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诸事,朕自会谨慎权衡,不使闲言碎语扰了朝堂后宫。朕亦会将更多心力置于朝政,保我朝长治久安,不负太师与百官所望 。”
封太师满意的点点头,告辞了箫御珩。
坐上马上,摇着扇子,叹道:“老夫原还为陛下能禁受得住红颜诱惑,不是多情之人,现在才发现,他居然是专情之人。
哎,先帝当年亦是如此,才差点让大胤覆灭。希望陛下不要走先帝的老路。不然,可怜的是天下苍生。”
这也是他再次出山的原因。林大国舅给他传信后,他思量再三,还是决定回到朝堂,助陛下守住初心。
只是这苏芙笙,他得找时间瞧瞧,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把如果圣君沉迷其中,也看看,她究竟会祸国到哪一步。
阿福见疲惫的箫御珩,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要不还和以前那般,与笙妃娘娘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您贵为天子,以君臣之礼相待,或许能让陛下在处理后宫之事时多些从容,也免得因情扰政,落人口舌。”
箫御珩靠在龙椅上,揉了揉太阳穴,目光略带几分疲惫与无奈,缓缓开口:“往昔保持距离,不过是身处宫廷,诸多身不由己,生怕过度宠爱给她招来祸端。也怕让那预言坐视,可如今......”
该来的还是来了,他已经试着隐忍退步,可是他一退再退,结果差点与苏芙笙天人相隔。
如今她残魂之躯,不知何时会出现变故。他不想再浪费时间,也不敢再疏离她,他承受不起失去她的代价。
“虞家最近如何?”箫御珩自是知道大臣弹劾苏芙笙,第一个针对的就是虞家。
而虞家开始怀着柔和态度与众人讲道理。
可是那些大臣认为为了天下苍生,宁杀错,毋放过。
后来虞大爷也不跟大家客气,一句话:
“笙妃娘娘是我们虞家看着长大的,我们好好的女儿在你们嘴里就成了祸端,毫无根据就想草芥人命。这么多年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吗?”
而此时京都的消息,也疯传到边关去。
朝堂上,虞家以一己之力单挑各方势力,局势危急。幸得箫御珩刚柔并济,多方周旋,才保住虞家百年根基。
可那些势力贼心不死,竟想出了扩充后宫这一计策。
虞家众人心里都很清楚,在当前的局势下,必须权衡利弊,两害相权取其轻。
他们明白,保全苏芙笙和虞家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当下稳固朝堂、齐心抵御邻国的觊觎才是头等大事。
邻国一直对他们虎视眈眈,心怀不轨,在这种时候,绝不能因为内部纷争而引发内战,否则只会让国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然而,苏芙笙却对此一无所知。她满心满眼都是对太后的仇恨,一心只想着如何置太后于死地。
她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根本没有意识到当前局势的复杂性,也不知道虞家上下为了大局所做出的隐忍和努力。
她正在临时抱佛脚,看兵书。
烛光摇曳,将她的身影映在墙上,随着她翻书的动作微微晃动。书页在指尖快速翻过,密密麻麻的文字里,她急切地搜寻着可用之计。
突然,一行字映入眼帘 ——“围点打援”。
苏芙笙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脑海中开始迅速构建计划。
她心想,若是能设法将太后引到某个孤立之处,对外宣称太后被挟持,引得太后党羽纷纷赶来救援。
而自己提前在必经之路设下埋伏,待他们进入包围圈,便可一举歼灭。
没了党羽的支持,太后就如同被拔了牙的老虎,到时候自己再亲自出手,何愁大事不成?
但很快,她又皱起眉头,这个计划看似精妙,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
要如何才能把太后引出她那戒备森严的宫殿?又怎样才能确保自己设下的埋伏不被察觉?苏芙笙咬着下唇,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继续深入思索。
紧接着,“暗度陈仓” 四个字又吸引了她的注意。
她的思绪愈发活跃,或许可以明面上制造一些事端,吸引太后和她的势力的注意力,比如故意在后宫挑起其他妃嫔之间的争斗,让太后忙于处理后宫乱局。
而自己则暗中调集人手,从隐秘的通道潜入太后寝宫,打她个措手不及。
可后宫眼线众多,怎样才能悄无声息地调集人手,又不被太后的耳目发现呢?
苏芙笙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继续埋头在兵书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夜越来越深,她的眼神却始终炯炯有神,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用的策略,在复仇的执念驱使下,不断从古老的兵书中挖掘着能置太后于死地的方法 。
“找不到,一个都找不到,这兵书怕不是盗版吧。”苏芙笙一个个对照,发现都不行,她开始怀疑起了兵书。
“娘娘不要气馁,兵书,大多用于战场作战。可能不太适合咱们的情况。”绿柳安慰苏芙笙。
“哎,难道她无敌了吗?”苏芙笙趴在书上,她今日用脑过度了,要不出去走走,找找灵感。
傍晚,微风轻拂,花朵摇曳生姿,散发出阵阵馥郁芬芳。
苏芙笙身披一袭粉白交织的古风华裳,外覆轻柔粉纱披风,边缘镶着洁白毛绒,内里的白色长裙简约却不失雅致。
她挽起部分发髻,精致银簪点缀其间,珠串流苏摇曳生姿,剩余部分乌黑的长发如瀑布般自然垂落,一直延伸至腰间以下,柔顺的发丝闪烁着动人的光泽,仿佛流淌的黑色绸缎,于余晖之下闪烁微光。
温柔妩媚之下,高贵与魅惑交织,神秘与艳丽相融,宛如迷雾中走出的尤物,轻易便能撩拨人心,令人甘愿沉醉。
她回眸一笑,百媚顿生,粉裳轻舞,仿佛醉了春风。
忽然,前方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如银铃般在花园中回荡。
苏芙笙下意识地抬眸望去,只见不远处的八角亭中,箫御珩正与苏沁瑶相对而坐。
苏沁瑶手中拿着一把绘有桃花的团扇,正笑语盈盈地说着什么,箫御珩则微微前倾,专注地倾听。
亭边的石桌上,摆放着精致的茶点,还有一管玉箫,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苏芙笙只觉脑袋 “嗡” 的一声,整个人如遭雷击,双脚像是被钉在了地上,无法挪动分毫。
她瞪大了双眼,死死地盯着亭中的两人,心中的震惊与酸涩如汹涌的潮水,瞬间将她淹没。
手中的丝帕悄然滑落,飘落在地,她却浑然不觉。
桃蹊见状,急忙俯身捡起丝帕,担忧地看向自家娘娘:“娘娘,您……” 苏芙笙抬手制止了她,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可颤抖的双手却暴露了她内心的慌乱。
陛下身边,何时多了这样一个女子。
恍惚间,她在那女子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就这样不知驻足多久,直到箫御珩和苏沁瑶的身影却消失在她的视线。
“你们可知她是谁?”苏芙笙回过神来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