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曾国藩收到上谕协办左宗棠部钱粮不同,上谕令李鸿章协助左宗棠会剿豫地流窜的捻太联军。
李鸿章庐州府接到谕旨后,与麾下众人商议。
“诸位,朝廷令左季高入豫剿灭捻太联军,令恩师协助筹集粮草,又令我军协助左部进剿。这其中有什么说道,大家说说吧。”
麾下周盛波、潘鼎新、吴长庆、吴毓芬等人纷纷发言。
周盛波向来心急率先躬身拱手:“大帅,捻军流窜豫地多年,地形极熟,又与太平军残部联合,两股悍匪合流,战术互补,战力不容小觑。“
潘鼎新是死人堆里滚出来的,抚须点头:“周军门所言不虚。捻军善用骑兵,机动作战,我淮军以步兵为主,长途跋涉至豫地,粮草补给将受掣肘。而左宗棠素来跋扈,又以刚猛着称,此番入豫必率楚勇精锐强攻,我军若贸然会剿,恐与楚勇争功,反成朝廷猜忌之由。”
吴长庆是老湘军出身,他冷哼一声:“左季高向来目空一切,若我粮道稍有迟滞,他必然奏劾曾大帅(曾国藩)生事,朝廷此举实为下策。”他摩挲着手指上戴着的玉扳指,斟酌着说:“依我看,我们应以协助筹粮为名,稳坐后方,待左部与捻太联军两败俱伤时再行雪中送炭之举方为上策。”
吴毓芬从袖中取出一张密报:“大帅,据斥候来报,捻军张禹爵部已与太平军赖文光部在固始县会合,兵力已逾2万。“
周盛波听得说固始县得捻太联军兵力增加,不由反喜道:“左部虽悍,然孤军深入,补给线长,最怕我军按兵不动。大帅若能虚与委蛇,暗中联络直隶陈国瑞部,南北夹击,或可收渔翁之利。”
李鸿章听罢,一双杏仁状的眼睛,射出一道摄人心魄的目光,眼神中透露出睿智与威严。
“诸位所言皆有道理。左季高此次入豫,朝廷分明是朝廷借捻太联军试探我淮军虚实。亦或是对恩师督导围剿长毛余孽迟迟不能竟全功表示不满。“稍停又道:”恩师既令我协办筹粮,便以粮草为饵,拖缓左军进展。同时密令周盛波部潜入皖北,伪装成捻军扰乱后方。潘鼎新部则率淮军新军营开赴豫东,从侧面威胁监视张禹爵部动向。” 他手按案几,众人只觉一股威压自他身周弥漫开来, “若左季高当真跋扈妄为,我等也唯有按兵不动,看他能否独立平定捻匪了!”
吴长庆,你即日率老淮军探探固始长毛逆匪虚实。吴毓芬,你速往天津与崇厚联络,订购两门阿姆斯特朗开花炮,以备北上之需。”
然而就在这调兵遣将的紧要关头,一个意外又再次打破了三人间短暂的平衡。
曾国藩因母丧开缺了。
得知曾国藩丁忧开缺的消息,李鸿章身在庐州府,心绪却如翻涌的浪涛,难起波澜。他手握那份沉重的急报,指尖微微发颤,眉间川字纹紧蹙。良久,他阖上眼,深吸一口气,目光穿透近旁的窗棂,落在远处阴霾连绵的群山上,仿佛要把那座座山峦望穿,从中找寻出破局之路。
按照计划,吴长庆部已与固始的捻太联军交手,几个回合下来,基本摸清了固始的底,捻军与太平军残部联合,势力愈发壮盛,正是需要恩师居中协调时,恩师却出缺了。现在湘军群龙无首,朝堂上诸多势力暗中观望,只待淮军露出破绽便会如闻着腥味的猫一哄而上,将本已势微的湘军彻底吃干抹净。
略一沉吟,李鸿章抬眸,目光如剑般扫视众人:“恩师开缺,局势大变。左宗棠在豫地若败了,捻匪必将趁势北犯,江淮大地恐再遭蹂躏;可他若胜,朝廷必疑我淮军坐视不救,心怀异志。我们既要保淮军声名,又要寻渔翁之利,这棋局得慎之又慎地落子。”
周盛波立刻躬身拱手:“大帅,捻军张禹爵部与太平军在固始县势渐稳固,咱们淮军要是再不发力,左宗棠那边的战局可就悬了。”
李鸿章微微颔首:“盛波,你即刻领盛字营先行北上,暗中与左宗棠的先锋部队接洽,但记着,只做联络,不得擅自协同作战,更不能提及我淮军的兵马动向。”
潘鼎新抚须起身:“大帅思虑周全。左宗棠那刚猛的性子,若见我淮军有异动,怕是要先上奏朝廷弹劾一番。”
“鼎新所言极是。” 李鸿章眉目微沉,“鼎新,你速回淮军新军营,整顿兵马,备足十日干粮,但按兵不动,静候我后续军令。同时,派斥候小队,扮作商旅,沿着捻军可能的补给线探查,务必要摸清他们的粮草虚实。”
吴长庆摩挲着玉扳指:“这局势,比之前预料的更为棘手。大帅,我手下的老淮军对捻军的战术颇有研究,前期已和固始的捻太联军交过手,他们的虚实我知道,可否让我先带庆字营精锐前去豫地附近,假做支援,实则暗中观察动向。”
李鸿章轻捻须发,目露精芒:“长庆,你这法子可行。不过,千万不可惊动捻军,更不能让左宗棠怀疑我淮军的企图,你部人马可大张旗鼓前进,但速度却不可太快,还需在暗中窥探。将所见所闻,每隔三日,遣心腹,快马加鞭送回庐州府。”
吴毓芬一直静立一旁,此时方才出声:“大帅,天津那边的军火商早已催得紧,这阿姆斯特朗开花炮,怕是得加些银子,才能早早到货。而且,北上途中,军火押运还得有妥当的安排。”
李鸿章目光冷峻:“毓芬,银子不是问题,即刻备足纹银,派遣得力干员,护送军火北上。同时,每隔一段路程,安排人马接应,确保军火万无一失。”
周盛波、潘鼎新、吴长庆、吴毓芬等众人领命而去,各自奔向既定岗位。
后世有诗曰:
上谕疾风破皖云,淮军夜帐聚麒麟。
周郎先陈豫地险,潘侯抚须论兵争。
长庆铁骑扬尘起,毓芬斥候报连营。
江淮棋局千钧重,淮军声名一线争。
恩师丁忧朝堂变,湘淮暗潮此消生。
李帅杏眸藏星斗,粮草为饵缓军情。
伪捻扰后渔翁利,南北夹击待天倾。
北望群山云惨淡,庐州夜话定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