主动为汉军打开城门!”
“到那时汾河沿岸百姓如再帮助汉军,那我并州败局一定!”
“届时,关中之战会再次在我并州境内重演!”
夏侯充脸色一变,有些尴尬的说道。
“军师请安心,这些事务我会亲自安排专人处理,确保不会再有任何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