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夫人的反应对葛卿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她决定了墓卿的退路。万一梅宝钗对她不好,或者对她不利,她还是要回头去国公府的。
虽然慕卿讨厌这种仰仗别人鼻息才能生存的日子,慕卿是一天都不想过了,但在她十三岁之前,她还是要小心的过的。
慕卿心里琢磨着要不要主动为自己争取,还是等着吴夫人拍板。在她拍板以后,她是否还有机会争取!
正琢磨着呢,就听到梅宝钗逗她道:“乖妞妞,快叫个干娘听一听。”
梅宝钗是等不及吴夫人的反应的,便想着从慕卿下手,只要慕卿开了口,这事儿就算是成了,即便吴夫人反对,那只会落得一个不善待庶女的名声。
吴夫人自己心里也清楚这一点,她也看向慕卿,等着慕卿的反应。慕卿却也看向吴夫人,似乎在询问她可不可以。
吴夫人心中一惊,因为在慕卿的眼睛里,她第一次看到关于智慧的轮廓,她没有欣喜,只有害怕。
她在脑子里回想,回想有没有那么一瞬间,能看出慕卿其实一直都在装傻的瞬间。
正琢磨着,就听德嫔道:“按理说,这话原不是本宫可说的,但梅家姐儿一个姑娘家,其实是不能做孩子干娘的……“
德嫔本是见吴夫人迟迟不表态,想说这话给她一个台阶下,却被梅宝钗打断道:“娘娘,你就成全臣女吧。”
说着,梅宝钗泪眼婆娑的看着德嫔。
这一招对德嫔最是有用,因为只要在梅宝钗哭后答应了她的请求,事后她就会给德嫔带来白花花的银子。
德嫔太需要银子了!
不止是因为要在宫里生活,各处都需要银子打点。还因为她的娘家如无底洞一般,需要她不断的填补。
从前七公主与梅宝钗还没交好的时节,德嫔每月得了月银都要着人送回家一大半,剩下一小半自己省看花,若是实在不够的时候,她便做些针线拿出去换钱。
自十六岁进宫起,到如今也有二十年了,除了几次可以数的过来的宠幸外,德嫔只有在年节上见到皇上,且因为她只是嫔位,距离皇上的位置甚远。
见不到皇上,就得不到月银之外的赏赐。即便年节得到赏赐,也是些不能换钱的物件,要么是古董花瓶,要么是珠钗一类的。
这些物件都是登记在册,且有宫中徽记的,即便是拿出宫里,也不会有哪家当铺敢收。况且德嫔娘家势微,她也不敢将那些物件拿出去换钱花。苦日子在七公主长大些,与梅家姑娘做手帕交开始缓解。
也不知道梅家是如何教育女儿的,梅宝钗交朋友的方式就是给对方送礼物。
从一开始的给七公主送,后来就是给七公主的生母德嫔送,再后来,德嫔宫中人人有份。故而,德嫔宫中,梅宝钗是最受欢迎的姑娘。
当然了,梅宝钗到底出身商贾,平白的也不会白送东西出去。她送出去的物件都变换成了别的回归到她手里。
尤其是她及笄后,家中将为皇家采买胭脂水粉的活儿交给她后,她常常出入宫中的好处就来了。
眼下,梅宝钗想靠看德嫔促成将慕卿认作干女儿的事儿,以慕卿干娘的身份接近国公爷,事成后想来定是有重谢的。德嫔自然是要尽力而为。
毕竟眼见着七公主大了,说不定哪天就被皇上指婚嫁出去了,若是嫁在京城还可,若是送去和亲,只怕这辈子都不能见面了。
德嫔得攒些体几,来应对这最坏的变化。
所以,德嫔等着吴夫人点头的心情也很急,但是她知道,她不能也表现出心急,不然被吴夫人瞧出来了什么,只怕日后会找后账。
国公府虽已经不是皇上跟前的红人,但老国公府在战场上救下圣上的恩情还在。只要这份恩情还在,国公府的体面只怕比德嫔重要的多。
尽管梅宝钗泪眼婆娑的看着自己,德嫔还是斟酌着,轻易不能替两边拍板。
七公主见梅宝钗哭了,便道:“什么姑娘家不姑娘家的,算起来,梅姐姐的年岁比国公府夫人的还要大些呢,如今国公府夫人也做了慕卿两年的母亲了,怎么到了梅姐姐这里就不行了?”
德嫔蹙眉,道:“你小孩子家懂什么,只要你梅姐姐一天没出阁,她都是小孩子家。”
说着,笑看向吴夫人,道:“话既说到这份上了,梅家姑娘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品行什么的自不必说,若是吴夫人也觉得稳妥,倒不如成全了她罢。”说着,她又隐晦的道:“也算是全了她的一番念想。”
德嫔都说了这话了,吴夫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只是答应的话她实在说不出口,因为答应了,就真的算是引狼入室了。
梅宝钗没有慕卿这个由头,还要大肆宣扬自己对国公爷的喜欢,若是让她得了慕卿这个由头,还不知道要折腾出什么花样来。但若是拒绝,德嫔算是得罪了。
虽说德嫔在宫中并不受宠爱,但好歹是有孩子的,将来七公主若是嫁入高门贵府,说不得会找她的麻烦。
两个念头在心里纠缠一番,吴夫人才在德嫔的目光中缓缓开口,“按理说,孩子体弱些,是该早早的认下干娘给孩子换换运气,且梅家是京城出了名的富户,做了梅家的孩子,也不算亏待了她。”
说着,她看向慕卿,眉眼尽可能的放出温柔的光,继续道:“只是这孩子虽在我名下,可却不是我的孩子,这认干娘一事自然不能由我一个人做主……“
听吴夫人如此说,梅宝钗打断道:“知道你在慕家做不得主,也体谅你如今孕期不受夫君宠爱,心里苦。不如这样,你只管应下,下剩的事,我亲自与国公爷说。”
说着,不由分说的就对德嫔撒娇,“娘娘,你瞧,国公府夫人并没有拒绝,你就答应了罢。”德嫔被她摇的好笑起来,道:“你这孩子,既国公府夫人答应了,又何苦来闹本宫,本宫是清闲惯了的,最不喜欢管这等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