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伫立原地,良久无言,最终缓缓转身坐上了龙床。人们常说亡国之家缺乏温情,但在大明时期,皇家之间的感情远胜往昔。从草根出身的朱元璋,将对家庭的重视延续到了子孙后代。成为皇帝后,他也反复强调兄弟之间不得互相残害。因此,一旦太子选定,其他成年的皇子便会获赐封地离京亡国生活。朱慈烺作为唯一的嫡长子、未来的储君,同时也是亡国悉心栽培的对象。如今听闻此噩耗,亡国虽然表面镇定,但挺拔的身体却不由自主地佝偻下来。他静静地坐在龙床上,许久未发一言,仿佛苍老了许多。
仅凭外貌判断,谁也无法想象眼前的亡国年仅三十余岁。情报官员依旧跪在外殿,因皇上未开口,他也不敢贸然起身。而曹正淳得知此事后,亦随之跪伏于地。
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直至晨曦彻底驱散夜色,亡国才恍然回神。
“去,把太子接回来。”亡国声音虚弱无力。
无论是谁,太子都不该滞留原地。
皇子镇守城池,宁死不降?多动听的言辞,可亡国只盼那孩子能安然无恙地出现在自己面前。
他有些懊悔,后悔为何让那孩子去了开封。
可此刻再后悔已无济于事,亡国长叹一声。
身为天子,纵使忧愁满心,国事仍是头等大事。
就在亡国准备起身批阅奏章时,忽然又有情报官前来禀报。
“报!太子似天降神兵,孤身一人斩杀敌军三大将!守住开封,击退叛军前锋!”
曹正淳惊讶抬头,还没来得及请示,便发现皇帝已然离床。
亡国来到门前,双眼炯炯地看着情报官,急切追问:“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太子携亲随正在追赶赵国公!”情报官激动道。
“什么?”
刚刚的喜悦瞬间被焦虑取代,他愤怒质问:“这小子到底在搞什么?追赶赵国公作甚?”
“传闻……战局过半,赵国公弃城而逃,仅留三分之一兵力驻守,太子震怒,定要取赵国公首级……”情报官答道。
“荒唐!赵国公世袭罔替,岂可轻杀?速派人告知太子,捉拿赵国公押解京师,不得擅自行刑!”亡国着急吩咐。
但他的神情已明显缓和,管他赵国公如何,自家儿子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亡国也清楚,一旦赵国公被带回,想要处置他就难了。
朝廷内外必有赵国公党羽,这些人绝不会坐视他被杀。
作为主帅临阵脱逃已是大罪,更何况这次还牵涉到太子这般关键人物。
即便砍赵国公百次也不为过,然而现实问题是,如今的大明朝急需人才,朝廷风雨飘摇,亡国战战兢兢,不敢轻易得罪权臣。
所以,赵国公绝不能死。
“朱慈烺啊朱慈烺,想不到你竟如此胆大。”看着初升的旭日,亡国语气轻松了许多。
……
一队骑兵在广袤的原野疾驰,他们身穿红甲,头戴牛皮盔,胯下战马疾奔如风,背上还背着一张弓。
在他们的前面,有一支由万余人组成的庞大队伍。
每次他们接近这支队伍时,对方都会严阵以待,但并未发起攻击。
只见他们停下脚步,高声喊道:“赵国公临阵逃脱,置全城将士与百姓于不顾,按律应处死。如今我大明太子击败敌军,保一城安宁,福泽深厚,你们还不赶紧弃暗投明?”
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催促他们尽快脱离赵国公,追随太子才是正确的选择。
又一名身穿红甲的士兵走近,他没有绕弯子,直截了当地说:“你们都是开封的府兵吧?作为军人,肯定知道临阵脱逃的后果。赵国公回到京城后,权力大、地位高,或许还能活命,而你们呢?
现在太子愿意赦免你们的过错,你们究竟是跟随赵国公回去送死,还是愿意投奔太子,回开封驻守一方?”
这一番话的力量远胜前一句,终于,一些府兵放下武器,带领自己的队伍走向红甲士兵。
一大早,朱慈烺便派遣夜不收出去,让他们围绕赵国公的军队进行喊话。
没想到效果显着,真的招降了不少人。
毕竟赵国公手下有这么多人,如果朱慈烺强行进攻,拿下他们并非难事,只是太麻烦罢了。
而且,这些人也是大明的士兵。
他们或许并无反叛之心,但必须服从上级命令。
因此,只要他们愿意回头,朱慈烺也愿意给予他们一次机会。
朱慈烺神情凝重,目光锁定前方的人群。
夜不收又成功劝降了一些人,赵国公原本的一万多人,现在只剩下不到五千人。
而朱慈烺这边,原本的兵力已增至一万。
接下来,他不会再增加兵力了。
全部将其遣回开封,交由周奇峰指挥。
李自成经历此次对开封的进攻后,想必会继续休养生息,等待四年后的大决战。
但为了以防万一,开封仍需保留一定的兵力。
所以,不能将所有兵力都集中在他自己身上。
兵不在多,在于精。
朱慈烺真正需要的是精兵强将。这场战争结束后,五千神机营将归还给他的父亲。
那时,他手中仅剩下戚家军。
因此,增强自身实力势在必行。
“许诸!”朱慈烺大声说道。
“在!殿下有何差遣!”
初至开封时,许诸心中只觉得,这不过是一位寻常的储君。
他的职责,无非就是守护好对方的安全罢了。
然而,经历开封之行后,他才恍然大悟。
殿下并非甘于平凡之人,正如自己,亦不愿止步于普通亲兵统领的身份。
“召集所有亲兵随我出击,目标直指赵虎!”朱慈烺语气冰冷地说道。
时不我待,尾随赵虎两日,若再迟疑,便要逼近京畿。
“遵命!”许诸未作多余赘述,挥手间,千名精锐迅速整装待发。
这些亲兵皆备有战马,行动迅捷,追及赵虎自是轻而易举。
“张琦、戚大,你们率大军,务必要在夜幕降临前抵达京城!”朱慈烺接着下令。
“明白!”二人齐声应答。
“殿下,那我该何去何从?”曹彰忙上前表露自身价值。
即便他也跨上了骏马,朱慈烺却绝不可能允许他同行。
此番任务旨在取人性命,而非话旧叙情。
“殿下保重……”目送渐行渐远的身影,曹彰不禁心生惆怅。
离开宫墙之后,殿下似乎已不再如往昔那般倚重于他。
……
“总兵大人,我们与京城仅一步之遥。”赵虎麾下一名副将快步走到近前禀报。
“嗯,加快脚步吧。”赵虎显得颇为焦急。
开封那边究竟如何,无人比他更清楚。
本以为城池难守,故连夜携部撤离。
岂料,储君竟亲临沙场。
更出乎意料的是,储君不但连杀敌方三员悍将,还一举击溃李自成前锋营!
起初,赵虎对这匪夷所思的消息半信半疑。
直至派出一批批探子查证,他才不得不承认事实。
随后,又传来一个令他坐立不安的消息——有人意图加害于他。
亡国收受贿赂的官员悉数遭诛,且手段不留余地。
至于那个临阵退缩的主帅呢?
赵虎不敢冒险,也不敢返回开封领罚。
他并非未曾考虑过对抗,但麾下皆为府军,并非私属部曲。
这些人效忠之心尚存,若真让他们对当朝储君下手,实在难以预料。
思虑再三,他终于想出一条保全性命的计策。
返京途中,他心中清楚,以亡国的性格,绝不会轻易取他性命。
只要踏入京城,即便太子有意对他不利,想必也得顾及圣意。
眼见城门近在咫尺,忽有探子急报,称太子率军追赶而来。
“这太子莫非当真要取我首级?”赵虎握紧拳头暗自思量,想要硬碰硬地与朱慈烺较量一番。
然而想起探子描述的太子连杀三将、一招击杀阿大的事迹,他又不免心生惧意。
摸了摸自己壮硕的腹部,随即下定决心。
“亲兵随我前进,余者自行处置!”
原本赵虎打算将这些部下收为己用,但眼下形势显然不允许如此。
此刻,他只求活命。
于是,赵虎策马扬鞭,带领亲兵急速向京城奔去。
可是,身后朱慈烺已率亲兵紧迫不舍。
“速降归顺,回开封,太子承诺既往不咎!”许诸来到数千府兵前,高声喊话。
当赵虎突然离去时,这些府兵便已陷入混乱。
他们也察觉出事情有异,赵虎声称要夜袭敌军。
未曾想一路行来,远离开封愈甚。
上级并未下令停止,于是队伍一直走到此处。
一些人甚至还未弄清状况。
直到此时,他们才意识到,赵国公竟临阵脱逃!
不过,此事已与他们无关。
朱慈烺纵马疾驰,一手控缰,一手持尚方宝剑。
这柄象征意义的宝剑,在朱慈烺手中,俨然化作神兵。
很快,他便逼近对手。
明朝末年何其动荡?此时皇家威望降至谷底。
赵国公道:“拦住他!”
他麾下的亲兵竟真的举起兵器,冲向朱慈烺,这位大明太子。
他们的阻挡毫无效果,朱慈烺随手斩杀两人,轻松突破阻拦,对这些人视若无睹。
在他眼中,这些人的命运早已注定。
对大明太子下手,株连九族!
赵虎虽身形魁梧,但他胯下战马速度极快。
追逐良久,朱慈烺依旧未能赶上,终究让那老家伙逃至城门之下。
“我是开封总兵,开城放行!”赵虎亮出虎符,对守城官员说道。
守城的士兵自然不会阻拦,任由来者进入,紧接着,另一少年策马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