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华前脚刚听说消息,后脚就在自家院子里看着人了。
这位温柔出名的嫂子正和冯雁坐在院里小声交谈着什么。
穿着干净简单,头发盘在脑后一脸温婉,眉眼间的柔意都快要溢出来了。
苏曼华暗自称奇,真没想到,李团长那样的暴脾气,媳妇儿居然是这种类型的。
她笑着打了招呼,又把家里孩子们的零嘴儿翻出来摆了一盘端了出去。
这位可是刀锋团头儿的媳妇,关系处好些没错。
兰盛莲也颇为友好回应。
苏曼华也没打扰两人,她去看看前两天拜托后勤同志的事儿成了没。
兰盛莲抬手喝了一口茶,“我才回来呢,这小苏同志的事儿已经传进耳朵了,都说不好相处,我瞧着挺通透的。”
冯雁扬唇,“你别在她头上拔毛就好相处。”
兰盛莲跟着笑笑,随即眼里染上落寞,“要是我性子也能强势些...是不是...”
随即她吸了口气,抬头看向冯雁,“我这才出去几个月,你怎么又瘦了?”
冯雁盯着不远处出神,“就那样呗。”
兰盛莲重重叹了一口气,“没孩子就没孩子吧,你看开些,有些孩子...还不如不要。”
冯雁重新回头看向她,“孩子还犟着?”
兰盛莲点点头,悄悄抹了抹眼角的泪,“我跑了好多地方,一线城市的医院都去问过了,只有国外能治...可偏偏,他爸又是军人...”
她有些崩溃地抹了把泪,“都怪我,要是我当初没跟着老李到处跑,留在家好好带孩子,他也不会...
你说我和老李是造了什么孽?养出这样一个孩子,将来下去了,我可怎么面对李家的祖宗?”
两个女人沉默着坐了许久才散去。
“小嫂子,你要的东西可不好找。”
后勤处的老周是个大滑头,笑眯眯地看着来人。
苏曼华眼睛一亮,“找着了?”
老周打开柜子,“您要可不得费心找吗?随军的家属可都是大功臣哩!”
苏曼华跟着笑,“那可不是!”
老周哈哈大笑,抱出来一摞东西。
“英语辞典、你要那什么...《简爱》和《绿山墙的安妮》,简爱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了,巧了,咱们办公室还真有一本,中英双语的。
但是绿山墙这本,只淘到一本全英文的,还差了几页...”
苏曼华惊喜地接过,要的就是全英文的!
老周指指桌上,“还有本傲慢与偏见,我想着你应该想要,就给一起整理出来了。
还有周树人的小说的音译本、一些乱七八糟的英文杂志,我一齐给抱出来了。小嫂子,咱们后勤处办公室能找到的英文都在这儿了。”
苏曼华就要笑出声来了,“老周,改天请你去家里好好吃一顿!”
老周也不问她拿去干什么,乐呵呵地把人送走了。
“周主任,这小嫂子,还懂英文呢?”
老周头也没回,“谁知道呢?咱们后勤几十号人也没人懂,我咋知道她懂不懂?”
小伙子撇了撇嘴。
苏曼华走路都快了几分,手里的书再度拉起她过往的回忆。
她从小就漂亮,是班上男生愿意前仆后继讨好的那种高高在上的漂亮,她自己没觉得有什么。
那会儿镇上只有小学,她度过了一段平淡的、为期五年的小学生日子。
后来,升学考试她踩着尾巴进了,镇上没有中学,只有荣县有。
苏父苏母砸锅卖铁地供她去读,苏曼华虽然读书不太行,但也知道父母的期望,也就乖乖去了。办得住校,一周回家一次。
可青春期的叛逆还没来,同学们的孤立先行一步。
整个班就她一个村里来的学生,整个年级不超过五个。
镇里来的同学也是寥寥数人,在县一中读书的,大多都是县城本地的学生。
青春期的小女生,正是攀比的时候,苏曼华出色的外表和县里同学格格不入的家境都成了别人刺向她的利刃。
很长一段时间,她都陷入了一种自我厌弃的暴怒中,这对青春期孩子来说难以启齿的事情她压根儿不会和父母说。
班里孤立她的头头儿,是县里有钱人家的孩子,屠娇娇,爷爷是做外贸生意的。
她爸还赴苏留学过,事情的导火索,就是屠娇娇将她堵在厕所里。
冷言冷语的苏曼华从来不会放在心上,她也不会正面和这些人起冲突,她怕,怕给爹妈惹麻烦。
那天,屠娇娇不知道抽什么疯,冷嘲热讽了好半天,苏曼华心里都骂烂了,面上却淡淡的。
屠娇娇就操着她那口不太熟练的英文说了几句。
苏曼华从广播里听过其中一两个字眼,不是好词儿。当下就和屠娇娇打了起来。
她怒的,是自己的无知,一种不知道如何回应的愤怒感。
后来,班主任把她喊去谈话,知道屠娇娇这姑娘欠儿到这程度也是叹了口气,没再追究她。
这事儿却实实在在在苏曼华心底扎了一根刺儿。
“娘的!会说鸟语了不起啊!”
苏曼华放学就去了废品收购站。
那几年乱得很,想找点英文资料不容易。
她转了小半个县城的废品收购站,才终于找到两本完本的纯英文小说。
就是《简爱》和《绿山墙的安妮》。
苏曼华还回镇上找到以前的同学借了家里淘汰的收音机,找班里老师借了磁带,两眼一睁就是学。
到最后,一盘磁带里的发音她已经滚瓜烂熟。
可惜的是,纯英文的小说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后来,她终于淘到了这两本书的汉译版。
那段时间,她的成绩下滑得极为厉害。
可她已经深深地被简·爱吸引住,十五岁的她完全共情,这两本书,给她当时幼小的心灵带来极大的震撼。
苏曼华整整一年的时间,都在啃这两本书,一边读一边背,她头回赞同文字的魅力,那年,她十六,初三。
后来,也是因为这两本书的启蒙,苏曼华无心学习,加上1973年局势混乱,她中考失利,麻溜地就收拾包袱回了家。
临走时,怕那两本英文小说给家里惹祸,她还埋在了学校的小花坛里,为此她还伤伤心心地哭了一场。
这两本书,被遗忘在冗长的时间长河里。
直到上回小桂说他舅舅安排他学习英文,才又被苏曼华想起。
她抱紧了手里的老朋友,唇边的笑意极为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