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3月31日热闹的不只有皇宫与郑府,礼部此刻也是热闹非凡。礼部尚书孔帆,此时才刚刚把德国皇太子送走,面容略显轻松。德国皇太子此次前来一方面是为了送礼另一方面则是旁敲侧击明帝国是否需要购买更多的德国军备,毕竟自从明帝国获得美国的大量黄金之后明帝国不仅作为德国的盟友还承担了德国接近一半的外贸贸易,正所谓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就在几个月前,法国为了应对国内因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而发行了“救国债券”,债券一经发出便被爱国人士一扫而空,而法国人并没有拿这笔钱去救治国家经济反而是将国家在德国人手中的国债全部买了回来,并颁布了法律:不再允许非本国人及其非本国企业购买本国债券。
不过这些都是欧洲人该头疼的事,这与明帝国一点边都沾不上。正当孔帆看了眼自己手中的怀表准备下班时,下属官员突然推门闯了进来。
\"大人!法国.....法国大使巴斯德求见!!\"下属官员慌慌张张地说道,额头上的汗珠在灯光下闪烁。
******
对于法国人的到来,孔帆倒是没有多意外但是按照道理各国进贡礼物应该是明天大婚的婚礼上才对,法国人怎么能现在来找自己呢?
巴斯德本人倒也不着急,毕竟外交嘛,谁先急谁就输掉了主动权。两个人就这样沉默着,互相看着对方想要从对方的脸上捕捉到一点蛛丝马迹来猜测对方的来意。
良久,巴斯德还是憋不住了,他终于开口打破了这份沉默:“孔大人,贵国公主的婚礼,我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准备了丰厚的礼物还请贵国收下。”
说着巴斯德从自己的怀里拿出来了一张清单,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奇珍异品,没等孔帆开口巴斯德又从包里拿出来了第二份清单,不过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将第二份清单放在桌面上。“自1890年战争以后,我国深知战争只会给两国人民带来仇恨与敌视,这是我国不想看到的,所以我国希望与贵国重修外交关系,希望我们的关系能够回到1890年战争以前的状态。”
孔帆眯起眼睛,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他太了解这些西方人的把戏了——在送上厚礼的同时,必定还藏着更深的目的。果不其然,巴斯德将第二份清单往前推了推,压低声音道:“这是我国听说贵国于去年开始修筑水电站,而水电站的发电机我想大多数都需要依靠德国生产。这点我国深知德国人的不怀好心,为了防止贵国的水电设备功亏一篑,作为重修外交关系的诚意我国愿意向贵国赠送我国发电机的蓝图。”
孔帆不动声色地接过第二份清单,目光在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纸上扫过。法国人的意图很明显——他们想要借此机会打破德国在明帝国机械制造业中的垄断地位。
\"巴斯德先生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孔帆将清单轻轻放下,脸上挂着官场惯有的笑容,\"只是这份大礼,我国恐怕不能这么轻易地收下。\"
巴斯德的表情微微一僵,但很快又恢复如常:\"孔大人,您也知道德国人的性格。他们现在是您的朋友,可一旦您的实力超过他们......\"他意味深长地停顿了一下,\"威廉二世可不是个好相与的主。\"
\"有趣。\"孔帆站起身,踱步到窗前。夜色已经笼罩了应天府,远处灯火通明的皇宫在暮色中格外醒目。\"巴斯德先生,您刚才提到1890年。那场战争里,法国人的性格,我们也已经领教过了。\"
巴斯德对孔帆还在意1890年战争的事倒是没有表现出什么意外,毕竟就连他们自己也记着普法战争不是?但是巴斯德明显还准备了第二套说辞。“孔大人,我想您误会了我的意思。我国并不是像德国人一样直接向贵国转让已经制作好了的机械,而是教会贵国如何制造,这其中没有专利费,全是我国对1890年战争的反思。”
孔帆闻言,唇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意。“巴斯德先生,您可以告诉我法国人什么时候这么好心了吗?”
巴斯德被噎得一滞,脸上的从容差点裂开缝。他咳嗽一声,掩饰尴尬,手指轻轻摩挲着第二份清单的边角,“孔大人这话便是在怀疑我国的诚意了,法兰西希望的是贵国在机械制作上能够摆脱德国人控制,即便贵国依旧对我国心怀仇恨。我国宁愿看到贵国的琉璃瓦映照巴黎的朝阳,也不愿它折射来自柏林的钢铁洪流。当然作为回报,我国会尽力劝导沙皇放弃对满清的支持。”
巴斯德的话说的很明白了,法国愿意用这些专利换取明帝国在未来战争的中立,并在未来的战争中保证沙俄不会进场干预。
孔帆在听到\"沙皇放弃满清\"时瞳孔微缩,不得不说巴斯德的这几句话彻底动摇了他的立场。
见面前这人被自己说动,巴斯德连忙乘胜追击,“如果贵国能在未来的欧洲大战中保持中立地位,那么我国能保证,沙皇的手绝不会伸向远东。太阳王路易十四曾说过,凡尔赛宫的镜子厅能装下整个欧洲的野心,但现在,我们宁愿为应天府的御花园添一面新的水晶镜。而这些专利也绝不是什么过时的设备而是我国现在最新的发电机蓝图,同时我国还愿意派遣经验工人来贵国支持贵国的工业发展。”
孔帆沉默了片刻,目光在那份清单上停留。他太清楚这份清单背后的意义了——这不仅仅是几张发电机的蓝图,而是一个足以撬动整个远东局势的筹码。法国人的报酬实在是太过于雄厚,雄厚到孔帆都不由得怀疑是不是法国政府破产了不得不贱卖这些“家产”来填补国库。
******
在送走巴斯德后,孔帆看着窗外黑乎乎的夜空不由得陷入了沉思。经过他的多方面检测:法国人给出的条件没有任何问题,甚至是有些过于完美了。就像是法国人将他们自己国内的生产线整条都送给了大明,为的难道只有获得大明的友谊?
看来自己得推迟下班了。
孔帆这么想着,将这份报告紧急送往了郑府,现在这个时间段内阁与议会早就下班回家了,哪还有人?所以现在要不要答应法国人的要求这个抉择就落到了明天大婚的主角郑清璿的头上。
“少爷。”
慕容柔嘉轻轻推开了郑清璿的房门,此刻的郑清璿才刚刚写完给托洛茨基的回信还没有睡,“嗯?怎么了?”郑清璿回头看向了门口,只见慕容柔嘉的手上拿着一份文书而上面礼部的盖章隐约可见看来是才盖上没多久就送过来了。
慕容柔嘉将文书递到郑清璿手中,\"孔大人刚刚送来的,说是法国使节提出的建议,需要您过目。\"
郑清璿接过文书,借着烛光仔细阅读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渐渐皱起。法国人开出的条件实在太过优厚,这让他不由得想起了当年特洛伊城的木马。
这和直接转移工业有什么区别?不收专利费、免费派遣经验工人赴明指导图的只有大明的友谊?那这法国人是多想德国人死啊?甚至都不管自己国内主权也要把德国人弄死是吧?
郑清璿的手指不断在桌面上敲击着,虽然明天按照礼法自己要四五点就起床,虽然现在的礼法严格意义上已经没有那么重了但是合卺之礼还是需要的,毕竟再怎么落魄的皇帝也是皇帝不是?但是现在国事要紧郑清璿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安排锦衣卫去查查德皇太子这次还带了了什么东西?”他现在严重怀疑不只是法国,就连德国也给自己准备了丰厚的“礼物”,“法国人这边能拖多久是多久,千万不能因为法国人就耽误明天大婚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