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铺子开业的时辰,先前收到传单的人陆续围了上来。
一开始人很少,不过三两个,到后面通过口口相传一些围观的人也赶了过来。
而素芬婶子也从最开始,略显磕巴的同人介绍变成了,“不满诸位说,我家的酱料那可是知府大人吃了都说好啊!”
“这知府大人吃了都说好的酱料,难道诸位不想拥有同款?”
明星效应,搁哪儿都有用。
众人听见只需几十就听拥有知府同款,那可不掏腰包买买买。
你说有人质疑,这不是知府同款?
没事,不用素芬婶子出招,人群中自有人站出来为徐记说话。
那说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徐圆早早安排在人群中的“托”,说托其实有些过了,因为他们说的都是实话,只不过此时“刚好”“恰好”出现在这里罢了。
有了托的证明,只需要二十文就可拥有知府同款,这谁不想要?
自洪灾后,大伙对章昉是绝对的敬仰,他们都觉得此次能渡过洪灾全靠章昉英明领到,全靠他早早发现了堤坝问题。
如今,只需二十文就能跟跟知府老人家拥有同款,这他们怎么可能不愿意?
他们愿意的很呐!!!
而远在府城的知府老人家,此时也知道了自己作为“代言人”的事。
周宣不明所以的看着章昉,“那上面写的什么,竟然让你笑的这般高兴?”
章昉将手中的信递给他,“你自个看看。”
这、、、
周宣看到信上所写,忍不住笑了起来。
从来都只有他家大人坑别人的份,没成想,今日竟也有被人坑的份,不对这不叫“坑”,这叫“合作”,没看见人小姑娘给他家大人一层利作为代言费嘛。
周宣调侃道,“看来还是下官的官位太小,徐姑娘看不上。”
章昉只看着他那身青色五品白鹤官服,不说话。
这次圣旨,圣上除了免除赋税、开恩科,还对他们宜州府的官员进行了奖惩,像巡抚那一派的就是作为惩罚的一波,而周宣则就是属于奖励的这一波。
圣上念他监督堤坝有功,让百姓免遭洪灾之苦,特将他从六品通判升为了五品同知。
五品同知比一县之长的县令,还要官大两阶,这对于县里百姓而言,怎么可能是小官。
徐圆扯他的皮,无非是因为这次他的名声打的最响。
这道理周宣明白,他低头看着自己这身衣裳笑了笑。
而此时来给徐圆送贺礼的叶榆,听见素芬婶子的话,差点没被吓到,他赶紧拉着徐圆去了一边。
“那是知府大人啊!”
叶榆惊吓的话都有些说不清楚,“你怎么,你怎么能……”
徐圆笑着说,“我怎么能借他名是吧?”
叶榆瞪大双眼,似被她吓到,那眼神里好似写着,“你知道还这样做?”
“我给章大人写信了。”徐圆道,“我不光给他写信,我还承诺给他一层的代言费。”
叶榆不禁扯了扯嘴角。
倏地,他似想到了什么,那双眼睛比方才瞪的还大。
“你什么时候给章大人寄的信?”
饶是猜到了什么,叶榆还是不死心的问徐圆。
话落,只见徐圆眸子嘴角勾起,只轻轻吐出,“你帮我送的。”
于此同时,周宣也刚从章昉口中得知来处。
章昉虽说是平易近人的知府,也愿意到百姓中去看一看的知府,可要想把信件直接交到他手上这事也不是那么的简单。
所以周宣才会对此事提起了兴趣。
徐家酱料铺子斜对面有间茶馆,在临街的一间雅间里探出一把金镶玉坠的折扇来。
从那把折扇的便可看出主人的富贵程度。
拿折扇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江三公子,他此时和沈风坐在这临街的雅间,倒不是为了窥探徐记的铺子,而是肖河要见他。
准确来说应当是见沈风,虽不知道肖河是怎么查出来他们来的,但他既然找上了门,他们便没有躲的道理。
只不过此时肖河还未到,江临闲得无聊便推开窗牖往外看去。
这一看,便看到了徐记。
茶楼与徐记相隔不远,加上素芬婶子的嗓门又大,那一句句,“知府老人家喜欢吃的酱料,你们不想尝尝吗?”“不瞒你们说,自打知道这酱料,连知府大人也爱,我自个都买了几罐。”“别的我们跟他老人家算是沾不上光了,可这二十文一罐的酱料,我还能买不起……”
江临忍不住笑起来,“这徐家小丫头,胆量当真是大啊,竟将扯上了知府大人的名号了。”
沈风拿着茶碗没说话,只是将目光落在还在徐记铺子前还同叶榆说话的徐圆身上。
“章大人吃过她家的酱料是事实。”沈风道,“且,那铺子里也不全是拿章大人做宣传的。”
确实不是所有的话术,都以明星同款做宣传。
比如这会素芬婶子和秦秀兰已经在让食客,办理会员了。
如,“您今日办理会员,除了今日可所有商品可享受两层优惠外,还可参与集卡活动哦。”
“当集齐所有卡片后,便可参与我们的抽奖活动,
一等奖五两银子
二等奖三两银子
三等级毛笔一只、或者镜子一枚
四等奖……
且这是第一期,日后随之铺子的时间加长,奖品会越来越好的。”
“另外,我们还有会员日,在会员日那天所有商品均可享受一层二的优惠。”
“最关键的是,我们还有会员生辰礼,在您生辰那日除了亲朋好友为您送上贺礼,还有我们徐记哦。”
“如此划算的会员活动,诸位还不赶紧加入进来”
不说别人,这活动就是趴在茶楼窗边的江临,也觉得好划算。
他都想一会同肖河见了面,就去楼下办个会员去。
只是,“这样一来,徐家丫头不是亏了?”
沈风端起茶碗笑了笑,“你家就是做生意的,亏本的买卖你愿意做?尤其是这开业的日子。”
那自然是不会了。
可那丫头一间小铺子,一天怕是不能挣那么多钱吧?
于此同时,在徐记铺子门前的叶榆,也向徐圆提出了同样的疑问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