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颁奖大会,刚回到自己车上的赵小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自由分数,科研自由点自然是多多益善。
但中微子通讯技术和反物质技术,无疑就让他有点兴奋了。
按照系统的介绍,这中微子通讯技术和反物质技术都是属于5级文明的科技范围。
其中中微子通讯技术是跨入5级文明中期的门槛技术,而反物质技术则是跨入5级文明后期的门槛技术。
其一是通讯技术,其一是能量技术。
这正好是赵小侯现在缺少的技术。
这也是无奈的事情。
随着大夏在太空里的发展,对于通讯技术的需求是越来越高。
以往的电磁波通讯技术,对于现在的太空发展已经开始落后了。
别看电磁波每秒30万公里,但对于前往木星、火星等等行星的太空采集船与星际太空站等等之间的通讯而言,延迟时间太长,完全无法做到即时通讯。
从星际太空站发往木星的通讯请求,在蓝星与木星最短距离时,都需要35分钟才能够抵达,而木星那边的回复同样也需要35分钟才能够抵达星际太空站。
这一来一回的最短时间就要70分钟。
就更别提以后太空采集船航行到更远处所需要的时间了。
实际上,这样一来,从极大程度上影响到了1,2号智能AI对太空各处的即时调度和算力分配,无人技术应用等等情况。
甚至于在以后对各大行星进行殖民开发后,通讯的重要性也是最高的。
想想看就知道了,蓝星古代那些帝国,能够统治的极限范围就是骑马跑一个月的长度。
因为统治范围太过于庞大,最终导致帝国崩解的并不罕见。
因为古代骑马算得上是最快的通讯手段了。
因而这个中微子通讯技术,在赵小侯看来,其重要性要远超过其它技术。
哪怕是同期奖励的反物质技术,在重要性上都不一定能够比得过中微子通讯技术。
从这个残缺的中微子通讯技术的介绍里可以看出,哪怕是最初期的中微子通讯技术,其通讯速度就达到了光速的10倍以上。
也就是说,如果换上中微子通讯技术的话,那么木星和蓝星之间的通讯延迟时间至少可以降低到3.5分钟。
当然,这仅仅只是最初的技术罢了。
任何技术一旦发展起来,和最初的技术都是天壤之别。
考虑到通讯技术的即时性,赵小侯回到1号智能实验室后,就让1号智能AI在星际太空站重新组建了中微子通讯技术项目,将大量通讯技术专家和相关物理专家招进项目之中,开启中微子通讯技术的补全。
毕竟中微子这方面的研究,蓝星各国已经开启多年。
只不过中微子通讯技术可就不是蓝星各国这点研究就可以比拟的。
至于之前的电磁场固化技术项目,赵小侯就只能让这个项目里的科研人员自己先研究着了,他的精力从这一刻开始,全部投入到了中微子通讯技术的补全之中。
赵小侯通过大科学院体系先将大夏中微子方面的研究资料调来查看了一遍。
发现大夏在中微子方面的研究是落后于丑德拉斯的。
当然,这个落后也不影响中微子通讯技术的研究。
因为现在蓝星各国发现的中微子都不适合应用到中微子通讯技术上。
中微子通讯技术里明确表明了,其使用的中微子乃是一种极为特殊的中微子,由于这种特殊中微子能够跳跃部分空间,才使得其通讯速度要超过光速。
因而他只能另起锅炉,着手在太空里修建粒子对撞机,以求发现这种特殊的中微子。
说白了,中微子通讯技术的补全就是研发和补全为一体。
首先要找到这种中微子,然后就可以利用残缺的中微子通讯技术,将自身技术补全。
因而找到这种中微子的存在就是关键。
只要找到了这种中微子,那么中微子通讯技术的补全难度就会大幅降低。
当然,在太空里建造粒子对撞机,就不是蓝星上那些粒子对撞机那么简单了。
蓝星上现有粒子对撞机最长的就是大夏建造的,其体长100公里。
为大夏在粒子研究上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但赵小侯则是准备在L1点附近建造一条长一万公里的环形粒子对撞机!
这并不奇怪,因为粒子对撞机越长,那么其粒子对撞能级就越高,对撞之后所产生的粒子种类就可能更多。
到现在为止,大夏都没能找到那种特殊的中微子,因而也就说明100公里长的粒子对撞机肯定不够。
为了确保能够找到这种特殊的中微子,赵小侯自然就尽可能的将粒子对撞机修得长一些比较好。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星际太空站里的山寨版万能工厂以及各太空电梯的太空端工厂的产能大半都用在了太空采集船的制造上。
同时,3000艘太空采集船被征用,全力建造太空粒子对撞机。
之前堆积在太空里的海量金属、非金属资源开始迅速减少,用在了太空粒子对撞机的建造上。
除此之外,赵小侯还加大了对火星的行星殖民球投放数量。
半年时间内,火星上就投放了10颗机械行星殖民球以及200颗生物行星殖民球,将火星小半的地表变成了绿色。
除此之外,为了提供生物行星殖民球所需要的水分,有20颗生物行星殖民球被投放到了火星的南北极,从而抽取火星南北极里储存的水分,供应给其它生物行星殖民球。
同时,那10颗机械行星殖民球的主要发展方向不再是向地下开采矿石资源,而是全力建造地表城市。
至于机械行星殖民球发展地表城市所需要的各种资源,都是直接从生物行星殖民球那里获得。
如此一来,两者就形成了一个较为正常的循环发展路径。
当然,生物行星殖民球开采的大多数矿产资源还是都被太空采集船带走了,用于粒子对撞机的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