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住的机关大院里。
腊梅开得正盛,黄色的花瓣上凝着冰珠,在冬日的阳光下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光芒。
秦家饭厅的窗户紧闭着。
暖气管发出嗡嗡的声响,与桌上六菜一汤的热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温暖的氛围。
一家十口人,难得团聚在一起。
秦奋还有七个姐姐。
大姐,秦思梅,地方官员,举手投足间透着官场中人的沉稳与干练。
二姐,秦思兰,私人企业老板,精明强干,生意场上游刃有余。
三姐,秦思清,国营外贸公司翻译,温婉知性,精通多国语言。
四姐,秦思露,省机关上班,处事圆滑,深谙官场之道。
五姐,秦思晴,水产公司老总,雷厉风行,商界女强人。
六姐,秦思雪,省政府办公室上班,聪慧机敏,善于察言观色。
七姐,秦思彤,原南江市纺织厂销售科科长,目前在家待业,性格直爽。
一家子加上秦父,还有一个秦母在机关“挂职”,总共有四人都是省政府上班。
如果放在后世,肯定要倒霉,但在现在,属于正常现象。
先在机关混资历,然后再下放到地方。
十个人,六菜一汤,在这个年代,绝对称得上家境优渥。
这还是秦父怕影响不好,刻意控制花费的结果。
秦母用公筷给秦奋夹了块红烧肉,冰糖裹着的肉块在灯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
“小奋多吃点,这才去南江市多长时间?怎么又瘦了?要是太累就别去了吧,让你爸将你调回来。”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心疼,眼神却不住地打量着儿子似乎消瘦的脸颊。
秦奋低着头,眼角抽了抽。
实在不明白自己哪里看着瘦了?
他天天在办公室除了喝茶就是看报纸,想瘦都困难…
不过这种关心的感觉,让他很舒服。
抬头满脸幸福地看着顾母,“那边虽然苦了点,但能学到很多东西。我还年轻更适合在基层锻炼,不想一直在父亲羽翼下生存,雏鸟迟早要展翅飞翔,在那之前,我需要梳理好羽毛,为将来打基础。”
表面对秦母说,实际全都是说给秦父听的。
最近一段时间相处,他已经知道秦父是什么样的性格。
简单来说就是“老官腔”,无论背地有什么勾当,至少表演功夫要演足。
果然!
秦父满意的点点头
“基层是锻炼人的地方,多待个两年也好。”秦父夹起一块鱼,鱼刺在灯光下闪着银光,像是冬日里的一抹寒芒,“不过再忙也要经常回来看看,别让你妈担心。”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意,“马上过年了,记得给你领导送节,不用太贵重,但要用心准备。”
“好的,”秦奋装作好孩子的样子连连点头,“我已经托三姐给我带几个进口产品拿去送年礼,就是图一个稀罕。”
提到三姐秦思清,秦父突然想起什么。
筷子在半空顿住,像是被什么无形的力量定格。
“对了老三,日本三菱商会的人上个月来厅里送锦旗,说要感谢你促成一笔大生意,这事你怎么没跟家里说?”他的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秦思清,仿佛要看穿她的心思。
正在啃鸡骨头的秦思清手一抖,鸡骨头掉在桌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她抬起头。
珊瑚色的口红沾在嘴角,眼神却像见了鬼。
“三菱?爸您没看错吧?我哪有那本事……”她说到一半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三菱商会感谢信中写了什么?”
秦父见自家女儿一脸茫然的样子,面色有些不悦。
“人家信里写得清清楚楚,说在‘秦思清女士’的引荐下,和中国商人达成了铝制品生产线的合作。”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在审问一个犯人。
秦思清脑海中浮现上海和平饭店中的画面。
“不是吧…..”她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什么不是吧?老三,你在说什么呢?”秦母忍不住出声询问。
“我…”秦思清还真不知该怎么解释,想了一下才说道,“之前我去上海出差,在和平饭店碰到顾方远,当时因为有事着急离开,所以将会见外宾的事情交给了他…”
秦思清的脸“唰”地红了,从脖子一直红到耳根,像是被人狠狠扇了一巴掌。
现在回想起来,就连她自己都觉得有些不靠谱。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那小子竟然谈成了!
秦父缓缓放下碗筷,直视秦思清,“你的意思是,三菱公司真正要感谢的是顾方远?”
“应该是的,”秦思清用筷子戳着碗,无奈点头,“除了那次以外,我从未和三菱公司打过交道。不过…爸,他们到底谈了什么?顾方远一个小孩怎么也能谈成功?
饭桌另一边。
秦奋上下牙都快咬碎了。
难怪顾方远突然认识了日本商人,不但买下了铝制生产线,还打算购买日本的电视机生产线。
原来一切作俑者是这个蠢姐姐!
“三姐,你恐怕还不知道吧,如今的顾方远已经今非昔比,不但名下有多家私人企业,近期他还打算引进一条彩色电视剧生产线。”
啪嗒…..啪嗒…..
筷子掉落的声音响起。
屋内好几人震惊的筷子掉到地上。
秦母最先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小奋呐,你没开玩笑?阿远那孩子才多大呀,怎么会有几家私人企业?”
她是无论如何都不相信。
先不说顾方远有没有那个能力,一个刚离开家半年的半大孩子,怎么可能这么短的时间内,创立几家私人企业?
然而在场后来和顾方远打过交道的几个姐姐,顿时沉默不语。
她们震惊不是顾方远的能力,而是顾方远的野心!
彩色电视机…..
对目前中国来说,这个产业相当于皇冠上的明珠,突然被一个以前跟自己屁股后面讨生活的弟弟获得,怎么看都觉的不真实!
秦奋见几个姐姐不吱声,只好自己回答。
“据我所知,顾方远刚到小岗村那会饭都吃不起,后来他突然找到一个酸梅汤的方子,用村子里面成熟的果子,做成了酸梅汤,然后拿到黑市售卖,这才有了第一桶金。
之后做头花,做领结,做罐头…..场子越做越大,短短半年时间,他已经是南江市规模最大的私人企业老板。”