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
萃竹苑。
夏莺和秋桐在指挥着人搬东西。
云非晚坐在廊下喝茶。
前几日,她把自己嫁妆里的一套别院收拾了出来。准备搬出去。
如果不出意外,江墨寒很快就会回四方城,她要及早做准备才是。
她是赐婚,去了四方城,相当于和亲,总不能在宋府出嫁。
外头,宋宴清火急火燎的进了门,看见云非晚,脚步慢下来。
他紧皱着眉头,满脸担忧:
“母亲,去四方城这么大的事,怎么也没有告诉我。”
面对宋宴清的询问,云非晚微微叹气。
她把宋宴清带进屋,二人坐下,云非晚把自己中毒,和少城主做交易的事情和盘托出。
这件事她不准备瞒着宋宴清。
一是不希望他对自己的亲生母亲有什么误解。
二是也希望让他知道自己和他的处境。不要以为自己真的是去和亲,而被人怂恿做了什么错事。
三是作为他的亲生儿子,宋家的嫡子,宋宴清有权利知道真相。
宋宴清听完,目瞪口呆,扑通一下跪在云非晚面前,眼眶通红:
“母亲,孩儿无用。”
云非晚心中不忍,连忙将他扶起。
“这件事跟你没有任何关系,是我自己不小心才着了姚韵儿的道。你也不用担心。我跟少城主各取所需,他替我解毒,我替他处理人际关系,很公平的交易。”
“可那是四方城,听闻那里都是十恶不赦之人,孩儿实在是不放心。”
“我毕竟是大周的人,四方城的人不敢对我如何,而且因为是和亲的性质,长公主一定会给我一个身份,你舅舅也给我身边带了不少的人,你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己,而且少城主在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前,也会护着我的,他还需要我。”
“可是可是……”
宋宴清可是了几句,后面的话都没敢说出来,生怕自己一语成谶。
云非晚宽慰他:“事已至此,我们只能往前看。人生不就是如此,发生什么我们谁也不知道,但是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要有勇气往前走,一步一步,把困难迈过去。
“退一万步说,一成不变的人生又有什么意思,跌宕起伏也挺精彩的。纵观整个大周,有几个人如你母亲这般,三十二岁和离,再嫁的又是四方城少城主。我倒是有些期待接下来的挑战。”
宋宴清抬头看向他:“母亲,我……”
“我明白你的顾虑,也明白你的担忧,你希望母亲好,母亲心中很感动。”
“儿子想跟你一起去。”
云非晚看着激动的宋宴清,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若换做从前,她当场便要拍桌子说:不行,不可以。
但现在,她知道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才是首要目的。
“母亲知道你是担忧母亲,但是担忧不是意气用事,你跟我一起去四方城,你能替我做什么?”
听到这句问话,宋宴清的眼神一下黯淡下来。
他好恨自己文不成武不就,什么都不会,若真去了四方城,不仅不能帮到母亲,还会拖母亲的后腿。
“若有人知道你我的关系,对方若想对付我,他不能拿我怎么样,抓了你要挟我,我不得不妥协,又该如何?”
宋宴清低下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满是自责:
“母亲,儿子无能。”
“并非你无能,而是眼前这个事情你去不合适,别说你,就算是太子去了又能如何,这件事情,本就不应该这样做。
“你好好的待在京城,母亲知道你安好,也能够心无旁骛,而不是我要时时记挂着你的安危。
“你可能明白母亲的意思。”
宋宴清重重的点头,“孩儿一定会努力,孩儿以后,一定能位极人臣,早日接母亲回京。”
云非晚笑了笑,只当他是小孩子心性,在这个当口,想要迫切为她做些什么,所以才说出这样子的话,并没有放在心上。
却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从此奋发图强,成为了大周后来的丞相。
也是从宋宴清上位的那一刻开始,大周便立下了明文规定:不许公主外嫁和亲。
云非晚和宋宴清说了好些话,中午留了午饭,宋宴清用完饭没有马上离开。
陪着一起指挥着搬东西,然后又陪着她一起去了别院。
到了别院后,宋宴清里里外外的看过一遍,确认安全,才过来跟云非晚说话。
“母亲,这里……,以后,儿子会时时让人来打扫清理,绝对保证等母亲回来之后,这里还是跟母亲离开时一模一样。”
云非晚噗嗤笑出声来,“不必这么伤感,我一定会回来的。”
宋宴清点头,眼中有泪光,却不敢让它掉下来,生怕母亲看着伤心。
下午宋宴清又陪着云非晚说了好一会的话,才回了北山学院。
宋宴清前脚刚走,后脚长公主府便传了话来。
云非晚当即整理了仪容,换了一身衣裳,去了长公主府。
长公主依旧在荷花湖边的亭子里见了她。
已经是七月底,荷花依旧开得正好。
云非晚上前见礼。
长公主让她坐下,梅姑姑上了茶水。
长公主没有拐弯抹角,开门见山直接问她:
“若你的毒在京城能解,你可还愿嫁去四方城?”
云非晚吓了一跳,不知道长公主是什么意思。
“若长公主需要臣妇出嫁,哪怕是毒解了,臣妇也愿意为大周效犬马之劳。
长公主笑了笑,“之前我分派你的任务,是基于你要去四方城,其实这些事情本宫让其他人去做也可以。
“事实上你若作为少城主夫人,去做这件事并讨不了好处,还不如潜在暗中的人能查到的消息多。”
云非晚有些不解:
“还请长公主直言,臣妇愚钝,不明白长公主的意思。”
长公主喜欢云非晚,对她也有耐心,解释道:
“就是本宫交代你的事情自有其他人去做,若没有中毒一事,你可愿,嫁去四方城。”
云非晚略微一想便回答:
“臣妇不愿。
“之前臣妇因为中毒,非要去四方城不可,便只能安慰自己,人生处处都有挑战。有困难便要迎难而上。
“但是,臣妇不喜欢吃苦,若不是需要,实在不必:没苦硬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